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

2015-06-11 07:05王春波
新課程學習·中 2015年4期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

王春波

摘 要: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化時代,也是“微”時代,諸如微雜志、微信、微電影和微博等新興媒體的作用愈加重要,在教育領域,出現了微課的概念,但是傳統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微課這種教學方式目前在運用時還存在缺陷。例如沒有完善的評價機制、沒有被更多的教師學生所接受等。就中小學微課建設展開探討,分析重點和難點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微課建設;應用難題

“微”字是2012年年度漢字,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是微生活,例如微信讓我們更方便快捷地和朋友交流,微博通過簡短的文字分享信息和想法。國內的微課有很多種叫法,例如微講座、微課程等,簡單來說,微課的核心就是“微”,一般教學載體是長度為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教學內容主要是針對某個知識點,利用微課件、微教案等開展教學,微課具有短小精悍、靈活易開展的特點。

一、微課概念分析

微視頻、微課堂等概念的出現讓微課迅速發展起來,但是教師對于微課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微課的本質,結合實際情況開發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微課。筆者認為,微課的劃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是課程資源組成,例如微型網絡課程就是由多種教學資源組成的,而微課件、微課例以及微教案等則是由單一的教學資源組成的;第二是微課的載體,可以是多種資源并存的形式,也可以是以微視頻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第三是運行方式,可以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線共享方式,也可以是單獨的離線方式;第四是學習空間,可以是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也可以是有固定的地點和時間;第五是學習方式,是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接受教學還是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的被動學習方式。

二、微課的類型

1.根據教學內容劃分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對應的微課類型分別是傳道型、授業型和解惑型。

2.根據教學方法劃分

筆者認為微課可以劃分為11個種類,即表演、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實驗、演示、練習、問答、討論、啟發以及講授類。一個微課既可以屬于一種類型也可以同時屬于兩種及以上的類型,需要注意的是微課類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不斷完善和不斷拓展。

3.根據傳遞方式劃分

具有多樣的授課形式,教學重點是學科重點、難點以及考點,這是講授型的微課;針對某種類型的試題、習題,幫助學生理解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這是解題型微課;將學科重點、難點和疑點進行歸納總結并集中解答,這是答疑型微課。

三、微課存在的若干問題

筆者參考相關文獻得知,現有的微課研究重點大多是討論微課的概念和意義,雖然這些理論有一定作用,但是很難應用于實際教學,對于中小學及教育來說,最重要的是微課的教學價值,在我國微課研究發展時間僅有三年,缺乏豐富的成果,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被家長和學生認同

雖然我們組織過微課比賽,讓部分地區教師對微課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地區的教師對微課不甚了解甚至一無所知,學校本身也比較重視傳統教學。家長和學生缺乏自主性,微課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2.沒有評價機制

在實際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并不多,并且大部分教師都沒有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微課教學的意義很難體現出來,就像學生做作業教師不批改,因此無法得知對錯一樣,長此以往,教師會敷衍了事,對微課不重視。

四、微課教學的優化

1.積極適應

現在大多是各地區教育部門推動微課發展和普及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被動接受,因此存在抵觸心理是肯定的,因此除了行政推行,還要通過移動端、網頁等多種形式,讓家長、學生和教師了解微課的優點,擴大用戶群,有效應用微課。

對于設計微課教學,教師要在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重點難點精煉表達,而不是簡化,讓學生了解問題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及時切入主題,將課本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學生傳達,在課后要及時進行教學評價。

2.組織競賽

有了競爭才會有進步,有了優秀的微課才能提高微課標準,將微課引領至更高的層次,目前的微課大賽上普遍缺乏優秀微課,承辦單位比較混亂,甚至企業都可以參加,因此必須完善相關制度,讓微課比賽更加規范,形成良性競爭。有競爭就要有標準,微課建設同樣需要體系和規范。在微課比賽中,參賽者不僅要上傳自己的作品,還要對其他參賽者的作品做出客觀評價,完善微課評價體系。

3.優化資源

建設微課資源需要多個環節,微課是否成功決定于每個環節的實際情況,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教學視頻的錄制,如果視頻畫面出現抖動、不清晰、編排混亂等問題,很難帶領學生開展學習,因此學校要聘請專業攝像人員,優化視頻錄制。

綜上所述,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在我國發展時間尚不長,在運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問題,讓微課成為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為提高學生成績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陸紀燕.微課程教學法之初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

編輯 段麗君

猜你喜歡
中小學教育
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研究
中小學教育中的教育技術應用有效性研究
發展心理學在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
中小學銜接教育之我見
中學舞蹈教育的文化定位
美國社會情感學習項目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