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新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2015-03-02 03:13李文茸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筆者過程語文

李文茸

(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教育科研所,吉林 雙陽 130600)

筆者初中語文教師出身,離開教學崗位近20年的時間了,但作為一名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者,有幸經常被聘為區里各類語文教學大賽的評委,邀請到課堂上觀課、評課,在對基層中小學校課題研究指導過程中,也經常會深入語文課堂,深切感受到我們新時期課堂在教學觀念、教學態度、教學方式方法上的改變。應該說這些改變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推動了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但在觀、評課的過程中,對當今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會有一些困惑與感悟,現將自己粗淺的觀點表達出來,與同行共勉。

一、教師素養比教學技巧更重要

但凡被學校推舉上來在各類大獎賽、大型教學活動中做公開課的老師,應該是他們學校里很優秀的老師。在課堂上,聽課者能充分感受到他們在教學方法設計上、課件制作上、駕馭課堂方面所表現出來的高超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很多公開課課堂效果都是很精彩的。但筆者覺得很多老師的語文課“炫技”的成分太多了一些。老師們因為過分看重語文教學方法上和多媒體課件制作和操作方面的東西,而忽略了語文教學最本真的東西,那就是一位語文教師在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語文的態度,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說這些,筆者并非否定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中小學生,他們的認知心理與認知能力都存在一些缺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但是,作為一名好的語文教師,應該將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為有思想、有內涵的獨特教學風格。曹文軒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有這樣的闡釋:“我認為,方法是分級的。一級方法應該是哲學意義上的方法,是關于如何思維、如何認識存在、如何敘述這個世界的方法,是大法?!蔽矣X得說得很有道理,一個語文素養高的老師就應該是心有大法的老師,心有大法才是為師的最高境界。

一直以來,筆者都有這樣的認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態度,語文能力的高低,與老師的教學技巧沒有太大的關系。一個真正好的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應該是學生走進語文殿堂的引導者。這個引領者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必須真誠地熱愛語文,將語文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和情感之中,并能將這種情感能傾注在自己的教育教學當中去。讓你的學生因為你,才感受到語文世界的精彩,并能使其因為愛上你而愛上語文。所以,筆者覺得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加強專業知識學習,認真鉆研教材教法,認真研究學生,將自己的身心沉靜下來,練“內功”,不要把心思只放在如何活躍課堂上。常言道:“靜水深流”,深水之中,你聽不到流水的聲音,但你能感受到暗流涌動的巨大力量,相對安靜的課堂,也許會更有魅力。

二、做好課堂角色定位,找到課堂最佳平衡點

觀過基層老師的公開課,總有些困惑:現在教學課堂的角色定位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边@讓我們看到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開始變著花樣讓學生活起來,于是在語文課堂上呈現出又是讀又是寫,又是表演又是唱,又是討論又是游戲的景象;更有甚者,有的老師將自然課上的實驗也拿到語文課堂上去做,語文課成了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似乎學校只開一門語文學科足矣。很多時候,課在熱熱鬧鬧中開始,在忙忙碌碌中結束,學生情緒高漲,教師不亦樂乎,聽課者傻子一般在跌宕起伏的教學過程中跟著振奮了一把,可是下課“吧嗒吧嗒”嘴,才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所以我在想,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就一定達到了新課標要求了嗎?就真正突出教學民主了嗎?如果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存在,僅僅以如何讓所有學生都動起來為目的,那么課堂上無論學生怎么活躍,也只是一窩蜂、一團麻、一灘沙,一首無序的爛曲。曹文軒先生還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一個講授者,應該知道講臺是屬于他的,那是他的位置所在,那是他發心靈之聲、發智慧之聲、發啟蒙之聲的地方;也是給每個孩子發聲的機會,將教鞭當成羊鞭,將這群羊趕起來,去山坡、去草地、去水邊,這是一幅現代畫,現代課堂最生動的畫面,但這并不應當是以講課者的失語為代價的。最理想的課堂應該是強強集合,有眾聲喧嘩,也有獨領風騷。要讓孩子們在那一刻領略你的睿智、才華和風采?!?/p>

筆者覺得,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定位不應該簡單地以主導或主體為定位,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導不能弱化自己的師者作用,不能脫離語文學科本身的特性,不能脫離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也不能脫離學生本身的學習需要隨意去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找準導與學的最佳結合點,去平衡自己與學生在課堂中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并非是教與學簡單的關系,更應該是合作的關系,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也要懂得向學生學習,跟著學生一起成長,課堂應該是教學相長。

三、大賽課也應該保留教師的真誠

每次以評委身份參加語文教學大賽和觀摩,都能充分感覺到各所學校的高度重視,很多課指導和錘煉過的痕跡很明顯。課件資料準備得也很充分精致,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情緒也算飽滿,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連接得很順暢,幾乎每個教師的課都是文字教案的口語翻版,很少教師突破教案設計,有新的創新和發展。觀課的過程中,筆者一直希望在課堂上能出現點“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這樣就能感受我們老師帶領學生走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智了。但是真的很遺憾,一些看似完美的課堂似乎缺了一種很可貴的東西,那就是教師的真誠與智慧,這也正是令人感到最不舒服的地方。大賽課與觀摩課作為展示課,它承載的任務固然與我們平時的常規課有所不同,這樣的課很可能凝聚著一個學校集體的智慧,在某種程度反映出一個學校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和獨特性,具有著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所以我們不能從常規課的角度來評價它。但我還是不免有些疑問,假如這樣類型課的教學設計多些自然真實的元素在里面?假如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能夠少些牽強的表演,多些智慧和真誠,教學效果是否會更好一些?

四、如何定義“高效”課堂

當下,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中喊得最響的口號應該是“打造高效課堂教學”。何為高效課堂,查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還是不能對“高效課堂“做出個科學的定義。2013年4月雙陽區組織了一次“小學高效課堂教學”大賽活動,作為該次活動的語文學科大賽評委,觀了16節參賽課,感覺一些講課的老師對高效課堂的定位也不甚準確,主要困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效課堂是不是知識容量大的課堂?16節課里,幾乎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都很大,在有限的40分鐘里,老師教學設計的內容很多,聽說讀寫方面的教學面面俱到,但感覺很多應該重點落實的知識卻都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一掃而過;筆者不知道這樣是否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也弄不明白“高效”是否等于“大容量”。

第二,高效課堂是否追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總感覺現在的中小學教學課堂,過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過分在意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了。在短短的40分鐘內,學生是不停地在動,但是總感覺教師設計的諸多教學活動環節多流于形式,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太注重教學反饋與評價,或者說沒時間評價或反饋,即使評價也都是“你真棒”、“你真有思想”、“你真勇敢”、“你真了不起”之類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甚至是極不負責任的表揚,課堂教學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不甚明了。筆者困惑,高效課堂是否就只是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方式的改革。

第三,高效課堂是否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很多教師課堂上沒有板書設計,寫在黑板上的除了課文標題,幾乎沒有任何文字,教師整個教學過程都依靠多媒體的課件播放和演示來進行教學,甚至板書設計內容,也在多媒體屏幕上打出來。這樣的教學是能夠吸引孩子的眼球,但是過于直觀生動的畫面和音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如果教師的手指只習慣于點擊鼠標來授課,那么她還能在黑板上寫出漂亮規范的中國漢字嗎?如果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是為了弱化甚至取消傳統板書文化而存在,那么對于我們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是喜還是憂呢?

雖不知如何定義高效課堂,但是筆者以為,高效課堂必定是高質量的課堂。如何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收獲了什么,成長了多少?

猜你喜歡
筆者過程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老師,別走……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