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學校德育低效探因及對策

2015-03-02 03:13黃惠榮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壓歲錢學校德育德育工作

作者簡介:黃惠榮(1976-),男,江蘇蘇州人,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橫扇小學,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學校德育。

當今社會處在轉型時期,人們的文化觀念、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并存的局面,學校道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多元社會的特征,從而導致原有道德規范體系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失范”。本文擬對目前學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初步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日益發展,信息傳播逐漸擴大,社會活動形式多樣,學生和外界交流接觸相應增加,時刻都接受著變化著的社會影響。學生在社會上耳聞目睹的是各種各樣的現象,而在學校里受到的是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熏陶。所以,當學生一旦正面面對社會時,他們就會認為學校里老師教育的是道德價值觀、理想信念,是一種理想化的境界,從而學校老師的道德信念教育在現代觀念面前就顯得很單??!這是一種二律背反的現象,造成學生道德行為的不穩定,從而影響了學校的思想道德建設。

二、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的策略

(一)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德育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從而學校德育有了指導性方針,對學校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有了強有力的依據。要在各學科中努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多角度、全方位地在學校各項活動中突出和體現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提高到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度上來。德育工作理應成為學校工作之重點,要不斷加大投入,抓好德育工作,形成全社會都重視、關心德育工作的局面。

(二)研究德育對象,變整體式為層次式

“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原則。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研究,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才能對癥下藥,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研究了解學生思想品德狀況的主要途徑有:

1.自然剖露式?!把詾樾穆?,文以載道”。學生往往會在作文、日記中有意識或無意識、直接或間接地向教師展示自己的思想觀點,情緒、情操的疑惑問題,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因勢利導做好德育工作。

2.問卷調查式。做一些“你最尊敬的人是誰?你最喜歡的名言是什么?”之類問卷式調查,可以了解學生的人生觀以及道德趨向。如曾對我校2000多名學生的“壓歲錢”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平均每個人壓歲錢有360元,最多的達2000元,壓歲錢在30元以下的為43人,都是貧困家庭的孩子,開學后尚留在自己這里可自由使用的平均每人260元,最多達1900元。通過調查“壓歲錢”問題,引起我們的重視,對“壓歲錢”特別多的孩子,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系,有效防止把“壓歲錢”用于玩游戲機或大肆揮霍等不良行為中,并鼓勵學生買些優秀讀物,進行課外閱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談心啟發式。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他們值得信賴的智者、長者,他們往往愿意將許多對父母或朋友都要保留的心里話向教師訴說。教師借機激勵啟迪或點撥引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但這種德育方式的前提是:教師要朋友似的平等真誠相待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

(三)優化德育形式,變被動式為主動式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學校應組織多種形式寓德育于活動中,讓學生親身參與,發揮其主體性,變“強迫式”為“自主式”。

1.舉行重大節日的慶?;顒?。如元旦節開展“歌唱新生活”,五一節開展“我為四化添光彩”,六一節開展“爭做祖國好兒童”等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2.圍繞某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如針對當前我國許多地區發生洪澇、地震災害,開展“我為災區人民獻愛心”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情系祖國人民,用捐款、捐物、寫慰問信等形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誼;同時開展“救助貧困生”等活動,使學生做到“心中有他人”。積極開展各項競賽活動,如班級之間的衛生、紀律、體育等各項競賽,既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也培養了集體主義精神和競爭意識。此外,根據學生的特點,可經常開展一些美育、歌詠和社會公益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端正的學習態度。

3.深入社會的實踐活動。為了使學生了解社會,學??刹贾孟鄳娜蝿?,督促學生深入觀察社會,提高分析辨別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應鼓勵學生深入社會參加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各學科的發展規律,對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作出的貢獻,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科學、愛環境”的高尚道德情操。

(四)豐富德育內容,變灌輸式為滲透式

教育工作者要正確運用市場經濟這本活教材,引導學生建立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上,加強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對人生前途的設計,同時幫助學生矯正的行為,努力適應現實社會,并從學生實際出發,深入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態,使豐富的德育內容貫穿于德育工作始終。

1.重視德育滲透。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改變德育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的狀況,堅持文道統一,力求達到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德育與知識傳授有機結合,使學生做到學理與信仰、個性與社會、為學與做人的統一。

2.積極開展能發展學生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的活動,提高學生創造力。認真落實并經常檢查學生行為規范的達標情況,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重視學生競爭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并適時適量地安排一些挫折教育等內容,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和毅力。建設良好的班級體,使班級有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樹立正氣,弘揚閃光精神,同學間互助互愛,使全體成員都能愉快、融洽地生活在這個園地中。

(五)拓展德育領域,變單線式為網絡式

德育網絡是實施德育的一種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組織體系。德育任務的完成,單靠學校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配合,保證多方位教育的一致性。

1.定時召開家長會,不定時家庭訪問,是德育的優良傳統。每學期可舉辦兩次家長會:一次學校組織,一次班級組織。召開家長會的目的不是“告狀”,而是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配合學校,為教會學生會學習、做好人打基礎。從而使學校與家庭互相配合,提高德育的實效。

2.邀請司法部門和革命前輩來校作講座,使學生初步懂得一些法律常識,接受傳統教育。通過讓學生觀看一些德育內容豐富的電影、電視、圖片展覽,使學生從中陶冶了情操,又達到了德育滲透效果。

(六)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德育管理,營造良好校風

學校德育管理就是由學校組織指導全體教育工作者,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在品德上加以影響,把良好思想和道德觀念轉化為學生個體的道德品質的過程。德育管理要有效,必須培養一支優秀的德育管理隊伍,通過科學規范制度的制定,在每個環節中做細工作,能達到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最佳的調控手段,使德育過程實現管理最優化,體現教書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等,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校風、學風,讓學生在學校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總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學校德育工作,樹立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的觀念,顯然學校德育工作是可以進一步取得實效的。

猜你喜歡
壓歲錢學校德育德育工作
內生德育:九年一貫制學校德育路徑探索
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誰來保管壓歲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農村初中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壓歲錢
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壓歲錢駕到
學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誤解及澄清
壓歲錢爭奪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