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級市”推進新型城鎮化

2015-01-17 13:59魏苗苗
學理論·上 2015年12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

魏苗苗

摘 要:“鎮級市”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體制創新,其關鍵是提高鎮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皬婃倲U權”的意義在于把有限的公共資源在各級政府之間優化配置,實現權力在地方政府中的優化,而不是簡單地把上級政府的管理權限下放到基層政府。本文從“鎮級市”試點著手,分析其模式、存在問題,以及現實作用,得出“鎮級市”不僅擴大了鄉鎮權利,更提高了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從而有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結論。

關鍵詞:鎮級市;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

中圖分類號:D6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4-0023-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東南沿海的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等涌現了數量不少的專業強鎮。這些小鎮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用GDP與人口規模這兩個指標衡量,許多強鎮相當于內地的地級市,有些甚至達到中等城市水平。然而,大多數強鎮的管理方式仍停滯在原來的管理體制下,造成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公共物品供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者提出了“鎮級市”。中國人民大學毛壽龍教授認為:“鎮級市”是縣轄市,“鎮級市”不在于名稱的改變,而在于給鎮以城市的發展權。目前,我國行政級別越高獲得的發展機會就越多?!版偧壥小钡膶嵸|是給予鄉鎮城市發展的權利。這位學者提出來一個問題:城鎮化建設的主要載體——鎮級政府排在各級政府的末端,權力有限卻要落實各項工作,存在“小馬拉大車”現象。

新型城鎮化要求改變以往片面追求城市空間擴張、規模擴大“攤大餅”式發展,由注重城鎮數量到注重質量轉變,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它以以人為本為核心,以統籌兼顧為原則,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推動城市現代化、集群化、生態化,農村城鎮化發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農村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城鎮化?!版偧壥小庇欣诖蚱乒卜肇斦采w的梯級制度,提高基層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有利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一、“鎮級市”的模式

(一)“鎮級市”的試點

經過多年試點,“鎮級市”的基本模式為鎮改縣轄市與鎮改縣級市兩種模式,其試點分別位于沿海經濟發達的浙江省與福建省。

1.縣轄市——龍港模式

2007年浙江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中心鎮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見》,選定省級中心鎮,賦予其部分縣級社會經濟管理權限,覆蓋規費、財政、土地、資金扶持、戶籍、社會管理等10個方面,溫州市經濟強鎮——龍港鎮是27個試點之一。目前,龍港鎮鎮域面積為172.0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為19平方公里,鎮內常住人口43.6萬,戶籍人口36.2萬,是外來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

近年來,龍港鎮規模體量快速增長,鎮區人口密度達1.3萬人每平方公里,已經達到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密度。在這種情況下,體制結構決定權力的邊界,城市發展中的問題日漸凸顯。據當地領導反映,在制度創新之前,龍港鎮土地的使用方式、征用土地、城鎮規劃方案,均需得到蒼南縣批準,然后逐級上報,限制了基層政府管理的自主性與靈活性。

2.縣級市——石獅模式

福建省泉州市的縣級市石獅,是“擴權強鎮”鎮改縣級市的典型。1987年《關于晉江縣石獅鎮升級為縣級市建制的報告》中指出,1986年石獅鎮鄉鎮企業592家,產值為9 568萬元,工商稅收入為1 163萬元。當時,石獅鎮在財政管理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受到限制。按當時管理體制,處理100元以上的案件,都要報縣工商局審批,常常因結案不及時造成問題。

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原屬泉州市晉江縣的石獅鎮從晉江縣單獨劃分,建立省轄縣級市,成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各職能部門隨著建制升級,解決了管理落后的問題。其次,增強了財政活力,建立了縣級市財政體制,設立了一級金庫。2013年,石獅市成為全國百強縣。

(二)“鎮級市”兩種實現路徑的爭議

“鎮級市”的兩種路徑分別是縣級市與縣轄市,這兩種模式也存在缺陷。鎮改縣級市首先會降低所轄縣的經濟總量。許多強鎮是所轄縣的財稅支柱,單獨設立縣級市,毫無疑問地會對所轄縣的經濟實力產生影響。因此,在“鎮級市”推行中所轄縣會對其進行阻礙。其次,改為縣級市的小鎮的邊界是否重新劃分也是一個問題。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空間資源及其相關資源,小鎮承載力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提升。最后,增加行政管理難度。在現在的行政體制中已存在大量的縣級市,強鎮級市增加了省直管縣、地級市的難度?!?1世紀經濟報道》認為,縣轄市相對能較好地保持縣一級的政區單元基本穩定,受到縣政府的阻力相對更小,改革成本相對較低。

