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公平擇校何以可能

2015-03-02 03:13李慧,龍艷清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教育資源公平

作者簡介:李慧(1985-),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吉林省教育科學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與政策;

龍艷清(1965-),女,吉林永吉人,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中心小學校,小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連片特困地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策略研究”,項目編號:DGA130253。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擇?,F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由于家長工作等原因,住所與居住地不一致,無法在住所地入學,只得交費在居住地擇校;第二,為了占有比較好的教育資源,選擇私立學校;第三,在公立學校之間,選擇師資、設施比較好的中小學,放棄地段學校。 ①本文所要討論的是第三種表現形式,即特指在中小學范圍內,學生家長不能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讓孩子就近入學,而是給孩子選擇公辦重點學校的一種行為和現象。 ②

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已經明確規范了義務教育辦學行為。之后,教育部等六部委發布的《關于2009年規范教育收費進一步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也指出:“采取有力措施,繼續做好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币约啊按罅ν七M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認真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瘉y收費問題?!?012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計署聯合頒布了《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八條措施》),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具體行為和現象提出了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并提出了明確的量化要求,相對于以往政策的宏觀指導,《八條措施》的強制力和約束力更強。2014年1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面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再次強化辦學行為規范,通過合理劃定招生范圍、有序確定入學對象、規范辦理入學手續、全面實行陽光招生、逐步縮小特長招生等手段進一步遏制擇校亂象。但至今,擇校問題仍未得到根除,社會各界對于擇校問題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究竟我國擇校亂收費的根源在哪?擇校本身有錯嗎?“就近入學”與“擇?!闭l更公平?這一系列問題都引起了我們的深思。而針對我國義務教育擇校出現的種種危機,我們還需要思考,義務教育擇校權利如何實現公平?我國義務教育擇校與義務教育公平擇校間的關鍵差距又在哪?我國何以才能實現義務教育公平擇校?

二、義務教育擇校權利公平的有限性

(一)義務教育擇校的合法性

擇校制度本身就是在現代教育公平理念的訴求下產生的。其最早起源于美國,由于人們不滿于當時公共教育的發展質量、效益和規模,美國政府實施了教育改革,而擇校就成為了美國教育改革的一個中心議題。其體現的是一種“應得的”教育公平思想。 ③學生及其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最適合、最需要的學校,保證每個學生公平的受教育權利。目前,自由擇校已經成為國際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擇校都被看成是解決教育不平等的良方。而擇校的存在也具有其合法性,擇校是法律賦予受教育者的一種權利和自由。法律賦予了每個公民以受教育權,其包含了受教育自由的內涵,而擇校正是受教育者自由意志的體現,其有權選擇想要接受何種教育。所以,自由擇??梢哉f是實現受教育權的具體方式和途徑。 ④另外,現代教育公平理念不再單純強調教育起點、過程和結果的公平,而是提倡注重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應為每個受教者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教育,達到實質的公平,這也恰巧是自由擇校的題中之意??傊?,從法理的角度看,自由擇校是一種合法、公平的權利體現。

(二)義務教育公平擇校的條件性

義務教育擇校本身具有合法性,也體現著教育公平的理念,但真正實現公平擇校也是具有一定條件的。一方面,每個受教育者擇校的機會必須是公平的。公平擇校必須滿足受教育主體的普遍性,對任意一所學校而言,不同受教育者有相同的機會進行選擇,無人可以享受特權,也無人可以被剝奪權利。另一方面,擇校的客體,即各學校,應在教育資源、質量等方面具有相對平等的條件,以滿足不同受教育者最基本的受教育需求。也就是說,義務教育公平擇校必須保障每個受教育者選擇機會的公平,而這種公平也只有在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三、義務教育擇校權利爆炸的潛在危機

