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理念下探究中學英語教學的改革

2015-05-30 19:04劉艷霞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教學情境多媒體

劉艷霞

【摘 要】中學英語教學藝術問題是新課改理念下的關鍵性研究課題之一。教師唯有創新教學藝術,真正領悟新課改真正內涵并適度滲透,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全面提升其創新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教學情境;創新;英語素質教學;多媒體;英語教學藝術

中學英語新課改要求將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使兩者相輔相成,極為重要。教師應創新教學藝術,通過生活化的學習,靈活有效地組織授課,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貫穿于教學始終。

1. 、“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內涵

“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以及精神屬性的辯證統一。在教育教學界中,培養符合社會需要,具有全面發展的人是教育的中心,其核心就是堅持人性的自然發展,把人作為教育活動的對象。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動必須重視且培養的對象。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提供技巧。教育未來的發展特征就是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中學英語學習主要是以學生的語言基礎以及交際為主,以為學生將來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中學英語教學以人為本就是要對學生學習的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進行改革,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還應該把學生作為中心,讓學生能夠全面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學會自我思考,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新和競爭能力。

2.巧妙設計課堂,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運用圖物提示導入法引入新課,學會巧用自制道具圖片、教學掛圖、簡筆畫或實物等來提問和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再層層疊問:“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 ar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doing?”,“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picture?”...,學生思路自然大開。

3. 講究教學藝術,創新多種教學形式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藝術可優化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強調任務型教學和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角色應從演員變為節目主持人,化苦為樂,活躍課堂氣氛,變枯燥乏味為充實有趣,促使教育全面和諧發展。

4. 設計師生共同探索活動

課堂教學中,學生和教師應該是平等的,師生之間的共同協作能夠使得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和創新。英語教師應從學生學習需要的多樣性出發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共同探索的空間[3]。要讓學生成為自由的主體,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首先,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感興趣又和教學有關的問題。其次,問題的設置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敢于挑戰更加復雜的問題。最后,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扮演角色。例如,在英語課文《Get the job you want》一課中,教師先設計一些問題:What kind of job do you like ?How can you get the job?等等,然后教師把學生分為不同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后由小組代表發表結果。課文學習后,教師為學生提供“Job Interview”的材料,然后通過模擬面試,讓學生參與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模擬面試的場景錄下來,課后進行共同探討。

總而言之,以人為本的英語教學要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充分的挖掘學生的能力,從實際生活出發,讓教學和實際想貼合,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要加以改進,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英語表達和創新才能夠得到培養,最終促進英語教學改革的持續發展。

多媒體是不可替代的“活化教材”。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感染力極強,多種感官得到刺激,從而最大限度地汲取信息與知識。例如巧用多媒體設計野生動物園場景:輕松歡快優美的音樂中,映入學生眼簾的是環境秀麗、色彩斑斕的safari park,動物或生動形象,或活潑可愛,或憨態可掬,或令人捧腹;老師先按“聲音”鍵,虎嘯聲大作,讓學生猜:T: Whats this? S1: Its tigers. S2: Its .... S3: Its ....老師再按“介紹”鍵,立見該單詞拼讀和發音:Its tigers. T-I-G-E-R, tigers. Its ....最后,老師點擊“圖像”鍵,出來一群閃爍不停、威風凜凜的王者“tigers”,師生接著設疑問答:T: can you describe it? S4: Yes, I can. It ....這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拓展思維能力。

5. 落實素質教學,巧用英語教學原則

5.1 主體性原則

以“學”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據學生心理特點設計,如游戲表演game show、聽聽做做Listen and do、說說唱唱sing talk等,鼓勵盡情想象和發揮,動作略夸張且有趣,學生輕松愉快,自然玩得開心,如一場時裝秀fashion show,鼓勵學生邊展示、邊自然說:This is my sweater. Its red. I like it very much.臺下同學們也會互動喝彩:Oh, its pretty. Its cool.。

5.2 實踐性原則

教師應輕語法、重交際,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做游戲等活動,為學生創設濃厚的英語氛圍。教師精講多練,講練結合,讓學生在“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能培養其個性素質和特殊才能,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寫廣播稿Write a draft Broadcasting;玩小游戲Play small game;講小故事tell a short story;找錯cavil;卡片猜詞Card word guessing;編英語報紙Write English newspapers;短劇表演short play;英語朗誦English recitation.。

5.3 交際性原則

利用實物、直觀教具或真實語境,烘托課堂教學氣氛,學生身臨其境,可引導學生活用交際用語和句型,效果極佳。例如布置課前日常對話、學生上臺表演問路ask the way、打招呼Greetings、命令order、請求Request、自我介紹self-introduction、許可permit等形式,例如“Shall I help you? / Can I help you to carry the desk? / Do you need some help?”。

5.4 “五會并舉,階段側重”原則

聽、說、讀、寫、做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可夯實語言知識基礎,提高讀寫能力。如購物場景go shopping,讓學生多次模擬商場購物、扮演買賣雙方活動,學會用How much is it? Can I help you? Its too expensive. Ill take it.等句式交流。

5.5 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原則

應激發學生興趣,陶冶性情,啟迪智慧;注重培養學生志存高遠,具備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教育學生保護環境,造福人類,形成高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社會焦點和熱點問題:關注地球問題Saving the earth, Earth Air Water;世界糧食問題Feed the world;動物保護問題Milu deer returns to China, Animals, in Danger等。

6. 結束語

總之,教師應創新教學藝術,將學生融入教學中,且將自身的聰明才智與學生的求知天性有效融合,形成良性互動,才能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燕芳,肖生俊.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新課程(中學)[J].2011(7):9.

[2]劉艷平.淺談多媒體課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7(8):174.

[3]趙志娟.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論壇[J]. 2010(13):10-11

猜你喜歡
新課改理念教學情境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新課改理念在高中地理習題課上的運用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略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基于新課改理念下中職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