二、“鎮級市”的現實作用

(一)“鎮級市”優化城市布局

過去大城市和行政中心集聚了各種資源與要素,致使特大、超大城市規模膨脹,中小城市出現了萎縮的狀態,使得我國城鎮規模體系兩極分化的現象突出,造成我國城市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據光明網報道,全國近5年新增城市人口的36%是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吸納的。另外,建制鎮吸納了47%,50萬~100萬人口的大城市和小于50萬人口的中小城市,分別吸納了8%、9%。由此可知:目前我國人口向大城市和小城鎮兩端聚集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方創琳認為:目前建制鎮對國家城鎮化的貢獻率已經由1990年的50.2%左右降低到2010年的34.4%,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加劇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日益嚴重的“城市病”。這使得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城市擁擠程度迅速加劇,各種“城市病”不斷凸顯。

(二)“鎮級市”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鎮級市”后,鄉鎮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權力與發展空間?!版偧壥小钡脑O立,當地居民可以就近完成生活方式與生活水平的市民化,有利于推動就近城鎮化與公共服務均等化。

1.“鎮級市”有利于就近城鎮化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后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痹谛滦统擎偦谋尘跋?,“鎮級市”有力地推動就地城鎮化。

第一,就近“村民”變“市民”?!兑巹潯分赋?,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提高產業發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從業。就地城鎮化,促使更多農民通過轉移就業提高收入,通過就地轉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從而使城鎮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拉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需求。因此,“鎮級市”有利于調整當前公共資源錯配問題和過度集中的人口流動方向。

第二,統籌城鄉一體化。一般意義上的鎮級政府在行政體制上受到上級縣政府控制,財權和事權不匹配,致使城鎮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版偧壥小焙?,鎮級政府將擁有獨立的財權和更大的發展權,可以獨立支配發展資金,投入基礎設施與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便當地居民生活。

2.“鎮級市”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僅是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面積的擴大,而是在經濟發展和產業增長的基礎上,社會管理、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完善。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使農業轉移人口和城鎮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現代文明?!焙翢o疑問的是,“鎮級市”的舉措將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使其擁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養老、就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的機會與權利。

公共服務投入對于基層政府的財政是一種挑戰。數據顯示,城鎮每建設1平方公里,需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投入至少2.5億元。這說明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政府財政投入,來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養老、就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需求?!版偧壥小睆闹贫壬腺x予強鎮更高級別的社會管理權限,同時提高了鎮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和財政自給能力,同時也有效遏制了“二元投資”與“梯級投資”現象。

三、小結

面對目前出現的特大、超大城市規模膨脹、中小城市萎縮的狀態,以及我國城鎮規模體系兩極分化的現象,“鎮級市”將發揮積極的作用:首先,鎮級政府的權力得到了擴大,有權力對當地的財政以及各種資源進行統籌,打破了“二元投資”與“梯級投資”的怪圈,獲得了城市發展權力;其次,“鎮級市”可以有效緩解超大城市、大城市的壓力,逐步走出“大城市病”的惡性循環狀態;最后,“鎮級市”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鄉鎮協調發展,完善功能互補的城市群建設。從長遠看,“鎮級市”優化了城市布局,促進良性互動的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

“鎮級市”符合《新型城鎮化規劃》要求,兩者的契合點表現在:第一,《規劃》要求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第二,《規劃》要求城市規模結構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數量增加,小城鎮服務功能增強?!版偧壥小笨梢愿淖冎行〕鞘形s的現狀,提高小鎮自身的承載能力與服務能力,同時增加就業機會,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業,推動就近城鎮化發展。第三,《規劃》中指出,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推進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向縣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版偧壥小庇欣诋a業和公共服務資源向城鎮傾斜,改變了以前被忽視的尷尬地位??傊?,“鎮級市”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創新舉措,將在優化城市布局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中發揮巨大作用。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就業路徑探索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