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與學校教育的應對

2015-05-30 10:48葛興平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應對學校教育青少年

葛興平

【摘 ? ?要】本文所關注的是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傾向是如何發展成網絡成癮的典型癥狀的,學校教育與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之間存在何種關系以及學校教育將如何在網絡生活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阻止這種傾向發展等問題。

【關鍵詞】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學校教育;緣由分析;應對

作者:湖北省鐘祥市豐樂鎮楊集初級中學 ?湖北鐘祥 ?431900

一、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緣由分析

當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帶著強烈的探索欲望與叛逆思想步入到很難說設有任何邊界的網絡世界時,迷失自我幾乎成為一種必然。不難看出現如今戒網舉措多是將網絡視為洪水猛獸進行圍堵,盡一切努力最大程度上將青少年與網絡隔離是其主要的行動特點,鮮有反思青少年網絡成癮現象所處的社會背景、教育環境,其結果便是應對策略上的單一和乏力。在利用網絡的過程中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傾向究竟是如何發展成真正網絡成癮① 的?這應該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學校教育應該將虛擬網絡作為當下教育過程中的一項挑戰,通過對這項挑戰的積極應對來化解青少年的網癮危機,從而實現學校教育的成功。

不無遺憾的是,當下學界對影響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緣由分析卻往往將學校教育排除在外,遑論從整體視角出發考察網絡信息的發達對學校教育構成的挑戰。這些研究要么從心理學的角度將影響因素歸納為個人特征的人格特征、自尊水平或自控能力,要么就簡單地將一些外在因素如壓力、家庭環境及社會支持等羅列出來,這些研究雖然都揭示了青少年網癮形成的若干因素,但是對學校教育本身的發展因素言之甚少!究其根本還是將虛擬網絡作為洪水猛獸來防范的心理使得大部分教師與家長不能正確認識虛擬網絡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因此學校與學校教育應該積極應對虛擬網絡對學校教育所形成的挑戰,正確認識學生的網絡成癮傾向。

二、學校教育與青少年網絡成癮傾向的關系分析

本文引入“網絡成癮傾向”這個概念,特指青少年在接觸網絡的過程中被網絡信息吸引而沉迷網絡的可能性。青少年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可以說校園生活的狀態才是決定其是否會沉迷虛擬網絡的根源。那么學校生活與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究竟存在何種關系呢?

首先,失敗的學校教育無法吸引學生,使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增加網絡成癮的可能性;而網絡成癮又進一步使學生疏離課堂,形成惡性循環。失敗的學校教育主要表現為以應試教育、追求升學率為唯一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一切都圍繞課本與考試,同時學生的娛樂休閑活動時間被嚴重壓縮。這樣說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的觀察和一些研究早已發現一線城市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生率要低于二三線城市,而縣城則往往是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高發區②,這一現象的背后其實正是學校教育理念及其實踐而導致的。

第二,學校教育過程中對虛擬網絡先入為主的防范意識反而使青少年對網絡產生更強烈的好奇感,即禁果效應。禁果效應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大部分學校與家長對學生在使用虛擬網絡這一實踐上均持一種獨斷的態度但方便禁止或者限制青少年的網絡使用,而青春期的叛逆則恰恰促成了他們對網絡更大的興趣。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我國的中小學普遍將自身定位為青少年學習的場所,過分強調知識的學習,而幾乎從不注重生活方式的培養。如何利用閑暇時間?怎樣進行人際交往?怎樣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學校教育很少觸及而很多家長也沒有經驗的。

三、學校教育的應對策略

根據上面的分析,筆者非常同意要加快中小學教學理念與學校教育定位的轉變。因為只有改變了目前這種失衡的教育模式,把學校變成培養人格、心理健全的“人”的場所,這種教育下的青少年才可能是完全意義上的心理健康個體,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有能力(或者至少在學校與家長的積極引導下)恰當處理自己與網絡的關系。當下的一些研究也提出要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自制力,甚至于包括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等建議。不可否認這些對策都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如果不改變應試教育的理念,不轉變學校教育的定位的話,這些措施所起作用將非常有限。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中小學在當下的教育體制中要做出以上轉變之不易,但是我們起碼應該朝這個方向前進。在未達到些目標之前,我們起碼不應該對網癮青少年另眼相看,將其當成“問題少年”!

注釋

①學術界對網絡成癮有著各種不同的定義,但是大多涉及到沉迷者心理層面的變化,這些定義當中極端的如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瘤醫學科陶然教授牽頭的研究團隊甚至將其納入精神病范疇。見陶然課題組發布的《網絡成癒臨床診斷標準》(2008)。

②如中南大學博士鄧驗在其博士論文中通過抽樣調查發現10%的城市青少年認為自己有網癮(嚴重網癮與一般網癮),相比之下明顯低于縣城(11.7%)以及農村(14.3%)的比例。見鄧驗,青少年網癮現狀及監控機制研究,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2年博士論文。

參考文獻

[1]楊洋 柳銘心 《青少年神經質人格,互聯網服務偏好與網絡成癮的關系》,心理學報2006(3)

[2]Lemmens,Jeroen S,Valkenburg,Patti M,& Peter,Jochen.(2011).Psychosocial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athological gaming.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7(1),144-152

何燦 夏勉 江光榮 魏華,《自尊與網絡游戲成癮-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01)

[3]Li,Huanhuan,Wang,Jiaqi,& Wang,Li.(2009).A survey on the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coping sty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7(2),333-346

[4]Park,Soo Kyung,Kim,Jae Yop,& Cho,Choon Bum.(2007).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rrelations with family factors among South Korean adolescents.Adolescence,43(112),895-909

[5]李毅 鐘寶亮 崔娟 盧瑾 何民富 李超 郝偉《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2 (3)

[6]Liu,Chia-Yi,& Kuo,Feng-Yang.(2007).A study of Internet addic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70(6),799-804

[7]羅偉 雷江華 王濱,《害羞大學生社會支持與網絡成癮的關系》,《中國特殊教育》2012(08)

猜你喜歡
應對學校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學校教育的新挑戰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分析
淺談教師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淺析紅色歌曲與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現狀與思考
石油企業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實踐與思考應用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