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科學生暑假探究性作業設計策略研究

2015-05-30 10:48史兵松
新課程教學 2015年7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探究評價

史兵松

高一學年的期末,多數學校進行了文理分科,文理科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要求有了很大差異.理科生只需要掌握相關地理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通過學業水平考試,而文科學生除了需要掌握“雙基”以外,還需要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包括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找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對此,我們應尊重學生興趣和水平差異,改進傳統紙質的暑假作業.根據校情和當地區域特色,利用暑假組織即將步入高二的文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出校園,拓展視野,帶著地理問題到社會和大自然中去探索,不僅親近了自然、體驗了社會還豐富了地理素養,增加對書本地理知識更深層次理解.創造性地開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現結合自身實踐,談談高中文科學生暑期探究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全員參與,全程指導

探究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和熱情,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意不能以學科成績落后等理由,限制學生參與探究活動,不能僅僅讓少數“尖子生”唱獨角戲,其他大多數學生當配角、甚至當觀眾,要讓全體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動起來,在探究活動中提升自我,展示自我.學生是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是開展探究活動的指導者、評價工作的組織者.教師要精心策劃探究活動的全過程,加強探究活動的培訓工作;要爭取家長和社會在相關方面的關心、支持和參與,確保學生活動中的安全;要科學開發校外地理課程資源,為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研究方法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幫助學生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或創設必要條件,或幫助調整探究計劃;還應指導學生寫好探究活動記錄,及時記載探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

二、團隊組建,分工合作

探究活動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探究.假期走出校園開展活動,需要進行調研、參觀、采訪,更出于安全考慮,需要有志同道合的同伴相助,所以探究活動小組建設至關重要.團隊的建設,包括成員組成、任務分配、組長選定等.一般在老師提出地理活動主題后(也可以由學生自主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同學自愿組成活動小組.本著“民主自愿”的原則,推選認真負責、善于溝通、主動擔當的同學為組長.組長主持探究活動,根據小組成員的興趣、特長和要求,對探究任務進行分工,小組成員各展所長,協作互補.組長還要組織組員共同討論確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包括:活動探究的目的和意義、活動探究的內容、研究的方法、預期成果呈現形式及其他有關內容等.小組成員共同制定活動計劃表(如下):

組長 成員 指導老教師

活動主題

探究背景

整體思路

與安排

活動計劃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活動形式 主要承擔者

任務分工

預期成果

三、依據課標,確定主題

以探究活動的形式替代傳統的假期地理作業,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探究主題教師可以圍繞《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依據校情學情,科學確立.力求活動主題豐富,形式多元.現以我校高二暑假地理探究活動為例,設計如下主題(供參考):

案例一:探析寧國歷史上移民狀況.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中的“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和課程標準活動建議中的“運用本地人口資料,繪制圖表,探究本地人口的發展模式和人口遷移的特點.”建議分組調查,各成員采訪周圍人的祖籍地,查看地方志,弄清移民時間,分析移民原因,寫成調查報告.

案例二:目前我國已邁入老齡化社會,養老、社會保障等社會問題凸顯,人口紅利漸失,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需要調整嗎?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中的“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建議通過搜集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討論:你贊成或是反對?對你的觀點給予說明.活動可以選擇辯論會的形式開展,全程錄像.

案例三:1997年6月18日,重慶——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正式掛牌.2011年8月22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安徽地級巢湖市被撤銷,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分別劃歸合肥、蕪湖和馬鞍山管轄.分析討論:這一設一撤意義何在?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中的“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建議查閱地圖和資料,了解國情和省情、市情,結合所學知識撰寫地理小論文.

案例四:寧國市家庭農場(或寧國市南極鄉山核桃)未來發展前景研究,本主題對應課標活動建議中的“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本地農業地域類型,并分析其形成條件.”建議實地調研,查閱資料,采訪專家,結合所學知識撰寫可行性報告.

案例五:為寧國打造“耐磨材料之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活動建議中的“聯系本地實際,討論某一工業企業的布局特點,以及該工業企業的原料供應和市場聯系.”建議實地調研,采訪企業家,咨詢政府領導和專家,結合所學知識撰寫可行性報告.

案例六:從交通條件方面分析河瀝溪小溪口興衰的原因.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中的“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可查閱網絡、寧國市志、實地走訪,完成海報、調查報告或地理小論文.

案例七:關注城市垃圾.本主題對應課程標準中的“認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個人應具備的態度和責任.”和課程標準活動建議中的“聯系本地實際,撰寫一篇有關環境治理或生態保護的小論文,并展示交流.”建議采取問卷調查、實地考察,制作宣傳單、海報,撰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四、成果呈現,激勵評價

探究活動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探究過程中素材的收集,如集體活動時照片、錄像資料等,對所獲資料建立專門文檔;鼓勵學生通過QQ、微信等方式交流,寫過程體驗日志.活動結束后,學生按分工要求,將自己或小組體驗和實踐的收獲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調研報告、研究性學習小論文、拍成錄像、做成PPT,還可以通過開辯論會、研討會、交流會,搞展覽、出墻報、編刊物、制作網頁、編排節目等方式進行表達.將研究成果整理后在全班交流或在學校櫥窗、校園網站展示,鼓勵最優秀的作品在更大范圍交流或發表.

活動評價要強調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強調評價的激勵作用.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評價與組內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在評價中,要關注學生探索成果的質量,如它的科學性、可行性、新穎性,更要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包括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等;教師要重視學生能否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要重視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教師要肯定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性活動,開展人際交往,獲得的情感體驗,更要肯定學生身上所蘊藏的潛能,所表現出的閃光點.通過活動評語,鼓勵學生的每一個想象、創造和實踐,使學生找到積極的參照點,進一步調適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探索和動手的實踐水平.

高中地理假期作業設計研究,是一件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蘇霍姆林斯基說:“確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為目的的那種作業性質,提出為此目的服務的獨立作業的課題,是具有高度教學藝術的事情.”學生的培養,我們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正視他們的差異,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開辟地理第二課堂,展開探究活動.這樣才能促進地理課程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探究評價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