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的有效性管理

2015-03-02 03:13侯順啟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顯性隱性效益

侯順啟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山東 濟南 250014)

一、知識的性質、特點和分類

知識是人類的認識成果。知識分顯性和隱性兩種存在形式。

顯性知識是以外顯的人類可識別可理解的圖文符號為介質以某種材料為載體來表達和描述而形成的。其往往體現為某種物理形態,是為顯性知識形態。例如,我們常用的圖書、報刊等。人類知識歷史漫長,顯性知識形態豐富多樣。遠古時期,顯性知識形態呈現為巖洞壁畫,殷商時期呈現為甲骨圖文,春秋戰國時呈現帛書、簡牘圖書,至漢代出現紙質形態隨后出現裝訂成冊的圖書,至現代出現數字化知識,網絡文化知識,將來可能還會出現更高級或者更不同于現代的知識形態。這些知識形態都是歷代人們為了促進知識普及,發展人類文明,提高社會發展水平而不斷探索創造的結果。而今,現代科技使得知識形態有了飛速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是現代知識形態發展趨勢。

隱性知識主要是指存儲于人的大腦中、尚未顯現為任何人類可識別形態(如圖文符號、聲訊符號等)的知識,體現形態為各種人的個體本身。不同歷史時期,由于背景不同,個性差異等,人的隱性知識構架不同、內容不同和水質不同。有的隱性知識出于主、客觀需要往往能轉化為顯性知識從而得以傳播和保存。有的不易于表達為顯性知識進行傳播,但時時表現出其知識魅力和價值,發揮其潛在作用和效益。顯性知識往往都是隱性知識加工外顯的結果。例如,人腦里所存儲的知識可以說是很多,而其轉化為書面形式或報告形式等的顯性知識只是經過大腦系統加工,具備標準語法、邏輯和結構章法的一部分知識,之所以把這部分知識展示出來,說明他是有意傳播(主動或為組織委托)自以為是對別人或組織有比較高價值的知識,或是長期以來自己的研究成果。反過來說,隱性知識不斷地從顯性知識得到補充,二者是相互促進豐富發展的。

人類知識總量是呈幾何級數成長的,尤其是現代社會。隨著時代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創新性知識源源不斷涌現,使知識內容時時不斷得到更新。隨社會需求的變化,一些知識就會出現老化現象,成為不被人們青睞獲取的主要對象;而新興知識成為人們獲取的熱點,尤其是具有創新意義的知識特別受到人們喜愛。

因此,對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和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知識管理有效性

知識管理包括知識加工和知識存儲以及知識傳播和知識應用。知識管理要特別講究有效性。圖書管理機構知識、網絡知識、社會個體知識等都應該加強有效性管理。例如,網絡知識,往往摻雜著很多劣質知識,對人類發展造成危害。其原因就是沒有形成有效監管。又如,個體知識人,如果一味固守老舊知識,不思知識更新,以舊思想、舊知識對待本職工作,勢必影響工作成效,落后于時代發展和要求,成為社會進步絆腳石。知識有效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得有價值的知識得到人們充分汲取和發揮與應用,拋棄危害性知識,促進人類健康向上發展。

(一)顯性知識管理

1.顯性知識加工。顯性知識總是被人類加工為某些形態,是為知識形態。知識形態離不開三個主要因素:知識、表達介質、載體,三者的復合體,即為知識形態。知識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成果,它本是無形無質的,以隱性特征存在于人們大腦之中的。而隨著勞動、知識交流和傳播的客觀需要,存儲在人們大腦中的知識需要表達顯現出來,從而促使人們探索創制知識表達的方法和技術。知識表達方法和技術是隨著人類實踐活動逐漸產生、發展和成熟起來的。語音是知識表達和傳授最原始、使用也是最廣泛最長久的知識表達介質。在文化知識傳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直到錄音技術產生以前,語音介質最大缺點就是所表達的知識的原質原貌不能長期完整保存和傳承,導致大部分知識“隨風而散”,影響到知識的傳播傳承效益。后來人們發明了圖畫和文字,把知識記錄在某種載體上,使知識有了長久保存的可能,于是就出現了各種知識形態。如遠古的巖洞壁畫,殷商時期的甲骨圖文,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帛書、竹簡書,漢以來的各種紙質畫作、圖書?,F代技術促進了知識形態的發展進步,如錄音帶、錄像帶、磁盤、唱盤、數字化圖書、智能手機等等。它們在不同時期都對人類文化知識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都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人們之所以重視知識形態的創制,不斷探索研制先進知識形態,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幫助人類提高知識學習效率和知識保存和傳承效益,增進人們勞動生產工作素質,促進人類發展進步?,F代時期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以及進步完善,知識形態無紙化傾向明顯顯現出來,圖書作為傳統主知識形態的地位受到了強烈沖擊。數字化知識形態有著“風雨欲來風滿樓”、大有取紙質圖書而代之之勢,它與現代閱讀工具如電腦、智能手機等的結合,給人們獲取知識帶來了巨大效益。

