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嘉庚的博物館實踐與思想——基于鰲園和華僑博物院的研究

2015-04-14 15:56王曉明
關鍵詞:陳嘉庚博物院陳先生

王曉明

(1. 江西理工大學華文教育研究中心,江西 贛州341000; 2.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3)

從18 世紀初至今,中國博物館事業走過了三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其間有風雨也有彩虹?;仡櫄v史,有兩個人值得銘記與感念,一是張謇(1853—1926) ,一是陳嘉庚( 1874—1961) ,他們積極提倡與籌資創建博物館,為中國博物館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張謇于1905 年以個人財力創辦了南通博物院,呂濟民認為這是中國第一家真正的博物館[1]。對于“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的博物館實踐與思想,國內外學界與社會同樣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陳先生出生于同安縣集美社( 今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是卓越的實業家、教育實踐家和社會活動家,作為華僑領袖當之無愧。他認為教育是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盡其所能踐行實業報國、興辦教育的理想[2]。集美學校、廈門大學、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等學校都由他創辦;他還積極關注社會教育,創辦了鰲園和華僑博物院。他的博物館實踐與思想是其整個教育實踐與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教育與文博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筆者試圖通過對鰲園和華僑博物院的簡析以及對陳先生教育文選等文獻的整理來探析他的博物館實踐與思想。

一 陳嘉庚的博物館實踐

( 一) 寓教于游樂的鰲園與弘揚愛國精神的華僑博物院

陳先生滿懷熱情投入到中國博物館的實踐中,鰲園和華僑博物院是其有生之年的夢想結晶,是中國博物館譜系中的杰出代表。鰲園從1951 年到1957 年歷經六年基本建成,占地8511 平方米,按照露天博物館設計,園內石雕群造型精美別致; 其主體包括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墓三部分。在鰲園內流連,可以獲得藝術、文化、教育、歷史、社會等多方面的知識與體驗,這正與陳先生“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的主張相印合?,F今鰲園與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故居、歸來堂等共同構成陳嘉庚紀念景區,并被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陳先生曾說: “真大觀勿嫌小島,有舊植乃展新型”,他的這一觀念在廈門大學、集美學校和華僑博物院中獲得了充分體現。繼鰲園后他在1956年啟動了又一項宏大的博物館工程,這就是于1959 年建成開放的中國首個由華僑集資創辦的博物館——華僑博物院。陳先生將此博物院選址在胡里山—廈門大學—南普陀景區的蜂巢山下,周遭環境幽雅,內有華僑華人、陳嘉庚珍藏文物、自然博物三個主題陳列常年開展,其中第一層是華僑歷史簡介館,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唯一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展館; 第二層是歷史文物陳列館,收藏與展示中國歷史文物和數千年文明風貌;第三層為自然博物陳列館,通過各種標本傳播博物知識,表現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館內展品有歷史文物,如青銅器、陶器、瓷器、古代錢幣、雕刻、字畫等; 也有自然博物標本,如鳥獸魚蟲和礦物標本; 還有華人華僑的專題專項文物; 總共約7000件,大部分都是陳先生親自到北京、上海、天津收集收購的。他還與海外僑團、僑胞積極聯系,向他們征集到2000 多件文物和標本,為華僑博物院的最終建成傾注了大量心血。

陳先生的博物館構想自成體系。在鰲園和華僑博物院建成之后,他又想在北京等地區籌劃華僑博物館,并首先捐款50 萬元。他說: “我建議華僑要表現永存愛國精神,如無其他建設則可先在北京上海廣州三處籌設華僑博物院,并組委員會進行籌備。我認為國內外各省市均有華僑,華僑博物院得以隨地設立。如廣東福建二省華僑最多,將來博物院可發展至數十處”, “北京是首善地區,為愛國歸僑胞集中所在,應當開先引導,我擬首先認捐……以資提倡……希望海內外愛國僑胞共同發動,大力支持,促成盛舉,是所至盼”??梢姲凑贞愊壬脑O想,中國華僑博物館應該是一個以北京為核心、在眾多地區設館的宏大館群體系。然而華僑博物院建成后不久他就病逝了?,F今眾多國民與華僑都懷著對陳老的敬仰之心,在為中國華僑博物館群的建構貢獻著積極的力量,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陳先生的心愿能夠在中國文化復興的大潮中實現。

