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中小學“名師制”的研究綜述

2015-03-02 03:13王雪,嚴秀英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名師制度學校

作者簡介:王雪(1990-),女,吉林和龍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原理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

嚴秀英(1974-),女,吉林和龍人,延邊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心理與教育。

一、引言

從2004年到現在,許多專家和學者開始了解和研究名師,教育界興起了“名師培養”的研究熱潮。從“名師”到“名師培養”,再到“名師制”,逐漸地人們對“名師”的培養、“名師”具備的特性、“名師”的評選、“名師”的影響等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以“中小學名師”作為篇名在中國知網中進行檢索,可以檢索到4824條結果;以“中小學名師制”在中國知網中進行檢索,可以檢索到254條結果。在選取研究對象、內容、權威性等條件的限制下,共篩選出期刊26篇、核心期刊9篇、學術論文5篇、報紙4篇進行分析?!懊麕熤啤钡难芯恐饕性谥行W,可以提供理論依據,但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的體系,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索。

二、對“名師”內涵發展的研究

“名師”一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初見秦》中,是指精銳的、著名的軍隊?!掇o?!分袑Α懊麕煛钡慕忉屖恰坝忻睦蠋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名師的定義逐漸深化。郭華認為,“名師”關鍵在于“授課”,在于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授課風格,是否有可彰顯的教育話語體系。 ①

《基礎課程教育》雜志主編成尚榮在論文《名師應當是思想者——談教育主張與名師成長》中提到,教學主張、以教學主張為內核的教學風格是名師成長的必備條件。 ②童富勇和程其云在《中小學名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師的調查》中提到,“名師”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認可度、影響力,而且專業素質較高的優秀教師。 ③基于前人對“名師”的理解,張賢金、陳光明、吳新建在《中小學名師培養若干關鍵性問題的思考與評析》中進一步說道:“名師”,就是熱愛教育事業,掌握教育教學的規律,在教學中不斷反思、總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具有人格魅力、見解獨到,在一定范圍內做出突出貢獻,形成一定影響的優秀教師。 ④因此,“名師”的出現,引起了學校、家長、學生,乃至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名師”的選拔、培訓、管理、評價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梢?,隨著時代的發展,名師內涵經歷了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人們對“名師”內涵不斷地賦予其新的意義。

三、對“名師”的品質與培養的研究

(一)“名師”的品質

名師不是打造出來的,也不是吹捧出來的,名師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對名師個案的分析,逐漸找到了名師應具備的特質。在鄧光明、冉泊涯的《新時期名師特質及其成長途徑初探》一文中寫到,新時期名師的重要品質為: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二是精深的專業知識,三是扎實的教學功底,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五是較強的領導能力,六是強烈的合作意識。 ⑤

(二)“名師”的培養

名師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與組織的培養密切相關。楊文新在《關于中小學名師成長途徑的思考》中提到,名師是自我主動發展、崗位鍛煉和組織培養共同作用的結果。 ⑥人們通過培養名師想要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各種遴選方式也相應出現。我國各個地區對名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選擇名師的方式做出了一些規定。在張賢金、陳光明、吳新建的《中小學教師培養人選的遴選:做法、評析與建議》一文中,以上海、江蘇、山東、福建等為例,對一些典型省市中小學名師培養人選遴選的做法做出了分析。 ⑦為促進名師發展,郭子琪在《學校促進名師發展策略的時踐與思考》中提出,一是要注重價值引領與人文關懷,二是要完善制度激勵,三是要發揮名師研討活動的有效促進作用,四是要著意提升名師領導力,五是要關注個人研修。 ⑧為了檢驗名師的培養是否對教育有優質提升,許多學者和專家進行了實證和分析。

名師的培養有利有弊,也會帶來一些影響。教師是否對成為“名師”有功利性的想法,“名師”是否會對教師素質的提升帶來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懊麕煛迸囵B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政府、學校、個人等對“名師”的培養也投入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如何使教師的培養逐漸轉化成教師個人專業化的認識,避免漫無目的地學習。成為“名師”的過程是教師提高教師專業化、以點帶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過程。所以,在如何培養“名師”,為什么培養“名師”,“名師”培養需要注意的問題方面還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三、對“名師”的制度化的研究

“名師”的發展需要制度的保障。雖然在我國沒有形成規范的、系統的、制度化的體系,但許多地方和學校都在積極探索。通過不斷地改善、完善“名師制”才能為教師提供法律的保障。2008年,一些學者從“名師制”的內涵做出了概括。在《學校名師制度: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一文中指出:所謂學校名師制度是指按照特定程序,每年從學校一線教學崗位的教師中評選出一定數量的、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上有突出成績的教師為學?!懊麕煛?,并給予他們特定待遇的一種教師管理制度。 ⑨

隨著“名師制”的提出,“名師制”逐漸深化,“名師”的影響也逐漸加大。一些學者又從“名師制”的作用來說明“名師制”的重要性。2011年,龐建群在《談名師的輻射作用細化名師制度》一文中提出:名師有輻射作用,能催發人才;名師制度的建立有激勵導向作用;細化名師的制度、強化其輻射作用;培養名教師勤奮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⑩如何細化,具體做法為:明確細化名教師的選拔制度;要有對名教師的養用制度;要制定名教師的流動制度。隨后,其他學者也對名師制進行研究,但研究的成果還很少。

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都證明了“名師”需要一種制度來保證他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建立一種規范的、系統的、制度化的體系,即“名師制”就迫在眉睫了。如何使“名師制”更加合理、規范、系統,需要進一步探討。

