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創設、巧妙引導
——幼兒語言的生活化教學藝術

2015-03-02 01:27陳秀霞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幼師生活化創設

陳秀霞

(江門市蓬江區中天國際藝術幼兒園 廣東 江門 529000)

情境創設、巧妙引導
——幼兒語言的生活化教學藝術

陳秀霞

(江門市蓬江區中天國際藝術幼兒園 廣東 江門 529000)

語言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來自于特定生活環境下的習得,另一方面則源自有目標的培養。抓住幼兒學前年齡段,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幼兒,使他們在生活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是目前學前語文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幼兒語言教學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如何通過創設情境來對引導幼兒掌握生活化語言,從而逐步搭建幼兒的語言能力。

情境創設幼兒語言生活化教學

根據相關的統計調查表明,2-5周歲是語言習得或學習的最佳時期,該年齡段正值一個人的幼齡階段,處于學前學習時期,這一時期幼兒所生活的環境,生活環境中的人群和語言都將會對其語言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此時的幼兒正處于語言模仿時期,他們將不自覺地模仿周圍人的說話,生活中的語言。幼兒教師必須把握該年齡段幼兒的成長特征,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來為塑造和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捕捉生活瞬間,巧妙引導

生活環境是幼兒學齡段語言學習最廣闊的舞臺,幼師必須學會利用這個大舞臺,善于引導幼兒深入生活,走向生活的大舞臺,通過靈活地捕捉生活瞬間來引導幼兒,讓他們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來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一種刺激與反應機制的訓練達到對幼兒語言能力的逐漸塑造與培養。

幼兒語言教師首先要思維活躍、靈活帶動,要善于捕捉幼兒一天學習中的特定瞬間,抓住這一瞬間對幼兒進行刺激反應式訓練,引導幼兒走向生活化情境,讓他們能夠對生活情境做正確的反應,用正確的語言來進行情境回復。

例如:清晨幼兒在父母的陪同下蹦蹦跳跳、歡歡喜喜地走進校門或教師門的一瞬間,語文幼師可以靈機一動,抓住這一時刻,面帶熱情的微笑、用和藹的姿態來問候幼兒和家長。

幼師:貝貝(歡歡)早!

幼兒:老師早---

幼師:天氣涼涼哦,貝貝冷嗎?

幼兒:(好冷)!不冷---

幼師:貝貝再見!

幼兒:老師再見!

通過這樣捕捉生活瞬間,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通過這樣特定瞬間下的刺激與反應訓練,幼兒會不自覺地掌握一些生活中的禮貌用語,學會用正確的話語來回復教師,回復師長,這樣就達到了生活禮貌語的教學目的。幼師在平時工作過程中,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應該主動深入幼兒圈子中,主動同他們搭訕、交流,可以抓住更多的生活瞬間,例如:放學路上,課下休息等,通過不斷地搭訕,幼兒長時間處于刺激、反應狀態下,其生活禮貌用語的表達能力會日漸增強,從而達到預期的幼兒語言生活化教學的目標。

二、營造氣氛,耳濡目染

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更多的是情境引導的結果,幼兒生活在一定的情境環境下,特定的語言氛圍中,必然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其中語言影響較重,從語音、語調到措辭,再到話語特征等會跟隨周圍環境氛圍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從幼兒學習階段,幼師就應該設法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營造一個規范的語言氛圍,使幼兒融入其中在耳濡目染間接受到規范普通話、正確的漢語言訓練,經過不斷的熏陶與熏染,幼兒會逐漸養成說普通話、用規范字、講文明語的好習慣,這也為幼兒未來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幼兒園必須規定任職幼師普通話達到一定的規范等級,幼師從課上授課到課下輔導交流,要對其語言特征、語言運用以及措辭等都提出特定要求,如:幼師課堂上授課必須用普通話,而且要確保發音準確,課下講話要文明,措辭要恰當,所謂的措辭恰當一方面指的是從漢語言語言學的角度,確保詞語搭配正確,不同情境下用詞恰當,另一方面則要求幼師從幼兒年齡角度出發,運用適合于幼兒的語言,如:幼稚、結構簡單、童趣式語言,因為帶有類似特征的語言更符合幼兒童貞的心理,易于接受,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逐步培養幼兒,使他們的語言朝著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此外,為了能讓幼兒生活在良好的語言氛圍中,幼兒園有必要利用課間時間、課下間歇時段為幼兒播放兒歌、童謠等廣播性節目。