( 二) 陳嘉庚博物館實踐精神

陳先生在創辦鰲園與華僑博物院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注重調研、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儉節約等諸多可貴精神。在興辦博物館想法初起之際,他就堅持從實際調研出發,探尋什么樣的博物館可以更好地滿足中國當下社會的需求。從1949 年6 月至1950 年2 月,他游歷于祖國大江南北,全面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其中濟南廣智院內的陳列與雕刻主題是健康衛生和文明進步,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陳先生決定在自己的家鄉創辦一座集文藝底蘊、博物知識、自然氣息于一體的具有民族精神和現代風貌的博物館,達到“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的目的,于是在福建集美啟動了鰲園的建設工程。

對于華僑博物院的創辦,陳先生更是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與心血。為了建成理想中的華僑博物院,他在年事已高疾病纏身的狀況下仍然親自到祖國各地博物館考察,他寫信給當時華僑博物院的負責人陳永定說: “我此次往諸名市參觀,有北京、沈陽、大連、旅順、青島、濟南、天津、上海等,對各地博物館有了大概的了解,其名不一,如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資源博物館等等。山東博物館( 限于山東所出文物) ,上海博物館就不限于上海,而各處都有,其他名稱不同,而陳列則同者,可見非一規定者也……我國昔日不重視博物之陳列,故多未有創設。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系光復后始有,天津系法國開創,上海系英國開設,沈陽、大連、旅順系日本人開設……近年各省多已重視博物館?!保?]就是在這樣大量細致的參觀調研、考察分析的基礎上,陳先生對全國博物館發展狀況有了真實全面的了解,也從中收集與學習到了他自己創辦博物館所需要的豐富資料、信息與方法。在向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借鑒經驗和對自身需求客觀分析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華僑博物院的建設方案,又聽取了許多寶貴的完善建議,最終將其博物院的宏偉構想進行了開拓性的實踐。整個博物院的建設,從陳列大樓到陳列廳到陳列廚的設計,都凝聚了陳先生堅持民族風貌的創意和構想。他對細節的關注令人欽佩,比如陳列大樓前的臺階,他認為“大門前的石階應為半月形,石階是大眾參觀博物院必經之地,要雅致美觀,且每階須寬一尺一寸較好上下?!本褪沁@樣細致的精神保障了華僑博物院的品質。對于院內藏品的收集,他曾在信中寫道: “如古墓內之物……今天天津上海均空空如也,獨北京尚些有……選擇十余次,經月余”。他在上海收集文物時的情景被邱方坤記錄下來: “有時候,也到廣東路古玩店觀摩古董,為華僑博物院物色展品,即使在數九寒天,寒風凜冽,他也精神抖擻,下車步行,進出商店,毫不介意”。華僑博物院的許多文物就是這樣被陳先生辛苦細心的收集而來,一位暮年老人對自己和祖國的夢想如此執著,實在令人敬佩。

對于華僑博物院工程的實施,陳先生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他對工作人員說: “要認真負責事事,忠誠勤慎,切不可浪費。在博物院的建設過程中,耄耋之年的陳先生堅持每周都從集美來檢查工作,1958 年患癌癥住院后依然心念博物院,經常來信詢問情況。1959 年,傾注了陳老心血、凝聚了國民與華僑情感的華僑博物院最終建成。86 歲高齡的陳先生滿心激動的親自剪彩和主持座談會,此時老人右眼已經失明。座談會場延續了他簡樸的作風,大廳擺放著數行鋪有白色桌巾的課桌椅( 從廈門大學暫借) ,參會人員每人一小盤點心( 蛋糕、餡餅各兩個) 和茶水。作為實業家和華僑領袖,陳先生將自己的財富慷慨地投入到祖國的教育事業中,對自己的生活則勤儉節約,這正是嘉庚精神的可貴之處。1961 年8 月,陳先生因病與世長辭,嘉庚精神在中華文化史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二 陳嘉庚博物館思想

