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思想與中學生健全人格

2015-03-02 03:13于敦孝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健全人格儒家思想人格

于敦孝

(華僑大學附屬中學,福建 泉州 362021)

改革開放以來,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精神文明卻每況愈下。當代推崇的“唯富是舉”的人才觀念使整個社會執著于“物”的追求,而忽視精神的陶冶,于是滾滾紅塵為了權錢而翩翩起舞,中國人人性演變的軌道進入了“貪婪欲望”的膨脹期。而此時的媒體為經濟利益所趨動,不再去指導輿論,而是討好輿論。各種選秀烽煙四起,各種娛樂節目媚態實足,而此時最該“挾泰山以超北?!钡慕逃枷雲s舍本逐末,教育方式舉措不定。樣樣都使得智者慮,仁者憂。當此人競物欲,精神困于現實之時代,受害最深者當屬免疫力最差的中學生。而中學生的道德式微,精神沒落,無疑于污染了民族的血脈,葬送了民族的生機。因此,重建失落的傳統價值和道德行為,是未來50年中國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能否培養出在道德情操和創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擔21世紀的中國的年輕一代,將決定未來中國的命運。

英國教育理論家懷特海認為:“受過教育的人最后展現的成果就是高雅的風格?!彼f的“風格”就是人格?!叭烁袷莻€體在先天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后來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比烁癜▊€人的理想、追求、情趣、人生觀、價值觀等許多方面,其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積極進取、百折不撓的精神是人格的核心。豐子愷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的和諧統一,就是圓滿健全的人格。

培養健全的人格需要學校的教育。然而,目前學校教育出現了很多問題,著名藝術教育家周蔭昌把它歸納為五大癥結:重教輕育,重說輕做,重道輕為,重知輕行,重表達輕表現。這種學校教育令中學生的人格現狀實堪憂慮。他們的日常行為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別人的感受、漠視別人的想法、是非觀念淡薄、對真善美懈怠麻木。這種現狀與“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高素質人才”有相當的距離。針對教育目標與教育現狀之間的巨大差距,重塑中學生的健全人格,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自省與偉大復興的重要課題。

怎樣才能重塑中學生的健全人格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孔子那里去,在儒家思想中尋找種子的力量?!吨芤住分小俺μ琛钡倪M取與反思的統一,以及“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創新思維,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際關系準則;《孟子》中提出的“言近而指遠”、“守約而施博”的說話、做事的最佳標準,以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等,都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精神,重新煥發中學生的生命活力。

用儒家思想重塑中學生的健全人格,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思想基礎——“孝親尊師”。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心理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衡量一個人優劣的最直接的標準。孝就是愛,也就是回過來還報的愛。父母好比兩個好朋友,照顧了你幾十年,如今他們老了,動不了了,你回過來照顧他們,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這里。教師是培養教育我們的恩人。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并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開啟了我們智慧的人生,所以我們要“愛師如親”,對師長永懷感恩。

2.核心思想——“仁”。韓愈曰:“博愛之謂仁”。仁=人+二。意思是兩個人合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仁”的含義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即時時處處把自己放在旁人同等的地位上,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尊重別人的意志和心愿,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絕不強加給別人。這種思想的出發點,就是破除獨生子女一切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自我中心主義。中學生一旦思想中有了“仁”的概念,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當愛心、同情心成為社會的主流,那就意味著孔子開啟的仁者愛人、“生生而和諧”的儒家精神,已經充滿了現代的生機與活力。因此,“仁”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3.立身之本,處世之道——“誠”。誠信,是儒家所推崇的處世原則。自古以來,就有人無信而不立的說法,“一諾千金”、“一言九鼎”早已超越時空地域,成為家喻戶曉的警句格言?!把员匦?,行必果”作為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作為誠信的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讀書、治學與求知的重要法則。中學生只有正視自己的無知,并能“多聞闕疑”,才能從無知走向有知,再由新的無知走向新的有知,如此循環往復,人類社會才會不斷進步,歷史才能不斷前進。

4.培養浩然之氣與英雄性格—形成“少年公約”?!拔疑起B吾浩然之氣”。英雄性格需要從小培養。孟子主張:“人之初,性本善”。這善,表現在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個方面,是仁、義、禮、智的四大開端。這四大開端不會自發地茁壯成長,而需要自覺地加以培養,需要從許多微小的方面慢慢習得。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懊夏溉w”的故事家喻戶曉。那些人際關系和諧的地方人們所共同信仰的道德規范體系被揚尼稱之為“少年公約”。少年公約是在“善端”的基礎上形成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最終聚集成公德。公德也需要“直養而無害”,才能塞于天地之間而成浩然之氣?!昂迫恢畾狻笔请[而不見的精神力量,平時察之無形,在面臨考驗時才會彰顯其至大至剛的英雄性格。

綜上所述,儒家思想之精華——仁、義、禮、智、信,此五常正是治療現今中學生人倫道德衰微,人情疏離,社會沖突的一劑良藥。

儒家學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它體現了二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是中國人思緒方式、行為方式的高度總結,凝聚著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而學校和教師則肩負著對他們啟發理性、開拓見識、教養文化的責任,為了青少年一生的幸福,學校和教師必須狠抓德藝教育,通過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中學生逐漸親近自己的祖先,領會他們的旨趣,把握他們的神髓,從而達到“陶冶品質情操、啟迪思維智慧、提高文化素養?!币虼?,學習儒家經典的過程,不僅是增進知識的過程,不僅是:“把知識消化于生命,轉化為生命具有的德性”的過程,而且具有熏陶氣質、變化性情、提高涵養的意義。

猜你喜歡
健全人格儒家思想人格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之探微
儒家思想與書法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從“三吏”“三別”看儒家思想在杜詩中的滲透
儒家思想與學佛感悟
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