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在農村實施問題觀察及對策思考

2015-06-09 03:49徐濤楊素蘭
法制與經濟·下旬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現象對策

徐濤 楊素蘭

[摘要]當前,農村法律實施難的問題成為依法治國方略順利推進的阻礙因素之一。對農村法律實施難的現象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建議意義重大。文章通過對這兩方面的內容展開論述,重點提出了法律在農村地區實施問題的改善對策為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獻一己之言。

[關鍵詞]法;實施難;現象;對策

一、法在農村實施難的現象觀察

(一)傳統的情理法觀念

與西方國家不同,在我國,人們判斷是非,解決經濟紛爭時,其內心首先想到的是“情”,主要指他們在特定場合相互間的情面或面子,當然也包括涉事主體的心情和情感;其次想到的是與“情”既對立又統一的“理”,即根植于中國人內心深處幾千年的情理?!袄怼眮碓从谌罕娫谌粘Ia生活中自發形成的道理或應該怎么做的固有思維,后被儒家納入“天理”的內涵范疇。雖然當前普法活動大規模展開,法律思想日漸深入人心,但傳統的情理法觀念在廣大農村地區仍頑強地發揮著它的作用,影響著法律在農村的實施。

(二)法律意識被動發展

法律意識體現的是社會主體對法律現象的主觀心理感受和認知狀況。受儒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儒家思想的影響,人們長期形成“應為”、“應止”等義務觀念,缺乏追求自由和權利的意識。在今天的農村,許多數人不會也不知道怎么用法律手段來維護和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農村人口流動相對較小,人與人之間接觸較多,在這樣一個都是熟人的圈子里,很難讓人相信法院審判工作。很多村民認為打官司就是講關系,期望以私情攻破法網。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常聽到有人甚至是法律人發出這樣的感慨,“明知通過正當、合法的程序可以辦到的事情,我們下意識的還是會找熟人,托關系,總覺得這樣要穩妥些?!边@些現象致使人們對國家法律的認識和理解不到位,在整個區域難以營造法治氛圍。而且中國傳統文化造就的“權力至上”觀念使一些人崇拜權力而不信仰法律。長久以來行政與司法不分的狀況使人們有事找政府,而不是尋求法律途徑解決,這種對權力的理解至今揮之不去,影響著法律的實施。執法中出現一些混亂、不公,司法腐敗也讓人們對法律產生畏懼感,唯恐避之不及。

(三)農村經濟發展對法治提出新要求

經濟快速發展必然推進法理論研究,法治文明的發展天然與經濟發展聯系在一起。當前,我國法治較追逐發達區域經濟發展步伐,一些法律法規脫離了農民的實際生活,無法解決矛盾沖突,產生了很多的困惑。如審判實踐中遇到的“外嫁女回家分地問題”。土地承包法規定,作為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對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沒有取得承包地的;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雖然法律明確規定了“外嫁女”在一定條件下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增加的情況下,對“外嫁女”經營權份額的認定存在一定的困惑。司法實踐中,因為缺乏法律依據,同樣的案件經不同的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審理后得出的判決結果都可能不同。同案不同判的情況必然引發當事人對司法不公的猜想并產生誤解。

(四)法運行在鄉村的引導力量相對薄弱

農村是最為基層的地方,也是開展法律工作最為困難和辛苦的地方。農村地區特別是偏僻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生活和工作環境惡劣,影響法律人才的引進和長期扎根。另外,農村法律服務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一方面是因為法律素養不高,法律基礎不扎實,其中絕大多數沒有或很少受過專業的、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法律培訓,法律職業素養不高;另一方面,缺少實踐經驗,無法深入群眾,不了解農村的法治狀況和鄉約民俗。

二、改善法在農村法律實施難的對策思考

在我國法治化進程中,農村的法治建設影響著全局。如何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力度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現針對以上觀察談談幾點想法。

(一)加強法制教育

盧梭曾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的憲法,它每天都在獲得新的力量,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時候,它可以復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個民族的精神?!狈梢玫矫癖姷淖鹁春托湃?,就必須讓民眾先了解法律。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必須加強對農村村民法治觀念的教育,送法下鄉,特別是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等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使廣大農民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使人們自覺守法、配合執法,更好地促進法律的實施。

(二)關注現狀逐步推進

在立法方面國家要針對農村的現實情況,認真調查鄉俗民約,掌握核心思想,吸收合理的內容,制定出適合農村、貼近農民生活、接近民意的法律法規。對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應當盡快用法律法規加以規范,強調法的可操作性,注重立法質量,使農民深刻感受到法的精神,清楚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才能使國家法真正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只有讓我們制定的每一部法律都能得到民眾的廣泛認同和深層共識,成為人們強烈的情感要求和理性趨向,依靠這樣的法律制度才能解決法律實施難的問題。

(三)提高司法透明度,根除司法腐敗

提高司法透明度,根除司法腐敗,這是法律在農村獲得普遍生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司法機關必須獨立地行使審判權,不應受到來自基層黨委、政府、鄉土輿論等外界環境的影響,嚴格依法辦事。另外,也要尊重當地的相約民風,靈活協調好“習慣法”和“國家法”之間的關系。其次,規范訴訟程序,提高司法透明度。對當事人提出的問題和疑惑及時進行解答,對當事人的質疑和不滿及時進行解釋和疏導,樹立司法為民的理念。再次,司法人員要獨善其身,樹立良好的形象。在人員的招考和任用中,可以考慮選用本地區以外的人,一來可以給法院注入新鮮血液,二來可以減少人情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

(四)加強法律服務工作,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質量的法律服務隊伍

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推進農村法治化進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基層法律服務隊伍是極其重要的。首先,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支持、選拔優秀的年輕法律工作者下基層,積極融入農村法制化建設大潮中;其次,對農村法律服務工作者培訓上崗,有針對性的學習相關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掌握當地風土人情、法律實施狀況等信息;再次,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入群眾,積極探索、總結和群眾交流的方式方法。

(五)推進農村的社會事業發展

法律實施不僅僅是法律制度的設計和完善問題,也不僅僅是法律人的問題,而是依賴于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如果沒有經濟的穩步、健康、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素質的普遍提高,城鄉差距的不斷縮小等,法律的實現效果會大打折扣。法律人尤其是法學家的主要職責固然在于制定合理科學的法律法規,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但也要對與法學相關的邊緣學科,如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學科有所涉足,并進行相應的研究,推動相關領域的共同發展,為法律的實施奠定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陳亞平.情·理·法:禮治秩序[J].讀書.2002(1).

[2]韋志明.法律權威在農村被弱化的原因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8).

[3]王珂珂.我國鄉土社會民事糾紛解決現狀透析[J].民主與法制.2006.

[4]羅猛,趙麗萍.我國民眾商法理念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

[5]梁鋒.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法治建設的專題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6]鄧江凌.社會變遷中的農村法治問題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7(3).

[7]龐文,劉祖云.農村家族復活與法律權威的構建[J].理論與改革.2003(4).

[8]喻名峰.后鄉土社會法治秩序的構建[J].法學.2007(1).

[9][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73.

[10]鄧美.我國農村法律實施現狀研究[EB/OL].華律網,2013年4月17日。http://www.66law.cn/lawarticle/10481.aspx.

[作者簡介]徐濤,修文縣人民法院院長;楊素蘭,修文縣人民法院助理審判員。

猜你喜歡
現象對策
“聲現象”知識拓展
診錯因 知對策
曾打造現象級IP“熊出沒”的華強方特,能否再創造下一個爆款?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走,找對策去!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