陳先生的博物館思想在其實踐和《倡辦華僑博物院緣起》、《博物館陳列商榷》、《中外華僑永存愛國世界博物觀》①陳嘉庚. 《中外華僑永存愛國世界博物觀》,未刊稿,存集美學校委員會.等文章中都有所體現,筆者對其概括如下。

( 一) 創辦博物館的動因和原則

陳先生在祖國興辦教育事業的情感基礎是深厚的民族情結和強烈的尋根意識。他的民族情結在華僑博物院陳列大樓的外觀與內部設計上均有所體現。他親自設計的陳列大樓高23 米,具有鮮明濃郁的民族風格與民族風貌。凌空而出的飛檐,層層疊疊的屋蓋,宮殿式屋頂材料為琉璃瓦,墻身為白色花崗石,整體造型古色古香、典雅質樸。對于陳列廳的設計,他將中華民族對于光明的喜愛與博物館內部的照明需求相結合,舍棄了常規建筑中的室內柱,使得整個陳列廳給人大氣開闊、明亮愉悅的感受。設計陳列廚時陳先生說: “祖國歷史文物陳列室陳列的文物,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創造的。陳列櫥應具有民族藝術風格,和文物相襯,古色古香,更好地展現他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也使人們得到美的享受?!被诖岁惲袕N采用了宮體家具的復古造型與風格,與陳列大樓的外觀相互應和,表里如一,既充分體現了陳先生濃厚的家國之情,又很好地喚起了國民與華僑的民族意識。在華僑博物院開幕儀式上他講到了建院的目的: “是為了表達華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深情厚意和作為華僑與國內人民感情聯系的紀念物; 同時有助于普及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和科學研究; 有助于國內人民對華僑、僑居地人民的風土人情的了解; 并促進我國與華僑、僑居國的文化交流?!睆牟┪镌旱暮暧^與細處設計、從其中所容納的藏品類別、從國人與華僑群體對此院的支持與關注來看,陳先生的辦院目的達到了。作為華僑領袖,他將愛國熱情轉化為文化教育實踐,說道: “我認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是人民應盡的責任。我是華僑,很希望僑胞們也來盡一部分責任。因此,我建議華僑設立一所大規模的博物館。館址可設在華僑故鄉出入國的港口,既可給國內人民公共應用,又可給歸國華僑觀覽。兩者皆受其益”。正是基于此種民族責任心和使命感,陳先生毅然創辦起了華僑博物院,將院址選在廈門,使其成為聯絡華人情感的橋梁。他還積極對海外華僑發起倡議說: “這是我們效力祖國建設的極好機會,無論你們已回到國內,或還在海外,應該各盡各人的力量,負起責任來幫助祖國做好這一建設,或把珍奇的陳列品以及有關公私紀念的文物捐獻出來,以豐富本博物院的內容?!睆闹锌梢?,華僑報國成為陳先生的偉大夢想,成為他決定高舉的精神旗幟,這種民族情結、尋根意識,這種大情懷、大氣概讓億萬華夏兒女肅然起敬。

( 二) 創辦博物館的必要性

陳先生在海外經營實業多年,耳濡目染國外文化教育,對其文博體系和機構非常熟悉,同時新加坡作為華人社會為中國文博的發展提供了優秀的參照。教育在陳先生心中始終占有崇高的地位,他在興辦學校教育的同時也關注著社會教育。博物館即在社會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此他認為: “博物館關系社會教育頗巨,數萬人口之小城市,即有設立之必要”。陳先生充分意識到在國內興辦博物館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在《倡辦華僑博物院緣起》這篇文章中,他對國內外的博物館發展現狀進行了對比: “博物館的效用這樣宏大,故社會主義國家非常重視,蘇聯十月革命后,添設很多的博物館。資本主義國家如英美法日等國,以及各國殖民地設立博物館的也不少。我國在解放前只有極少數小型博物館。華僑在國外常見博物館,回到國內卻不多見,對祖國難免發生相形見絀之感。解放后人民政府發展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新設了很多博物館,這是很可喜慰的事?!睆闹锌梢钥闯?,他對祖國博物館建設事業在解放后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從華僑在國內外博物館對比中的“相形見絀之感”以及對人民政府新設的許多博物館感到“很可喜慰”這樣的用語和事實判定來看,陳先生創辦博物館的決定飽含了濃濃的愛國熱情和他作為炎黃子孫的赤子之心。以華僑身份辦館,他首先籌備的就是華僑博物院。作為中國首家以華僑為關鍵詞的博物館,華僑博物院既為整個國家博物館譜系添補了空白,又以自身特色發揮著民眾教育和文化交流的作用。

