?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

2015-01-17 13:59楊高
學理論·上 2015年12期
關鍵詞: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楊高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關系,從學理維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方向;從形成維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外化與凝練;從內容維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維度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從實踐維度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關系

中圖分類號:D6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4-0010-04

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三個倡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第一次將“三個倡導”的24個字明確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出黨的十八大從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概況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這是繼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來,黨和國家又一次對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的重大舉措與要求。為什么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隔6年之后又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命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是什么?怎樣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四個維度探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關系,將為從實踐層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依據和理論支撐。

一、學理維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一于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發展與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方向。

哲學范疇上的價值是指客體的存在、屬性與功能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主體需要的多樣性與多層次性,決定了個人價值觀的多樣化和復雜化,進一步決定了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個人與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價值觀,復雜化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等領域的價值觀。

個人與社會價值觀是客觀存在的。物質運動的客觀性與絕對性,必將使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以要素形式整合為客觀的價值觀體系,即價值體系。其中,社會價值體系高于個人價值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價值體系將表現為由低級向高級、由落后向先進、由野蠻向文明的發展態勢。但物質運動的相對性,又使價值體系呈現出相對穩定性,這一相對的穩定,甚至可以表現為既已形成的價值體系在長達百年、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保持基本不變。如:“實用主義”、“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核心價值觀是指在社會諸多價值觀中那些處于領導地位、起支配作用的價值觀。它存在于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之中,形成個人核心價值觀和社會核心價值觀,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關系。前者如“人的價值在于奉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后者如“以民為本”“和為貴”,伊斯蘭社會的“贊頌真主、服從領袖、尊重社會秩序”。核心價值體系處于價值體系的統攝和支配地位,是一個社會倡導和主導的價值體系,引領一個社會各種不同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價值尺度和價值原則沿著一定的方向發展[1]。如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的“三綱五?!?。社會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的領導地位、支配作用,是社會各種價值觀、價值體系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經過斗爭獲得的,其實質是一定經濟基礎的反映,屬于上層建筑。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方向,核心價值觀成為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如在封建社會“三綱五?!钡暮诵膬r值體系引領下,“男尊女卑”成為其社會的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與其他社會形態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社會相區別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上,均表現為社會主義社會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所特有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案粡?、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榮辱觀就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體現了社會主義。雖然它們中的某些要素是對資本主義社會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中的某些進步因素的繼承,但這種繼承一定是對其“揚棄”的繼承,并使之豐富與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一于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是社會價值觀問題的發展與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方向。

二、形成維度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就是孕育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外化與凝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孰先孰后?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先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現。因為作為上層建筑的價值觀思想意識形態,統治階級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核心價值體系,而不是一個個具體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果。在中國歷史上,孔子早就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義禮智等倫理觀念,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范,但直至董仲舒提出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后,作為封建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三綱五?!辈诺靡源_立。隨后,忠孝勇恭廉、溫良恭儉讓得以派生,被提煉出來。

作為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價值取向,它們的形成,需要置入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去考察??茖W社會主義理論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批判,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勾勒了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2]馬克思、恩格斯雖未對資本主義社會以后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做出詳盡的說明,但共產主義道德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獨立的道德體系。蘇聯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列寧堅決反對不切實際地將共產主義的理想價值觀念在現實中推行,他認為共產主義的覺悟、理想和道德單靠樸素的感情和一般的認識來維持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作為堅實的基礎。列寧講:“只有了解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以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盵3]共產主義思想道德“這種目標現在是達不到的。這種目標是不合時宜的。提出這種目標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盵4]遺憾的是,戰后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蘇聯在內,卻忽視了列寧晚年的這個重要思想,將共產主義道德體系全方位、深層次地灌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雖然也曾一度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的效果,但畢竟是在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實際決定了共產主義價值觀的踐行是難以實現的。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新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需要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與抵御西方“和平演變”的結合,與30多年改革開放成果的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呼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創新呼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共產黨順應社會歷史發展潮流,揭示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指引方向、凝聚人心。從2006年起的5年間,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個領域的踐行過程中,實際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很難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點或核心點。比如,“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教育人民”,面對博大而精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人民接受教育的內容有哪些?受教育的程度應該有多高?怎樣教育?又比如,“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的具體目標有哪些?是什么?社會各界怎樣認同與接受共同理想?個人的生活理想、職業理想怎樣服從共同理想等等。2009年,中宣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中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政治建設,就是要……樹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貫穿于文化建設,就是要……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旋律。貫穿于社會建設,就是要……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薄柏灤┯谌罕娦跃裎拿鲃摻ɑ顒又?,積極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范?!薄耙钊腴_展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主要內容的志愿精神?!盵5]與此同時,學者們也在積極探索、揭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戴木才研究員總結出的我國學術界、理論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1種代表性觀點[6]。2012年黨的十八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最終被揭示出來?!叭齻€倡導”把理論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社會倡導的價值觀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就是孕育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外化與凝練化。

