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課堂深入研究對策

2015-05-30 19:21張玉艷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小組討論物體教材

張玉艷

一、生態課堂理念基本普及

盡管很多教師沒有參加任何生態課堂研究團隊,但是針對這一區域研究主題,他們緊跟研究步伐,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課堂上出現很多生態現象。

二、學科團隊研究初見成效

參與實踐的教師正在把理論不斷內化,課堂教學也在向生態方向邁進。比如課堂評價不只是注重鼓勵和鞭策,更關注評價是否恰當、是否能引領其他學生思考;小組討論不再浮于表面熱鬧,教師更關注小組個體參與和思考情況;師生關系進一步融洽,課堂更加輕松和諧。

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

1. 大膽讓學生提問。我聽到的158節數學課有90%都是課上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按照設計好的環節進行,學生跟著教師思路走,沒有疑問,教師也沒有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長期這樣,學生就不愛思考也不會提問了?,F在有幾位參與研究的教師一直在引導學生如何提出問題,所以學生的提問基本是一針見血。我聽到一節課,內容是北師版三年級上第一單元“混合運算”中P5“買文具”(除加、除減混合運算)。教師讓學生觀看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獨立列式并獨立計算,之后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后匯報,一個學生板書4+(18÷3)=4+6。這時教師說:對于這位同學的計算方法,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紛紛舉手。一個學生問6是怎么得來的?另一個問算式4+18÷3,為什么先計算18÷3,而不先算4+18?學生提出了多個問題,通過學生間的提問和對話,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提出和解決了。這位教師讓學生提問的做法就是生態的,這種學習才是真實、有效的。

2. 大膽讓學生質疑。質疑是創新的起點,很高興在聽到的幾節課上見到了學生的質疑。在聽北師版四年級上第二單元“線與角”中P16“線的認識”時,教師問生活中有哪些線段的實例?學生舉出很多例子,這時教師利用投影出示很多線段實例,其中有斑馬線,一位學生立刻舉手說:“老師斑馬線是長方形不是線段?!边@位學生敢質疑教師很有膽量,而且通過全體學生課上的很多爭論和表現可以看出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在鼓勵和培養學生思考和質疑,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現在他的學生很會思考,在這些學生身上看到了生態課堂教學研究的成果,更看到了讓學生質疑的重要性。

3. 加強對教材的解讀。教師對教材和課標把握準確、思路清晰,才能結合自己對生態課堂教學的理解去實踐,才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我聽到這樣一節課,內容是北師版三年級上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中P13 “看一看”(觀察一個物體最多看到三個面和相對位置觀察一個物體)。上課了,教師手中拿著一個盒子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是長方體。教師把盒子放到了講桌上說“現在看這個盒子,把你看到的畫出來”。學生表現出困惑,開始東張西望。12分鐘后有畫長方體的;有畫幾個長方形組合圖形的,多數學生什么也沒畫出來。通過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當時的糾結,一方面他們想這個問題太難了,怎么辦???另一方面在想有人聽課,他們要好好表現,能畫出老師滿意的答案,為班級為老師爭光??!

教師教學用書中給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能根據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2)在實物觀察、空間想象和推理等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物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積累觀察物體的活動經驗。(3)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4)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樂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目標中不要求學生畫,而且本學段學生也很難畫出自己看到的立體圖形,這位教師這個教學環節明顯脫離了本節課教學目標,如此解讀教材還怎么去深入研究生態課堂教學呢?北師版數學(第四版)教師教學用書詳細解讀了每個教學環節中該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做等,為教師解讀教材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教師也只有提高解讀教材能力,才能有效進行生態課堂研究。

猜你喜歡
小組討論物體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
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
厘清小組討論的兩種取向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如何提升初中社會課小組討論的有效性
語文學習小組討論的糾偏與回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