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的培養

2015-06-11 07:05解紹群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知行合一合作探究思維能力

解紹群

摘 要: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學生主動性學習的能力培養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工程,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包括教師的原因:教師引導的方式以及學生自身的關系: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發現問題,然后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討論,討論之后會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個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行之有效地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能力;合作探究;知行合一

學生主動性學習的能力培養是一個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工程,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多樣的。

一、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在培養學生主動性學習以及引起學生對求學的興趣這個問題上,教師引導的方式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課堂上教師想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就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自主發現問題。比如說,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就可以提出這樣的疑問:ax+b=0的等式中為什么a不能等于0?一元一次方程(m-1)x|m|+5=0中m等于幾?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mx|m|-x=0里面的m等于幾?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可以讓學生明白這個課題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和要進行的學習任務。

二、教師提問,學生合作討論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營造全新的學習氛圍。要改變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梢酝ㄟ^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來改變一對多的枯燥教學,形成新型學習方法,營造出全新的學習氛圍。

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獨特見解。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通過循序漸進的提問,首先提問,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是腰長的一半,求頂角多少度?我們畫圖求解,得出兩種不同的答案,然后可以追問,我把“腰長”換成“一邊長”問,答案會不會有變化?理由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掌握此類問題的規律,總結出解題思路。

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解題方向。比如數軸上點的行程問題:A所在的位置為負軸上的8,B是正軸上的12,當A以3個單位每秒的速度往正軸方向移動,B以2個單位每秒往負軸方向移動,問經過幾秒兩點的距離為5個單位呢?這個問題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兩點間的距離是多少,另一個是兩點相遇前的長度還是相遇后。該問題實際上要解決的是通過數軸找到兩點間的距離,然后分類討論兩點相遇前和相遇后所需要的時間分別是多少。這就是要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向,培養學生大膽展示、敢于表達不同思路,相互之間交流討論,探究好的學習方法,相互之間借鑒、學習,學生也可以通過討論借鑒,得到全面的答案,可以改正答題不完整的弊端。這樣的糾正改錯,總結分析,最后就可以找到更好的解題方法。

三、知行合一,解決問題

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是數學學習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畫圖制作等方法是把數學解題中的抽象文字數字化成可觀看的圖形運動的過程,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形成客觀生動的樣子。

比如在“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中,學生就要學會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可以畫出函數圖象,然后結合圖象解方程。再如:行程問題的解答,我們可以通過畫圖更直觀地分析解答。我們也可以配合一些小活動,比如在概率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拋硬幣的小活動,通過拋出一定次數的硬幣,統計正反面,從而總結概率。還可以配合小手工制作,在學習立體圖形的展開形狀時,我們可以通過制作立體圖形,然后剪開觀察。這樣一來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來可以使知識更直觀形象,從而印象更深刻,學習思路更清晰。在比較角度大小和線段長短時,我們也可以動手量一量。這樣知行合一,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開發了思維能力。思維活躍了,數學的學習才能更輕松,學習輕松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學到的知識才能記憶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四、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求知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舊的理論之上創立新模式的過程。而新理念一般會以舊的理念作為基石。例如:學習同底數冪的乘法時,我們要先學會乘法。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時,我們要先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它是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礎上的。故而在鉆研全新理念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揉碎了,吃進去”。在學好基本功的基礎之上,與新理念相互融合,再嘗試著合并兩者,最后使理念得到高度的升華。這種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要結合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教師要合理建立新舊內容的聯系,這種知識關聯的建立要實用,鋪墊要符合認知規律和思維規律,不能為了鋪墊而鋪墊。

培養學生主動性學習的能力有很多辦法,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是學生學海中的引路明燈,所以要因材施教,為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是關鍵。教育的核心是學生,教育的本體是人。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這才是培養“四基”扎實的學生的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顏明.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科學教育,2011(2).

[2]黃舜君.中學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教學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3).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知行合一合作探究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