( 三) 博物館的性質與功能

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事業發展較早,其性質與功能呈現出多元化特點,陳先生對博物館的性質與功能是這樣認識的: “博物館是文化教育機構的一種,與圖書館、學校等同樣重要,而施教的范圍更為廣闊。學校為學生而設,圖書館為知識分子而設。博物館的對象不限于學生或知識分子,一般市民,無論男女老幼,文野雅俗,一入其門都可由直觀獲得必需的常識。這是因為它是用形象來表現內容,不假文字間接傳達,所以一般人民參觀了博物館,見所末見,眼界大大開展; 學校師生參觀了博物館,可由實物而與書本相印證,專門學者參觀了博物館,可接觸書本以外新發現的事物,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彼麑⒉┪镳^的基本功能定位于教育,并特別強調了博物館比圖書館、學校更廣大的受眾群體,將其分為一般人民、學校師生和專門學者三類,他們能夠在博物館中各得所需有所提高。同時他指明了博物館施教的直觀形象性,這是書本教育無法替代的。對于華僑博物院的功能,陳先生認為從服務于科學研究與人民群眾的宗旨出發,華僑博物院既滿足了從專門學者到普通大眾的科研與學習需求,又為華僑與祖國的聯系互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 四) 博物館的藏品與陳列

對于博物館的藏品與陳列,國內外通行的慣例是歷史文物,在此之外,增加當地特色物產與現代科普主題成為南洋與其它國外博物館的發展趨勢。陳先生敏銳地看到了中外博物館在這方面的差異,他說: “南洋各地多設博物館,陳列該地出產物品,如動物,植物,礦物及海產標本”, “旅順市有著名博物館,為日寇時代創立,除些地方物產外,大部份則為大小佛像,婦女纏足小鞋,滿清衣冠,實含有侮辱我國之意圖。其他如千百年前之尸體,及古墓中之銅鐵石磁廢具,只供考古者玩玩而已,若現代之有益衛生及智識者,則付闕如。沈陽市新創之博物館,大部分亦陳列前代古物,多系墓中取出之鐵銅磁石所造之人物用具,及前人山水字書; 本地物產,為數無多”。為了說清區別,他列舉了旅順和沈陽博物館之藏品與陳列的不足,他所倡導的是兼具歷史底蘊與時代氣息的博物館,是展現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博物館,是可以普及知識、增長智力的現代博物館。他認為: “然單陳列地方產物,乃系前時體例?,F代化之設備,則不僅此……其他足以啟發現代智識者尚多,倘能參加陳列,裨益人民,良非淺鮮?!蔽鞣秸c社會高度重視對民眾智力的培養與提升,其科技因此發展迅速。陳先生很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在這方面的差距,所以他在博物館的藏品與陳列上強調對民眾智性的開發。特別的,對于華僑博物院的藏品與陳列,他論述到: “博物院與博物館規模大小各別,性質亦有不同,通常博物館所收的文物多有地方性,譬如中國博物館以陳列中國文物為原則,莫斯科市有博物館百余所,所陳列的都是蘇聯物品。至于華僑博物院應是國際性的機構,不受地區限制,與國內博物館亦無抵觸。世界各國凡華僑涉足所及其物產風景、民俗風尚、社會文獻等有關材料均得兼收并蓄,以供眾覽。外以明瞭黨情,由此開通民智,不但為國內一般人民所需要,即時對國外華僑也有周覽參改的價值”[4]。由此可見,華僑博物院的特色在于不受地域限制,在國內的博物館群中具有獨立性,其藏品與陳列具有寬廣的理論空間,只要與華僑相關的有價值的物品、文獻等等均可以包括在內,這就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國內民眾與國外華僑的多重需求,同時也使得博物館自身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五) 對華僑博物院的命名與規劃

