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反饋角度探索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2015-05-28 07:08陳波張玉青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反饋聽力教學聽力

陳波 張玉青

摘 要:聽力作為英語教學很重要的一環,長期以來卻沒有的到應有的重視,進而導致了學生聽力水平低下。在本文中,作者從反饋的角度對傳統的聽力課堂進行了新的解讀。最終的出結論:聽力課程就是將學生從被動聽轉化為主動聽這一過程。

關鍵詞:聽力;聽力教學;反饋

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目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呈現出了可喜的變化,比如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明顯提高。但與此同時,聽力方面的進步則顯得相當滯后。因而,在本文中,作者嘗試從反饋的角度對目前的聽力教學進行探索。

一、反饋教學

反饋教學是以信息反饋為主線,把自主研討貫徹失蹤。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法,使得課堂信息由單向傳遞轉為多向傳遞。[1]

人類與動物的一大區別在于:動物可以通過灌輸的形式學會一種技能,但只有人類可以在學會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探索,最終取得質的飛躍,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進步”。在這種過程中,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需要調動起人的積極性。

具體到聽力教學來說,讓學生聽懂一段材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調動起學生對英語聽力的熱情,讓學生從被動的聽轉為主動積極的尋找材料進行訓練。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對于任何一門語言來說,其存在的價值首先在于表達。當然如果連對方的話都沒法聽懂,又何談表達。由此可見,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目前的高校非英語專業的教學中,每周僅安排2課時(約90分鐘)。如果單純利用這點時間進行聽力水平的提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有鑒于此,我們首先應該轉變一個觀念,那就是高校英語聽力課程設置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聽力材料練習,而是通過合理的反饋,培養起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自信、增進對英語聽力的興趣。

三、反饋的形式

1.與教材的反饋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講義等。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練習冊、活動冊、故事書等等。[2]對于聽力而言,教材就是學生上課所需要聽取的材料。

如果材料內容空洞無味、脫離現實生活,學生在聽取材料的過程中肯定是無精打采,更不用提任何反饋了,所以聽力反饋的獲得首先取決于聽力材料的品質。經過對我校本科一年級學生(約3000人)的調查問卷,作者發現目前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包括:美劇、英劇、歌曲、流行小說、日常生活對話。所以,如果希望學生能過有任何反饋的話,必須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聽力材料的選取。

除此之外,問題的設定也應當舍棄單一的單選形式,而需采用更為開放的問題。如果完成單選,學生需要做的僅僅是聽一部分而已,根本沒法引起學生的共鳴,無法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水平;與之相比,開放性問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其解答過程則需要對整個材料的理解基礎之上,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2.師生之間的課堂反饋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和監控者,可以起到反饋性指導的作用”。[3]在聽力教學中,教師需要做的首先具體的聽力技巧的傳授。聽力的過程并不一定需要將材料中的每一個單詞都聽清。正如進行漢語對話時,我們并不一定聽清楚就可以了解大意。英語聽力也是相同的道理。在聽力練習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Key Words、語音語調、連讀吞音等的聽說練習。當然,具體的講授過程最好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對話表演的形式進行。

除此之外,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數字和人物名字是需要專項訓練的,畢竟這些對對話或者文章都是很重要的方面。這些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提點的。當然,為了能夠獲得更得的學生反饋,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學生彼此之間的互相聽說,這樣甚至可以順便增進學生的口語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反饋就是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情況,具體來說就是對材料設置問題的回答情況;教師的反饋則指學生理解狀況的點評。在教師反饋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自尊心進行考慮,盡量避免用生硬的“yes or wrong”完結這一環節。教師的反饋要側重于引導,一步一步的讓學生了解聽力的過程,能夠對聽力材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把握。

3.與測試的反饋

如果說日常的聽力課程是師生之間一系列小的反饋,那么測試則是這種反饋最終的體現。通過測試,學生可以了解自己聽力所取得的進展以及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訓練,使自己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則可以通過測試的最終結果對學生的獲知能力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接下來的教學活動進行進一步的修改,使課堂活動更好的服務學生。

測試內容不僅僅應當涵蓋傳統的單選,更需要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的思考。對于測試的結果則應當以建議取代ABCD的等級,當然對于成績特別突出以及取得重大進步的同學,則可以適當的進行課堂表揚,畢竟這樣的激勵也可以算作一種反饋,既是對受表揚對象自己的鼓勵和贊許,也是對未收到獎勵者的一種激勵。

語言的教學應當涵蓋聽說讀寫四方面,這幾個方面互相依托。在這四個環節中,聽力的作用至關重要,一方面通過“聽”獲取信息,完成“說”這一過程的信息儲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將自己的語音語調與說話者的進行比對,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口語水準。

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從反饋的角度對聽力的本質、過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的全新的解讀。聽力是一個動態平衡的前進過程,聽力課程是學生對教材的反饋、教師對學生理解情況的反饋以及學生對教師建議的進一步反饋三者的統一。單純強調教師反饋或者學生的反饋都是不完整也不可能取得好的課堂效果。換言之,良好的聽力課堂環境需要良好的聽力材料選取、積極主動的學生以及認真負責的教師。

項目名稱:本文系天津市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校級項目研究成果之一,項目名稱:基于二語習得的教師反饋話語研究 編號:SK11-15

參考文獻:

[1] 王智華.大學英語聽力反饋式教學探討[J].教育學術月刊.2008(10)

[2] “教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測試.2015.04

[3] 卡羅爾.語言心理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反饋聽力教學聽力
Units 1—2 聽力練習
Units 3—4 聽力練習
Units 5—6 聽力練習
Units 7—8 聽力練習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對“未來教室”的初步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