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

2016-10-20 15:32許強榮
關鍵詞:課堂導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許強榮

【摘要】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切入新舊知識的銜接點。成功的導入能立疑激趣,啟迪智慧,誘發思維,振奮精神。從而使學生以高漲的熱情、旺盛的求知欲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關鍵詞】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9-024-01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闭n堂導入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預熱”,為師生即將進行的思維活動做好心理準備。教師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進行打好基礎。

我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嘗試多樣課堂導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明顯。下面,列舉在平常課堂教學中頗有成效的幾種導入方法。

1.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問題產生于數學情境,一個好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促使他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節教學中,設置如下兩個“問題情境”:(?。┯袃蓚€商場在節假日進行商品促銷活動,分別采用兩種降價方案:甲商場是第一次打P折銷售,第二次打Q折銷售,乙商場兩次都打■折銷售,請問:哪個商場的價格更優惠?(ⅱ)現有一臺天平,除了兩臂之長略有差異,其他均精確。有人用它稱量物體的重量,先把物體放在左、右兩個托盤中各稱一次,再將稱量結果相加除以2,就是物體的真實重量。你認為這種做法對嗎?如果不對,得到的重量比真實重量是重還是輕?

以上兩個問題情境,來源生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觀察、聯想、概括、數學化的過程,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想學、樂學、主動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設障立疑,激發思維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薄耙伞笔屈c燃學生思維探究的火種。巧妙的導入如果蘊藏豐富的問題情境,往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講“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從高斯的計算過程中,得出關鍵思想是“求平均數”和“化歸”,并從這種思想中得出“倒序求和”方法,于是設計一些“問題障礙”:

①高斯1+2+3+…+100的計算中,首尾相加讓他得到什么?你能解讀出其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嗎?

②按照你的理解,能否算出1+2+3+…+n?

③如果改成公差為d的等差數列{an,你能算出a1+a1+a1+…+an?

④能否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進行計算?

通過一系列的疑問,讓學生理解“首尾相加”的原理,從而發現等差數列“倒序相加求和”的核心思想。

3.橫向類比,自然過渡

用已知的數學知識類比未知的數學新知識,用簡單的數學現象類比復雜的數學現象,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引起學生豐富的聯想,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例如“圓錐曲線”一章的學習,學習“橢圓”知識可用學生已有的“圓的知識”類比導入,而后續知識雙曲線與拋物線的學習則可用已有的橢圓知識類比導入。

類比導入法運用了對比分析的做法,聯系舊知,提示新知。這種比較有利于學生明白前后知識的聯系與區別,而教師引導學生比較的知識的各個側面,揭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前后聯系密切的知識教學具有溫故知新的特殊作用。運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類比的貼切、恰當,兩種知識之間有很強的可類比性,才能使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識。

4.數學故事,引人入勝

在新課的開始,不是急于揭示課題,而是先講一個與本課題有關的數學典故來揭示課題,使學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講“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時,先講了古代印度舍罕王重賞他的宰相——國際象棋的發明人達依樂的故事。當學生聽到達依樂只求國王在國際象棋的64個格中放入麥粒,各格的麥粒數依次是1,2,4,8,16,…,很覺得可笑。但當聽到國王叫人扛來一袋袋小麥還不夠時,又都驚奇、困惑不已。最后問:“同學們都計算一下國王共要付多少粒小麥?全印度有這么多小麥嗎?”同學們個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但又沒辦法計算結果,急切地盼著老師把“謎底”揭開。由此非常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5.操作演示,歸納總結

教師適當地做演示實驗,讓學生從現象中思考提煉,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能發現知識本質。

例如,特級教師錢展望老師在講數學歸納法時,是這樣導入新課的:他先從口袋里摸出一個紅玻璃球,接著又摸出第二、三、四、五個紅玻璃球,問:“我的這個口袋里是否全是紅玻璃球?”同學們睜大眼睛,邊觀察邊思索,有人說:“不一定?!彼^續摸出一個白玻璃球,問:“是否全是玻璃球?”有一部分同學較快地回答:“不一定,”再摸,一個乒乓球,這時學生笑了起來。他又問:“是否全是球?”學生都肯定地回答:“不一定!”他指出:“口袋里是否全是球還需驗證。如果口袋里的東西是有限的,則最終總可以得出確切的結論?!本o接著話鋒一轉指出:“如果這個口袋里的東西有無窮多,怎么辦?”(停頓一下)再問:“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形,當你這一次摸出的是紅玻璃球的時候,可以肯定下一次摸出的也是紅玻璃球,是否口袋里全是紅玻璃球?”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思維頓時被激活了,導入新課已水到渠成。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內容及課的類型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事實上,各種導入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時幾種方法的融合會使教學更加自然、和諧,更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羅珊珊.新課標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實效性[J].中學數學研究,2007(10).

[2]章建躍.對高中數學新課標教學的若干建議[J].中學數學教學研究,2007(3).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活化”課堂,讓英語教學更精彩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