華僑博物院的創辦是陳先生實業報國、興辦教育的夢想之一,對于此院的命名,他解釋說: “至于名稱,我擬為華僑博物院。因為它是華僑設立的,故應以華僑為名,不冠以廈門地名,以區別于地方設立的性質。因為一是華僑熱愛祖國文物不限于一地; 二是配合教學研究的機構,原是全國性的; 三是它負有介紹南洋的責任,必須陳列很多南洋文物,以供國內人民了解南洋情況,故其內容不但是全國性,而且是世界性的; 四是華僑是全國各地都有,不限于廈門一隅; 這些都是命名采取全國性的理由。至于不稱館而稱院,則是因為它的組織較大,是合幾個博物館而構成的。故以博物院為總稱,以區別于內部的分館?!标愊壬鷱膭撧k者的身份與居住地、教學研究的通行性、陳列內容的世界性這幾方面對博物院冠以華僑之名進行了分析,并從組織規模上對院與館做出了級次之分。他對華僑博物院的規劃藍圖是很宏偉的: “華僑博物院內部機構,暫擬為四館: 第一是人類( 歷史) 博物館,陳列古代歷史文物和現代民族標本等; 第二是自然博物館,陳列動物、植物、地質、生理衛生等標本; 第三是華僑和南洋博物館,陳列南洋各國歷史、地理、經濟、政治以及華僑情況等文物、模型、圖表; 第四是工農業博物館,陳列祖國革命及新建設的實物、模型、圖表等。其他博物館得依需要及條件許可,以次增設?!边@四個館涉及到歷史、文化、自然、外交、工農業等多個領域,其總體內容可以說是一部以華僑為主題特色的百科全書,其所要投入的精力與財力也是巨大的。陳先生首先捐獻了10 萬元用于館舍建設,并將自己所收藏的文物及動植物標本捐獻出來,又不辭辛勞地奔波于各地收集藏品,在眾多有識之士的支持下,終于建成其中一個館。遺憾的是,華僑博物院還沒有完全建成,陳先生就與世長辭了。他為后輩留下了一個偉大的未完成工程,有待于來者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將這一高尚的民族夢想實現。

筆者認為,陳先生以鰲園和華僑博物院為代表的博物館實踐,其重要意義在于寓教于樂、聯絡感情、凝聚人心。華僑博物院是共和國首家民辦博物館,他也因之成為這一領域的探路者。從創辦至今,鰲園與華僑博物院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既對大眾普及了知識,又為學者提供了研究材料; 既啟迪了智性,又陶冶了情操; 既為國民了解華僑文化生活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材料,又為華僑心系祖國提供了表達渠道; 既作為文化交流平臺在國際享有聲譽,也作為愛國教育基地在國內受到推崇。在當前和平與發展的大環境下,如何繼承和發揚陳嘉庚先生的大情懷、大精神,把海內外華人華僑緊密地團結起來,為其尋根意識和望鄉情結提供更多更好的表達途徑,為天下華人華僑共同精神家園的建構搭建堅實穩固的平臺,已經成為當下民族文化復興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課題,這也使得華僑類博物館的建設具有獨特的文化與社會價值以及廣闊光明的發展前景。陳嘉庚精神必將持久照亮華人華僑在心系祖國大道上的前進步伐。

( 謹以此文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40 周年)

[1]呂濟民. 中國博物館史論[M].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2004: 75 -76.

[2]陳嘉庚. 陳嘉庚教育文選[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3]劉曉斌. 陳嘉庚的博物館思想[J]. 中國博物館,2014 (1) : 102 -106.

[4]呂濟民. 陳嘉庚對新中國博物館事業的巨大貢獻——紀念陳嘉庚先生誕辰120 周年[J]. 中國博物館,1995 (1) : 2 -5.

猜你喜歡
陳嘉庚博物院陳先生
博物院尋兔記
永遠的懷念
陳嘉庚選采辦
陳嘉庚選采辦
陳嘉庚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參觀河南博物院
與時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創新使命
老板不知銀行新規 被工人騙萬元
逃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