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個性化導入技巧

2015-06-03 00:29徐娟
中學課程資源 2015年4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初中生物

徐娟

摘 要: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服務。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巧妙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激活學生思維,迅速接近課堂學習核心,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 課堂導入 個性化設計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采用復習舊知識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這種導入方式本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每節課教師都用一成不變的導入方式,就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其實,課堂導入方式眾多,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接受實際情況,適當選擇導入方式??茖W的課堂導入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一、設疑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生思想比較活躍,特別對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設計帶有懸疑性質的導入語言,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點不同,教師在設疑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興趣取向,這樣才能針對學生心理實際進行有效激發。

設置懸疑未必要多么高深莫測,只要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就是比較成功的設疑。在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血管》時,教師根據學生關注點,設計了一串問題: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主要靠什么來完成呢?血液在人體的哪些地方進行流動呢?這些血液是怎樣流動的?血液流動的動力從哪里來呢?這些血液流動為什么只能朝一個方向流動呢?血液能不能倒流呢?教師設計的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比較關心的,當教師將問題拋出后,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都想弄清楚人體血液流動情況。教師的這種導入方式就是設疑,用懸而未決的問題緊緊扣住學生心理,這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故事導入,提升課堂氣氛

生物教學會涉及很多自然現象,而自然之謎歷來是人們追溯的熱點,如果教師能夠圍繞這些熱點講故事,學生不僅對故事情境本身產生興趣,還會對自然科學生發探索欲望。

在學習《人體的激素調節》內容時,教師給學生講了一則真實的故事: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有一位丹麥自行車運動員,名叫努德·詹森,比賽開始時,他騎得飛快,很多人都感覺很奇怪??蓻]有多久,他突然摔倒在地上,救護人員急忙去攙扶他,卻發現他已經死了。剛才還生龍活虎的為什么一下就死了呢?后來法醫進行尸檢,發現他服用了過量的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劑,導致他的猝死。學生聽故事時,都非常專注,對這起事故也都充滿好奇。教師用歷史上體育賽事的興奮劑事件引導學生認識人體激素,學生從不同視角對激素有了不同的認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演示導入,增加直觀視覺效果

生物學課堂會涉及一些操作演示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教師將實物、標本、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具,用于課堂導入,學生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學習內容也會非常關注。課堂學習氣氛得以有效調節,教學自然呈現和諧態勢。一朵鮮花、一棵小苗、一只蟲子、一張掛圖,都可以成為教師課堂導入的重要工具,學生會在教師具體操作中,建立知識興趣點,增加認知深度。

在學習《人體的神經調節》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拿出圓規,并準備一張白紙,隨意畫出10個圓圈,每一個圓圈內寫出一個數字,然后按照圓圈順序依次讀出這些數字。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完成了相關操作演示。教師提示:這項活動非常簡單,大家都能順利完成,可你們知道做這項活動時,都涉及哪些器官呢?學生回答:手、眼睛、腦等。教師引入課題: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行為要涉及這么多器官相互配合,這些器官是靠什么進行協調的呢?學生回答:神經系統。教師讓學生進行演示,然后一步步引入本課核心內容,導入方法自然有個性化,效果很顯著。

四、實驗導入,培養觀察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利用實驗進行課堂導入,也是比較富有個性的。學生要對教師實驗操作進行細致觀察,要對實驗原理進行細心探索。學生在觀察教師實驗過程中,能夠將學生思維盡快與課堂教學思維實現接軌。教師利用實驗操作,講解實驗原理和操作程序,可以將生物理論進行直觀化詮釋,學生自然能夠順利建立相關認知。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模擬實驗操作,讓學生通過大屏幕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因為多媒體具有反復和放大等功能,關鍵實驗環節可以反復播放,強化學生認知。

實驗操作未必要在實驗室進行,有些簡單的操作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也能夠完成。在學習《人體的支持與運動》時,教師在講臺上給學生示范做一個屈肘動作,一邊做這個動作,一邊進行講解:這個動作是在神經系統指揮下完成的。需要有骨骼肌收縮,牽引骨骼,圍繞關節活動完成。這個骨、骨連接、骨骼肌組成人體運動系統。為讓學生有更清晰認知,教師還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運動分解圖進行解讀。學生在這個導入中,很自然就掌握了學習要領。

五、插圖導入,引發深度思考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關于環保的漫畫,這些漫畫利用夸張手法,將一些生物學原理用諷刺警告等方式展示出來,給人以深刻警醒。學生對那些生動形象的漫畫插圖比較敏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利用插圖漫畫進行課堂教學導入,學生目光會被牢牢鎖定,為教學正常進行做好鋪墊。教師可以利用教材文本里面的插圖,或者在網絡、報刊上搜集一些漫畫,以此作為課堂導入的重要素材,也一定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熱情。

在學習《動物的行為》時,教師在網上搜集不少動物的圖片。有一幅圖特別生動:一頭大象在水塘邊喝水,一條餓壞了的鱷魚,咬住了大象的鼻子,試圖吃掉大象。這個圖片反映的情況在生活中是極為罕見的,因為它違背了常理。鱷魚再兇猛也不可能吃掉大象的。這個圖片引起學生一片嘩然。教師從這些圖片開始,讓學生來認知動物的行為,引導非常成功。

六、情境導入,誘發多向思維

學生進入課堂之后,情緒還不夠穩定,教師要想辦法集中學生的關注力,就需要在導入方式上下功夫。多媒體教具運用是常見方法,可以將圖片、文字資料、視頻等內容進行課堂導入,學生會被多媒體聲光電技術所感染,收攏心思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學生思維非常靈活,設計教學情境,可以迅速激活學生思維。教師適時給出探索問題,學生思維會迅速跟進,教學進入良性軌道。

創設情境沒有固定格式和限制,教師可以因勢利導,不拘一格。在學習《人體對信息的感知》時,教師展示一個不透明的塑料箱,并神秘地對學生說:“這箱子里放著一樣東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請三位同學來檢查一下。第一個同學只能用手摸一摸,第二個同學可以用耳朵聽一聽,第三位同學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然后將自己得出的答案寫在紙上?!钡谝粋€學生給出的答案是:假的蘋果。第二個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一個鐘表。第三個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一個蘋果形狀的計時器。教師追問學生:“這些同學分別用什么感受認知這個物體的呢?學生明確:觸覺、聽覺、視覺。在這個課堂導入中,教師用一只箱子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學生實際檢驗,自然而然地進入文本內容學習,顯得非常生動和諧。

生物課堂導入只是教學的一個環節,教師在追求導入方式新穎的同時,還要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契合度。能夠集中學生的關注力,活化課堂氣氛的課堂有利于師生交流,這樣的課堂導入就是成功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何春靈.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導入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

[2]毛萍萍.飯前開胃菜——淺談初中生物課堂導入[J].學周刊,2011(25).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初中生物
談英語課堂無痕導入的策略
“活化”課堂,讓英語教學更精彩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