義務教育擇校的應然狀態是學生受教育權利的公平實現,但我國義務教育擇校的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首先,因為我國擇?,F象與美國擇?,F象產生的背景不同,美國教育資源相對均衡,擇校制度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而我國的擇校是在教育發展極不均衡,但人們又對優質教育需求極其強烈的情況下自發產生的。在這種矛盾下,我國義務教育擇校權利在行使過程中就出現了權利扭曲、膨脹乃至爆炸的現象,從而潛藏著一系列更為嚴重的危機。

(一)擇校加劇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

擇校從根源上是由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但擇校的實際后果又加劇了這種不平衡,優質的教育資源、優質的生源、大批的資金向重點學校流動。而與此相對比,非重點學校的硬件和師資卻長期得不到發展和提高,從而影響教學質量,也直接影響其生源,形成了所謂的薄弱學校。這也就造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陷入了惡性循環。 ⑤教師的流動也同樣呈現這種傾向性。為了謀求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發展,教師一般都是從普通學校流入重點學校,這種師資的外流相信是眾多普通學校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

(二)擇校加劇義務教育機會不公平

我國義務教育擇校的嚴重性主要表現在“以權擇?!?、“以錢擇?!钡男袨?,使得擇校權利壟斷化。我國只有有權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接受優質教育,而無權無錢者的孩子只能接受較差教育。更嚴重的是其損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強化了社會成員對社會收入差距拉大和一些社會不公現象的不滿情緒,惡化了教育發展環境。 ⑥家長們為了追求優質的教育資源,違背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原則,不惜花費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擇校費以達到目的。這種擇校并不是以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為依據的自由選擇機制,與理想中的公平擇校存在巨大的差距。本應是全社會公民所享有的義務教育權利,卻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了家長之間權利和金錢的競爭??傊?,我國義務教育的現實狀態實在令人堪憂,不是對受教育權的保障和維護,而是變成了少數人的特權,與公平擇校的理想相距甚遠。

四、實現我國義務教育權利公平的期待

(一)價值關照:強化政府責任意識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保證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各級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于我國的擇?,F象,政府行政部門必須有清醒認識和堅決的態度。擇校及擇校費徹底打破了教育的公平性,把義務教育變成了高收費的教育,這本不是義務教育的題中之意。所以,政府必須堅定取消擇校的立場和決心,擇校問題的破解也必須依靠政府的責任和能力。另外,政府必須以公平、正義的理念為工作的指導,在堅決取消一切擇校行為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弱勢學校、弱勢學生的利益,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償才是公平、正義的真正體現,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擇校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另外,政府在處理擇校問題上必須依法辦事,不能為任何人“開綠燈”、“走后門”。在工作中不能“縮手縮腳”,對“校中?!?、擇校費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整頓,維護教育環境的公平、透明??傊?,只有政府明確并強化自身責任,依法執教,才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各種擇校危機。

(二)長效策略:均衡配置教育資源

義務教育擇校出現的危機根源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真正做到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擇校的最終目的是使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到適合其發展的教育,而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也同樣是為這一目的而服務的,所以公平、均衡的配置教育資源才是破解擇校問題的根本出路。各級政府要改變以往的政策傾向,必須將優質教育資源真正向弱勢學校傾斜。一方面,加大對薄弱學校的經費傾斜,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為均衡發展創造基本條件,從而保證義務教育的公平性與公益性。另一方面,均衡配置行政區域內各學校的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從軟件上加強對薄弱學校的支持和建設。為了縮小這種師資上的差距,可以從優質學校中選派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輪崗、掛職、任職等。在這個過程中,對這些教師進行待遇上的補償,最終能使行政區域內的義務教育資源在硬件和軟件上都達到均衡配置。而作為政府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好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所有公辦學校都使用公共財政,只要政府在這一問題上作為,便可以從根本上扭轉以往的資源配置不均情況。所以,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對這一問題有深刻的(下轉100頁)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教育資源公平
公平對抗
怎樣才公平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公平比較
面向數字化教育資源的Flash到HTML5轉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