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近二十年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述評

2015-06-17 07:29衛曉萍張玉涓穆陟晅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同伴幼兒研究

衛曉萍 張玉涓 穆陟晅

(1、3 貴州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2 山西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分享是人類的一種親社會行為,學會分享對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1]它是幼兒個體親近群體,克服自我中心,以關愛同伴獲取快樂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行為。[2]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將會對我國幼兒的發展和幼教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近20年,我國的研究者從不同的方面對幼兒的分享行為進行了研究。本文將從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方法、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現狀、幼兒分享行為的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整理與分析,并做展望。

一、研究概況

筆者在中國知網上以“幼兒分享”為關鍵詞對期刊進行搜索,共找到和幼兒分享、幼兒親社會行為有關的學術文章43篇。以“幼兒分享”為關鍵詞搜索,共得到8篇相關碩士學位論文。本文主要對此51篇文章進行了分析和整理??傮w來說,從文獻年度數量統計來看,對幼兒分享的研究文獻總量不多,在2012年數量最多,達到頂峰(見圖1),說明近年來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從文獻的內容來看,實證類研究或包含實證研究的文獻數量最多,占文獻綜述的38%。

二、研究方法

縱觀幼兒分享行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理論研究主要通過文獻分析等方法。實證研究多采用自然觀察法、情景故事法、或通過訪談教師和家長獲取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情況等方法,其研究的結果并不能準確反映幼兒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的真實特點。實證研究中期刊文獻的數據處理多采用表格統計等較為基礎的方法,碩士學位論文基本采用的都是SPSS、t檢驗等測量統計數據更為客觀精準的方法。

三、研究內容

1.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研究。

(1)分享的年齡研究。對于分享行為的年齡特征,有研究表明,幼兒在3歲前的分享行為沒有表現出隨年齡而增加的趨勢;[3]4~6歲幼兒在對待“偶得物品”和“擁有物品”上,分享行為隨年齡增長而增加。[4]也有研究表明當玩具數量等于人數時,大班幼兒做出分享行為的人數顯著多于小班和中班幼兒。[5]但是也有研究表明3~4歲呈下降趨勢,4~6歲呈上升的趨勢。[6]總體來講,幼兒的分享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是在涉及到具體年齡階段時,可能會持平或倒退。

(2)分享的性別研究。有研究表明,幼兒的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7]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幼兒作為利益主體的利他性分享行為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孩比男孩表現出更多的利他性。[8]也有研究得出類似結論,女孩比男孩更傾向于認同他人具有分享行為的潛質和愿望。[9]關于分享意識及分享行為的發展有沒有性別差異,目前尚無定論,大部分學者的結論是女孩比男孩更容易發生分享行為。

2.影響因素研究。

(1)不同的物品和不同數量的同種物品與分享行為之間的關系。有研究表明中班幼兒對玩具的所屬不太在意,大班幼兒有所顧慮。[10]也有研究表明,4~6歲兒童對偶得物品的分享最少。[11]總而言之,物品種類的不同或者數量的不同都會影響幼兒分享行為的發生。

(2)同伴關系、家庭教育與分享行為之間的關系。關于同伴關系對分享行為的影響,現在有兩種相反的結論:我國學者張樹俊曾指出大多數小朋友分享的對象或范圍,只局限于經常與自己一起生活、游玩的伙伴,在幼兒園里只局限于自己的同桌、同組、同班,而對其他班的小朋友或成人不予理睬。[12]而國外學者Fincham和Sharbany的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陌生人之間比朋友之間更容易產生分享行為。[13]

關于家庭教育,我國有研究表明,現在的獨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遷就與忍讓以及不良的教養態度助長了幼兒的不分享行為。[14]我國另一位研究者王文江也得到了相似結論,并表示如果父母經常關心、信任、理解并尊重幼兒,將有助于更好地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15]父母的教育態度對幼兒分享行為的發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3.分享行為的培養研究。通過對已有研究的綜合與整理,現有的建議主要有以下四點:

(1)營造良好氛圍。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營造一個親密、寬松、和諧的氛圍。要形成分享行為,教師首先應該在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信賴和親密的感情。教師不僅可以在班級內部形成融洽的氛圍,而且可以讓幼兒走出自己的教室,與其他班級的幼兒形成友好和諧的氛圍。例如姜堰市幼兒園采取了在走廊上設“游戲區”的辦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16]走廊上的游戲區等方法可以擴大幼兒的交際范圍,造成一定程度的混齡,提高幼兒照顧同伴的能力或向比自己年齡大的玩伴學習的能力。

(2)強化分享行為。當幼兒表現出分享行為時,老師應該及時用贊揚和肯定等外部激勵的方法鞏固幼兒的分享行為,幼兒就會感到愉快、滿足,從而加強和維護自身的行為,慢慢內化為自身的分享意識。

(3)榜樣和移情訓練。教師可以設定一定的榜樣,可以讓幼兒進行模仿。榜樣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同伴。很多研究都表明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發生與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如果教師能夠提供給幼兒適合的同情同伴、理解同伴的機會,幼兒更容易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4)家園合作。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這兩大場所中所處的位置和所擁有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教師和家長應多進行交流,盡量保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從研究對象上來說,現有的研究都是從某個幼兒園或同一個城市的某幾個幼兒園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所得的數據并不能反映幼兒分享行為整體的發展水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擴寬研究對象的范圍旨在使所得的數據更加具有說服性。

從研究內容上來說,由于研究工具和方法的限制,現有研究的研究內容主要停留于被試的現狀研究。今后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對幼兒的分享的不同方面進行更為系統的研究。

目前關于幼兒分享行為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所給出的建議也比較籠統。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也是今后研究的一個方向。

注釋:

[1]嵇珺,劉晶波.幼兒分享教育的價值與實踐改進[J].學前教育研究,2011,12:52-57.

[2]胡曉穎.淺談幼兒分享行為的培養[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61-62.

[3]郭力平,楊恒.年有兒童分享行為的研究進展及啟示[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8(7-8):79-83.

[4]王海梅,陳會昌,谷傳華.關于兒童分享的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01:52-58.

[5]唐慧琳,嚴娟.玩具數量對3-6 歲幼兒分享行為的影響[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9:90-95.

[6][8]李德顯.幼兒分享意識、分享行為發展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3,12:16-18.

[7]任虹霏.3—6 歲城市幼兒分享的特點及培養[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9]楊淑萍,李德顯.幼兒分享意識與行為的代際比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8:17-19.

[10]邢雯吉.玩具所屬性對4-6 歲幼兒分享行為的影響[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10:36-40.

[11]李幼穗,趙瑩.4~6 歲兒童分享行為的特點及培養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08,02:39-41.

[12][16]張樹俊.影響幼兒分享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03:53-56.

[13]Sharabany,R,Hertz Lazarowitz,R.Do Friends Share and Communicate More than non-frien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81,(4):45-59.

[14]田翠芬.城市學齡前幼兒分享行為培養探析[J].長治學院學報,2007,4:89-90.

[15]王文江.3—5 歲兒童分享行為發展現狀及家庭培養[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猜你喜歡
同伴幼兒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紅薯會給同伴報警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尋找失散的同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