例如:幼兒日常規范“早入園,不遲到,見老師,問聲好---”“小水杯,要端牢,穩接水,有禮貌---”讓幼兒時刻沐浴在童趣歌謠中,時刻接受規范的漢語言熏陶,同時受到生活禮儀方面的指導,這種反復性的童謠刺激會使幼兒不自覺地模仿,一些幼兒甚至能不自覺地有感情地背誦童謠、兒歌,整個幼兒園都充滿書香氣,幼兒身在其中,身心得到熏陶、訓練,漢語言水平也會自然得到培養。

三、創設情境、游戲驅動

基于情境創設的幼兒語言生活化教學法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情境,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幼兒創設生活情境,有了生活情境,教師還要注意興趣化引導、情趣式激發。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和生活聯系起來,組織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走進生活情境,一邊做游戲一邊走向生活情境說出自己的話語、表達自身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驅動幼兒,從而間接上達到語言生活化教學的目標。

例如:幼師可以采用層次化情境創設法,針對幼兒不同的年齡創設一個適合他們的“說話、交流”的生活情境,通過為幼兒提供各種道具材料來驅動他們說話,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小班幼兒可以創設一個名為“娃娃家做客”的生活情境,幼師在課堂利用桌椅搭建家庭生活的一角,并提供碗筷、盆杯等生活材料,讓幼兒仿佛進入家庭生活狀態,然后,安排幾名幼兒分別扮演家庭主人和客人,幼兒客人來主人家做客,主人招待客人、分發碗筷、日常寒暄等環節,幾名幼兒興沖沖地模仿大人的樣子來招待客人,生活化禮貌用語、寒暄用語脫口而出。

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手工制作游戲,例如:拼圖游戲、捏橡皮泥游戲等,幼師一邊向幼兒展示手工操作,一邊用說明性的語言講述手工制作過程,幼兒也跟隨幼師邊做手工,邊講述,這一過程中幼兒既鍛煉了實踐動手能力,又模仿了教師的語言,語言能力得到了培養。

四、講故事,訓練表達

處于年幼時期的幼兒都有聽故事的愛好,特別對一些有趣的童話故事有特別的吸引力,幼師可以抓住幼兒這一喜好特點,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展開對幼兒的語言教學。教師要盡量在故事中添加一些生活元素,將常見的生活事物融入其中,以此來調動幼兒的聽故事積極性。故事經過反復講述后,幼兒能夠掌握其中大概的故事情節,在此基礎上來引導幼兒重述故事,幼兒在腦海里回憶故事情節,然后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來,將故事生動地重現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會發現幼兒間語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的差別,一些學生不僅能夠流利地、通暢地重新故事,而且還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手舞足蹈地添加動作,體現了兒童豐富的表現力,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語言能力。

與此同時,幼師也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們講述自身身邊的小故事,可以是一件有趣的小事,或者根據孩子的意愿來鼓勵他們自主講故事,采用故事講述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水平,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動畫片,或者一些少兒節目,幼兒反復觀看動畫節目也能訓練語言,教師也要嘗試著創新、翻新,鼓勵幼兒為動畫片配音,通過這種方式達到高效的語言教學目的。

五、總結

幼兒語言教學需要特殊的教學方式,幼師要明確幼兒學齡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根據他們的生活范疇、生活特點來引導幼兒接受生活化語言教育,善于利用生活來創設情境,使幼兒融入生活情境,自然地受到語言訓練,以此來逐步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

[1]龍琴.如何激發幼兒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興趣[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2010.

[2]馬文祥.幼兒探究式學習中教師的指導策略[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階段性成果集,2010.

猜你喜歡
幼師生活化創設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男幼師荒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一名幼師的高山族舞蹈情懷
表演:幼師語文口語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