四、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名師”內涵、“名師培養”和“名師制”的研究,發現名師的發展、培養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在“名師”的選拔、評價過程等方面存在問題。一些選拔條件,如崇高的精神力量師德師風;先進的教育理念;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豐富扎實的專業基礎和教學功底;較高的教育理念素養;強勁的專業發展內驅力;蘊含發展潛能的個性心理品質;善于反思、學習、交流、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個別院校要求教師的年齡等。有些教師由于自身的素質條件可能望而生畏。對于年齡的要求也會打消年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社會、政府等外推力在不同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名師”的選拔、評價過程。

2.“名師”的培養和發展缺乏專業化的指導。不同地區和學校對“名師”培養的政策不一,教師對自我的專業化發展目標不明確。一些“名師”因為出名而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些懈怠,更加重視“名”,而忘記作為“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對于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沒有專業化的指導。

3.對“名師制”的研究很分散。大部分專家和學者對“名師”的定義、特點、評選、培養方式等的研究居多。許多地方也采取了名師工程等方式培養“名師”,但其做法不一。有些地方或學校不能為教師提供多元化的平臺,許多教師覺得自己缺少機會。

4.“名師”沒有一種法律的保障,沒有形成制度化。許多教師成為“名師”后,承擔了更多的工作或壓力,但付出更多的努力后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而“名師”又有著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的關注和期望,所承受的壓力增加,一度感到疲憊。因此,有些教師流失了,選擇其他回報高的工作,有些教師仍然默默工作,但缺乏積極性。

(二)對策

1.加強名師培養的可操作性?!懊麕煛痹谶x拔、評價過程等方面,主要是外在社會組織根據其目的、標準和程序進行揀選,經歷制度序列中既有權力又有權威的正規組織或機構的鑒定,憑借某種證書證明名師的身份,參與了不同的經濟需求或個人追求。在選拔方面,規定了參評教師的數量、入選條件等;在培訓方面,規定了培訓的具體內容;在管理方面,每個省份、每個地方、每所學校皆不相同;在評選過程,主要通過準備階段、預選階段、初評階段、復評階段和總結表彰五個環節。往往成為爭議問題的是評委的評定,評委的主觀性、情感因素、個人傾向等對評選結果是有影響的。雖然也有一些量化和細化的評定標準,但結果仍然存在一些爭議。因此,在名師培養的過程中,應該使評定標準更加細化,考慮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影響和聯系,使名師的培養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專業化地指導“名師”的培養和發展。在名師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專業化的指導。不僅要具有專業性的理論指導,還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在教學領域對其進行指導。有些地方實行了雙導師制。這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結合。教師的發展需要有堅實的理論來指導教師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加強教師知識的積累,提高個人專業化的培養,形成良好的理論素養。同時,還要注重實踐。名師在有“名”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在教學中,運用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能力講好課,對得起名師的“名”,而不是將教師的本職工作忽略。名師在成名后,很多都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參與到學校的行政體系中,還有些名師將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中,還得教課,這樣就導致了教師工作的超負荷性。所以,名師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需要調節自己,在專業化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自己,承擔起教學的責任。

3.對名師的研究系統化,為科學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平臺。關于名師的研究,人們逐漸有了新的認識。對于名師的選拔、培養、任用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些地區,如北京、上海等城市都紛紛開展了名師工程,創辦了名師工作室,還有的城市開展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星等的評選和表彰等活動,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平臺,逐漸形成了以學校、教育管理部門,縣、市、省、國家等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平臺,讓教師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分享教學經驗,同時也讓更多的教師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因此,對于名師的研究要更加系統化,為科學研究提供多元化的平臺。

4.為名師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我國,還沒有對“名師制”提出一個完善的制度,只不過是各個地區對教師制度進行一些探索而形成了一些制度。國家沒有通過法律的形式為名師制提供保障,也沒有形成固定的文件規定其選拔、評價的固定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作為教育中一個重要群體,應該予以重視?!懊麕煛痹诠ぷ?、學習和生活中需要一些制度作為保障。許多地區名師的流失造成了學校辦學的“饑荒”。為什么名師會流失?很多人表示,他們的付出和收入差距大,心里會產生強烈的不甘心和落差。同樣,面對家長、學生、學校、社會對名師的期盼,許多“名師”也表示自己承受的壓力巨大。在工作中,有些“名師”承擔了教學、教學研究、帶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等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教師制度問題成為一個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因此,在名師的培養中,為名師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才能使名師制更加完善。

綜上所述,在我國,對中小學名師、名師的培養等的研究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同時,在名師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利弊。名師的發展為教育提供了許多積極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面對新的問題,需要用專業化、系統化、多元化、制度化的名師制度來提供支撐,才能使教師隊伍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要完善名師制,細化名師制,共同努力,實現名師夢,名教育夢。

注釋:

①郭華.名師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從對五位名師質的研究中談起[J].中國教育學刊,2008(8).

②成尚榮.名師應當是思想者——談教師主張與名師成長[J].人民教育,2009(1).

③童富勇,程其云.中小學名師專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221位名師的調查[J].教育發展研究, 2010,02:64- 68.

④張賢金,陳光明,吳新建.中小學名師培養若干關鍵性問題的思考與評析[J].教學與管理,2013,34:24- 26.

⑤鄧光明,冉泊涯.新時期名師特質及其成長途徑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0,06:66- 68.

⑥楊文新.關于中小學名師成長路徑的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03:11- 13.

⑦張賢金,陳光明,吳新建.中小學名師培養人選的遴選:做法、評析與建議[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03:22- 24.

⑧郭子琪.學校促進名師發展策略的時踐與思考[J].教師管理,2013,05:38- 40.

⑨諶濤.校名師制度:“教而優則仕”之惑[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08(4).

⑩龐建群.談名師的輻射作用細化名師制度[J].教育管理,2011,06:159- 160.

猜你喜歡
名師制度學校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名師簡介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