三、內容維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維度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為基礎的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最終目的在于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提出了自己鮮明的政治主張:“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而在此時,就是要通過革命,為“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以農民解放為主要內容的新民主主義性質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中國而奮斗?!盵7]《共產黨宣言》中描繪的“聯合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這一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終極價值和最高目標,指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將“為所有的人創造生活條件”,以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為根本,倡導自由、平等理念,構筑公正、法治秩序,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列寧關于俄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論述:“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共同勞動的成果應該歸全體勞動者享受”,“必須把國民經濟的一切大部門建立在同個人利益的結合上面”?!皼]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氨仨毘浞掷每茖W、技術和資本主義俄國給我們留下來的一切東西”,要“有高度發展的文明和同它密切相關的法制”,要“像愛護眼珠那樣愛護一切勤懇工作、精通和熱愛本行業務的專家”,同樣也指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主、法治、文明、平等、公正、敬業”等基本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規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特色?!皣乙坏┏闪藢ι鐣碚f是獨立的力量,馬上就產生了另外的意識形態?!盵8]毛澤東講:“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中國的特性?!盵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留下的經史子集、儒道釋理等博大精深的文化財富,形成了中華民族、中國社會特有的、先進的、富有生命力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天下為公”、“仁者,愛人”、“愛國如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社會層面“禮讓以興”、“和睦相處”,個人層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喻于義”、“養心莫善于誠”、“言必行,行必果”、“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一定是包含著被中華民族認可與接受的優秀核心價值觀在內的共同理想。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規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和諧、公正、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中國元素。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是中華民族,每個民族有著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民族特性。恩格斯講:“英國人的民族特性在本質上和德國人、法國人的民族特性都不相同;對消除對立喪失信心因而完全聽從經驗,這是英國人的民族特性所固有的?!盵10]幾千年以來形成的中華民族民族特性,必將貫穿于不同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的價值形態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性格的標志,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貫堅守的民族精神之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直接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中華民族“愛國、富強”的民族特性。由“怎樣愛國”引發的思考,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和諧、敬業、友善”等內容。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中華民族“富強、文明、和諧、敬業、誠信”等民族特性。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我們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具有與時俱進時代特色的偉大精神。中華民族歷來注重革故鼎新?!抖Y記·大學》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敝袊鴼v史上各種改革層出不窮,推動了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中華民族同樣也注重創新發展?!吨芤住は缔o下》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睆摹八拇蟀l明”的自然領域到“德治”“郡縣制”的社會領域再到“諸子百家”思想領域,創新推動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更是以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膽識與勇氣,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自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最好、發展最快的新時期。建設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造性事業,只有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才能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改革是動力,創新是靈魂。時代精神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內容與時俱進的時代性。

社會主義榮辱觀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標、取向和準則。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表明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把愛國奉為道德傳統的最高原則,把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心與行動看作成道德評判和價值衡量的最高標準。它要求人們要維護祖國的尊嚴和利益,要投身到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之中去,報效祖國。人人要愛國、敬業,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態度與責任。這需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構建起一個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國家,一個對人民講誠信、講友善的國家。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12]。表明了現代中國社會將依靠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全面進步,徹底擺脫愚昧和落后、實現富強,走向現代文明社會的信心與決心。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傳承了中華民族質樸勤勞的民族特性,批判了剝削者的不勞而獲、好逸惡勞思想,肯定了“勞動是整個人類活動的第一個基本條件”[13],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美的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勞動創造出社會財富,勞動者在以主人翁姿態從事社會的勞動中,和諧是勞動的必要氛圍,友愛是勞動的合作需要,敬業是勞動的必備精神。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體現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準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利益最大化、利己主義價值觀充斥在社會各個領域,損人利己行為屢禁不止。集體主義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發展需要為起點和歸宿,提倡民主、文明、平等、公正、敬業、友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傳承了中華民族“立身之本”的優良傳統美德和“尚義輕利”的價值觀。倡導誠信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問題,也是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問題,甚至上升到國家形象的問題。義代表著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要反對拜金主義,鄙視見利忘義,這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弘揚社會正氣至關重要。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依法治國是結束中國幾千年來落后的“人治社會”,并邁進現代文明的“法治社會”的治國理念的重大轉變。人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要培育法律精神、加強法制觀念。遵紀守法彰顯了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傳承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皻v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痹谏鐣髁x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面前,人們更應該要戒除驕奢淫逸之風,展現文明,樹和諧之風,友善之風。

四、實踐維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著、支撐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點。體系是由若干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互相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整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形態上的思想體系。不僅其自身是一個龐大、復雜、深奧的體系,而且其內部四個維度也是一個龐大、復雜、深奧的體系或系統。這些“主義”“思想”“理論”“精神”“觀”,在價值形態上要真正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就需要“變成物質力量”,“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否則,“即使是最好的東西”,“也是不起作用的”[1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點?!?4個字”符合大眾化、通俗化要求,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闡發、傳播、掌握、踐行?!叭齻€倡導”的每個層面都有具體的價值導向,價值指向十分明確,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明確了切入點和著力點,有利于更好地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支撐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龐大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表現形式來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伊始,就缺少精練的、便于記憶和理解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5]。要讓群眾更加容易地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和實質,就應該凝練出容易讓人們理解和記住的幾個最重要、最關鍵的價值觀念[16]。列寧講:“內容和形式以及形式和內容的斗爭。拋棄形式、改造內容?!盵17]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是內容的表現方式?!?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長達6年的踐行實踐中,從諸多社會價值觀中提煉出來的,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內容的形式。當形式適合于內容需要時,我們要使這種形式相對穩定下來,使整個內容的存在趨于完善。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始終是意識主體對運動著的社會物質生活的反映。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必將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變化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此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原有的形式已經基本不適合于內容發展的需要時,我們就要采取措施,拋棄舊形式,建立新形式,為內容的不斷發展開辟道路,以支撐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戴木才.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核心價值體系的辯證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4]列寧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59.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9:67-71.

[6]戴木才.科學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個維度(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之三[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7]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1059.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

[9]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658-659.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92.

[1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2]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5.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0.

[14]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5]耿步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辯證關系[J].社會科學家,2014(2).

[16]如何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訪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韓震[N].光明日報,2011-02-14.

[17]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8.

猜你喜歡
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融入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