2.知識存儲與傳播、應用。知識存儲方式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物理性存儲,一種是數字化虛擬性存儲。兩者以電腦出現時刻為分界線。電腦產生以前,知識主要以非數字化形式存儲在物理屬性載體上。電腦的出現和網絡的普及,使得知識存儲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數字化知識網絡文化知識在存儲和傳播應用效益上有了一個巨大飛躍。

知識傳播包含兩個方面,即縱向的傳與橫向的播。傳是為了讓后來人繼承享用前人知識成果,為開發創新新世界而服務;播,是為了讓現時人們知悉、共享人類知識成果,從而提高人類研究效率和效益以及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減少了大量時空浪費和智力浪費。當今,知識傳播由傳統傳播方式逐漸轉向網絡化。網絡逐漸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網絡傳播相對無時空化,加速了人們獵取知識速度和效益,極大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和人的進化效益。先進的傳播技術和工具以及科學的傳播模式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知識,及時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同時,人們可隨時把個人研究成果和自己所掌握知識放到網上共享,人人都可既為知識的加工者又是知識的享用者,既是知識傳播者又是知識受益者。

(二)隱性知識管理

1.隱性知識加工的特殊性。隱性知識表現出來的形態是“人”,是一種有機的“活”的或叫“動態”的知識形態。其載體為人的肉體,特別是人腦部分,把知識存儲在大腦里。知識來源,一方面來自于實踐活動,一方面來自于自學,一方面來自于系統教育教學活動。隱性知識是源頭活水,并非是死水一潭,它會隨時得到補充,不斷進行除舊更新。隱性知識傳播主要在于“用”,用就是知識的傳播,用就能發揮其知識作用,實現其知識價值。歸納起來其知識價值實現有二個主要途徑,一是向他人傳授知識,一是直接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造福于人類。在用的過程中能夠精妙地變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例如通過演講言談宣傳自己頭腦里儲藏的有關知識;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向他人傳授知識,通過寫文章、出書等方式向世人展示知識成果,通過師徒關系進行言傳身教等等。

2.隱性知識有效性管理。就個人層面,是人的自我管理:(1)要努力提高思想水準,進行思想梳理和改造提升。(2)與時俱進,及時主動有效地獲取新知識,努力提高隱性知識水平,保持知識價值永放光芒。(3)從實際出發,及時準確轉化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發揮知識社會價值。

就社會層面,是人的社會管理:(1)要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本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原則,使各種人才在合理合適崗位上發揮出各自知識價值和創新性效益,形成人才良好的循環和更替機制,使人才系統的運轉始終處于最佳狀態。(2)調動人才積極性,挖掘其隱性知識價值及時轉化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為社會發展盡心盡力。(3)要注意定期培護其隱性知識,把握好人的思想建設、知識培養和實踐能力養成和提高。保持其思想、知識鮮活,促成其機體運行效益最大化。

三、小結

知識總是表現為一定形態,或為顯性,或為隱性。無論對顯性知識還是對隱性知識管理,都要以“有效性”為準則?!叭恕?,是有機的活的知識形態,其存儲于大腦的知識潛力是否充分轉化為效益和價值,要看其是否得到合理透徹的挖掘,決定于人才管理機制是否恰當。

[1]王雪燕.知識管理在圖書館中的應用述略[J].當代圖書館,2006:12.

[2]侯順啟.知識形態的演變對文化知識傳播效益的影響[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4.

[3]張紅太.淺談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7.

猜你喜歡
顯性隱性效益
草粉發酵 喂羊效益高
蓮魚混養 效益提高一倍
輸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顯性肝性腦病發生率并提高其緩解率
論高中語文隱性知識教學策略
冬棚養蝦效益顯著,看技術達人如何手到“錢”來
果園有了“鵝幫工” 一舉多得效益好
顯性激勵與隱性激勵對管理績效的影響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芻議隱性采訪
新聞報道隱性失實的四種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