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水西彝族文化的調研報告

2015-05-28 07:08雷洋劉帆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彝族文化

雷洋 劉帆

水西彝族在長達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實踐中創作了優秀燦爛的文化,其中大方縣為水西彝族政權的行政中心(慕俄格),保留了較為原始的彝族民俗風貌和彝漢文化交流互動的痕跡,故筆者通過對大方現存的彝文古籍、古物遺跡和民風習俗的采訪調查,了解水西彝族文化的發展現狀,并探尋水西彝族文化的發展簡史及與漢文化交流融合的過程。

一、背景概況

彝族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水西則是獨具民族特色彝族地方政權,從公元一世紀羅甸王國的建立到17世紀宣慰使的加封,水西在黔西北歷史上存在了一千七百多年,水西彝族先民為黔西北高原的開發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并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了優秀燦爛的水西文化。明朝水西在奢香夫人統治時期是水西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從明朝改土歸流到清朝吳三桂對水西地區的控制,水西彝族文化在奢香夫人等人的積極引導下和漢文化交流互動、碰撞融合。一方面,水西彝族文化逐漸脫離半封閉狀態,與漢文化經很長時間碰撞融合,促進水西彝族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水西彝族文化獨特的個性也受影響,尤其是在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水西彝族文化正潛移默化的演變,逐漸趨同于當下各種文化,具有同質化傾向。然而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靈魂不應被拋棄,在現今文化圈層中更不應摒棄水西彝族文化的個性和特質,當下國家也正倡導文化大繁榮和增強文化自信,當地政府對發展水西彝族文化高度重視?;诖?,本課題組才對古水西彝族聚居區進行調研,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水西彝族文化與漢文化的碰撞和交織進行思考和分析,大致掌握水西彝族近千年的發展歷程并深究其與漢文化交融的過程和影響,當然先得了解水西彝族的生活習俗、文字服飾、民風飲食等方面的原貌,目的是保存并發展其文化精髓。

二、調研的基本情況

1、對水西彝族基本民俗風貌的調查

本組成員通過走訪彝族聚居區,對當地彝族人進行咨詢采訪,基本掌握水西彝族的一些民俗風貌,具體情況如下:

水西地區的物產資源,水西故地物產豐富,最著名的有水西馬、大方漆器和水西彝族咂酒三樣,號稱“水西三絕”。在烏蒙山區歷史上有兩種有名的馬,水西馬是作為戰馬,另有用于后勤運輸的烏蒙馬。水西馬高大健碩,速度力量俱佳,因而廣泛用于戰爭。明初,最出名的一匹水西馬為飛躍峰,水西將之進貢給明帝朱元璋了,有詩云:電掣云騰云不還,霧煙空鎖養龍山;一從飛躍登天廄,寂寞人間十二閑。元朝時,水西作為全國十四大牧馬場之一為元政府提供了許多優良的騎兵馬。水西馬和彝家的血性融合在一起,象征著水西彝人不畏艱險、勇武強悍的精神。只是因后來的吳三桂叛亂和改土歸流,水西馬逐漸在動蕩的局勢中消逝了。此外,大方漆器亦是水西物產的一絕,是貴州富有彝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明清時期常被作為貢品進貢皇帝。大方漆器的生產始于明洪武年間,實與彝漢文化頻繁的交流有關,就風格特點來說,有許多漢文化的氣息,是該時期彝漢文化交流互動的又一例證。水西咂酒是水西彝家古老而獨特酒俗文化現象,咂酒質純甘美而方便適用,即可用于宴會助興又可在勞動中飲用解乏,可謂雅俗皆適。咂酒表現出水西彝人崇尚禮儀、熱誠好客、淳厚善良的民族性格。

民族服飾方面,彝族服飾由于支系和地域不同而有些差異,大方、黔西一帶,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也有個別地區穿小褲腳長褲,頭部正中蓄留小撮長發,右方留一鉗形結。婦女則較多保留民族特色,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區有穿長裙的習慣。彝族的服飾特點反映了彝人的一些特點,比如他們對于自然的理解和崇敬,無不表現出以黑為尊和崇尚武力的民族性格。

從婚嫁習俗上看,解放前水西彝族的婚姻主要是同族內婚、家支內婚,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無自由戀愛之說,并且在定親過程中有著濃厚的宿命色彩,這點同漢學的命理、相學一樣,通過卜卦問兇吉,其中有著嚴格的鬼神禁忌。至于子嗣觀念,怕要甚于漢人。古彝有著嚴格的父子聯名制,血脈延續的觀念深入人心?,F今水西彝的婚俗已向現代趨同,都是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子嗣觀念也淡薄許多。一是由于主流文化的影響,彝族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主動轉變;二是國家婚姻法的強制推行所致。無論怎樣,放棄傳統落后的婚嫁舊俗都是利大于弊的,也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素質。

宗教與節日方面,水西彝族同樣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兼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民族節日以火把節作為代表,各地基本都定于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鸢压澇浞煮w現了彝族人民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同時保留著彝族起源的古老信息?;鸢压澮妥迦嗣裢髅褡宓慕涣魍鶃砗兔褡鍒F結,至今仍很盛行。

2、對水西彝族遺址、遺跡的調查

奢香博物館和奢香墓

奢香博物館,在大方縣城北0.5公里處奢香陵園內的東南角,坐東向西,是西南地區第一個以民族歷史人物為名的博物館。

奢香博物館集中展示了古代水西地區(以大方縣為中心)彝族歷史文化的輝煌。彝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在蜀漢時,其先祖妥阿哲受封為羅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奢香夫人攝貴州宣慰使,執政水西時,開辟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水西彝族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創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燦爛文化。其館內有6個陳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彝族社會傳統文化、藝術、異俗等物品尤其以彝文古籍和金石文物,集中反映了彝族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基本文化從博物館中可以考見。

該館是一座具有彝族傳統建筑藝術特色,形式別具一格的仿古建筑。全部建筑,依東高西低迤邐跌宕的地勢而賦形營建,分三級建成壘砌白石堡坎的平臺,次第而上修建門廳、中堂、后樓和兩廂廊房。每級梯次上的房屋均是白石堡坎,青磚墻面,青瓦屋頂,紅漆廊柱、雕花門窗、牛腳斗拱;歇山式的屋脊呈火焰升騰之形,兩端旬挑現蛟龍翹首之狀;坎肩式排列的半門半窗配有精美的木雕,窗上雕刻的鹿、鶴、雁等圖案,刀法流暢,古樸勁健,形態逼真,氣韻生動總體來看,前面門廳外觀,似虎睛圓睜,雄視遠眺之象,大門上是彝漢文合璧,流金溢彩的“奢香博物館”匾額顯于正中。門前有拾級而上的半月石階,中堂高過門廳有護欄和石階,與門廳、兩廂廊房,構成回郎四合雙層庭院;殿后的重檐樓閣,高屋建瓴,如神龍回首之形。整個布局結構緊湊,樓臺重疊,仿佛壁立,嵯峨雄渾,氣象奇偉觀賞奢香博物館的建筑藝術,能使人體驗到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縱觀臥虎與藏龍的意境。在奢香博物館正門石階下面的草坪上,屹立著奢香夫人銅像。這尊栩栩如生、氣宇軒昂的雕塑,再現了這位600年前身居邊陲卻胸懷遠大的彝族女政治家的英姿風采。

奢香夫人是我國歷史上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巾幗英雄,也是水西歷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逝世600年來,其墓葬是幾經滄桑、數度變遷。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吳三桂率兵“剿水西”時,奢香墓毀于兵禍。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襲職,開通九驛,“勛垂竹帛,在國為功臣;守勵冰霜,于家為節婦”為由,稟文大定府請予修葺“順德夫人祠墓”。

后由大定知府王緒昆、黔西知州吳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將墓修復為圍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標于墓側臥路旁。建國以來,由于未加管理,奢香墓又瀕于毀廢。1960年,人民政府貫徹發展政策對奢香的歷史功績認真作出評價和肯定,對奢香墓進行了初步維修,并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縣各級政府撥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經國務院批準,奢香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規模和結構上基本恢復了原貌。

奢香墓建構布局,氣勢恢宏,肅穆莊重,巋然巨制,環圍墓表的板柱、瓦筒、瓦當和護欄、華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細,刀法古樸,造型生動,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態各異的生龍活虎之象,鮮明地體現了彝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如水西彝人崇龍尚虎的圖騰崇拜,就是其先民的精神文化象征。奢香墓也反映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紐帶,水西連華夏,一脈本相承。因此,奢香墓作為民族團結、彝漢相融的歷史見證,弘揚傳統,激勵后人的煌煌勝跡,不僅是促進民族團結,進啎愛國方義和歷史叭物主義教育生動的教科書,而且了是國內外人士到黔西北旅游觀光、訪古覽勝、參觀瞻仰的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

宣慰府和九層衙

貴州宣慰府位于大方縣,距城中約有2.5公里,始建于蜀漢政權建立之時,時稱羅甸王府,明代時方稱宣慰府,是奢香夫人執政之所。宣慰府遺址上原有六重宮殿,之上另加一級形成七層宮殿式的官府建筑,表現了彝族以三、六、九倍數為吉祥的觀念。九層衙遺址則在城東約8公里處,據《大定府志》載,因有階石九層尚存,故以此名。宣慰府和九層衙在建筑理念上傳承了彝族文化思想,建筑風格隱含有彝族古代文化特色,同時又有明顯的水西彝族文化建筑特點,比如“龍騰虎躍”的花紋圖,反映水西彝族崇龍尚虎、所有圖案圖形集中體現水西“龍虎文化”的特點。

另外,遺跡遺址還有龍場九驛、水西十橋作為代表?!褒垐鼍朋A、水西十橋”是交通方面的總概括,其實就是“龍場九驛、十八站、水西十橋、千歲衢”,是水西奢香夫人執政時期與中原明朝修好,改善交通密切往來的見證。其中《成化鐘銘》《水西大渡河建橋碑記》《千歲衢碑記》等石刻都有彝漢雙語并刻,是彝漢文化交流的典例。交通的改善不僅使文化交流互動頻繁,客觀上也給明代的水西地區帶來經濟的大發展。

三、結論及分析思考

經過實地考察的調研活動,初步了解了水西彝族的基本文化風貌,在對水西彝族遺址及古建筑的調查中,水西彝族文化和漢文化相互交流、互動影響的主線也漸漸明晰。

水西彝族文化源遠流長,是一種有區別與其他文化的獨具特色的彝族地域文化。物質文化上以水西馬、大方漆器、和咂酒最為著名;而奢香博物館、宣慰府、九層衙和一系列交通方面的建筑則集中代表了彝漢文化交流互動的情況??梢钥闯鏊魑幕且砸妥逦幕癁橹黧w,以彝漢文化交流為主線不斷發展而來,其中愛國統一、自強進取是水西文化的精髓,這點從水西的民俗風貌、歷史傳統是也得到體現。

掌握水西文化的特質和民族特性,即是為了保護、傳承并發展水西文化的目標,而提升水西地區的文化軟實力,助力于地區經濟發展將是一個現實問題。由于小組成員水平有限,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請各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彝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從“達體舞”淺談彝族舞蹈時代發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藝術教育中的傳承
彝族傳統服飾與現代創新設計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誰遠誰近?
十只金雞(彝族民間故事)
傳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