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城務工子女民辦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對策——以貴州省貴陽市為例

2015-06-17 07:29季晏莎李亞軍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民辦學校務工人員職業倦怠

季晏莎 李亞軍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1)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現代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當職業壓力超出了個人所能承受的閾值時,職業的倦怠感就應運而生。職業倦怠是指在職業環境中,對長期的情緒緊張源和人際關系緊張源的應激反應而表現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綜合征。[1][2]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進城務工子女教育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關系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與社會穩定有關。其實,關注教師就是關注學生本身。

一、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被試主要來自貴陽市22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共發放問卷136份,回收有效問卷112份,有效回收率為82.4%。

2.研究工具。采用Maslach編著的教師職業倦怠問卷(MBI)。研究[3]發現,其信度和效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適用于不同文化的教師職業倦怠的測量。MBI分為三個維度22個題目,分別是情緒衰竭維度(包括9個題目:1~8、22),如“工作時感到心灰意冷”;人格解體維度(包括5個題目:17~21),如“對某些同事所發生的事我并不關心”;個人成就感維度(包括8個題目:9~16),如“我能肯定這份工作的價值”。量表采用李克特5等級評分,1代表“從來沒有”,2代表“偶爾有”,3代表“有時有”,4代表“經常如此”,5代表“絕大部分”。其中第9題至16題為反向記分題,分數越高表明程度越嚴重。各分量表的得分為本維度所有項目的得分之和。

3.數據分析。集體施測,教師匿名答題,主試當場回收問卷。對問卷進行編碼處理后,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分析

1.被試的基本情況分析。按性別,男性40人(35.7%),女性72人(64.3%);按學歷,高中4人(3.6%),中專31人(27.7%),大專40人(35.7%),本科37人(33.0%),研究生0人;按學部,小學教師14人(12.5%),初中教師69人(61.6%),高中教師29人(25.9%);按教齡,五年以下者43人(38.4%),5~10年者46人(41.1%),11~20年者9人(8.0%),20年以上者14人(12.5%);按婚姻狀態,已婚者49人(43.8%),未婚者63人(56.2%);按年齡,20歲以下者4人(3.6%),20~35歲者81人(72.3%),36~45歲者13人(11.6%),45歲以上者14人(12.5%)。

2.教師職業倦怠整體情況的初步分析。運用修訂的MBI-ES中文版測得的每位被試在職業倦怠3個維度上的總分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職業倦怠3 個維度得分情況

將表1中各維度的總分除以每一維度上的項目數,得到教師在3個維度上的平均分為:情緒衰竭3.08,人格解體2.76,個人成就感3.30。由于本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2為中數),小于2代表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大于3說明職業倦怠問題比較嚴重。從得分可以看出,教師的情緒衰竭程度、個人成就感都大于3,人格解體也接近3,說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在整體上比較嚴重。

三、討論

1.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教師的一般特點。從本研究的被試基本情況分析中可知,該類學校教師呈現以下特點: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小于4:6;學歷普遍偏低,本科僅達到33.0%,幾乎沒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初中教師比例高達61.6%,小學和高中教師較少;教師年齡主要集中在25~35這一年齡段,20歲以下的教師教少;教齡十年以下的達到了79.5%;未婚教師多余已婚教師。

2.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的一般特點。就本研究的被試群而言,職業倦怠三個因子中,非個性化因子最高,其次是情感衰竭因子,而個人成就感因子最低。但從總體上看,民辦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程度已比較嚴重。

3.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分析。

(1)高精力投入與低成就感。教育是一個終身而全面的工程,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類學校中,由于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偏低以及工作相對繁忙,教育孩子的責任更多地落在教師的肩上。除學習之外,還有諸如安全、健康等問題需要教師來關注,甚至還要擔心孩子是否會因為家庭困難而無法繼續學業。同時,這類民辦學校招收的學生90%以上來自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他們源自不同地區,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并且學校一般不設入學門檻,致使學生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大部分學生由于經常隨父母工作地點的變化而導致無法接受連續且一貫的教育,導致學習成績差、學習興趣不濃、與人交往困難等,這些都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遇到極大的阻力,相當部分教師表示在這類學校工作總會感到力不從心。最終將會導致教師付出大量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成就感也就無從獲得。這種高精力投入與低成就感之間的矛盾,總是一步步將教師推入職業倦怠的漩渦。

(2)自身發展的壓力。隨著教育改革和教師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向教育專業工作者發展,成為專家型、研究型教師。[4]該類學校既不像公辦學校那樣有免費機會(比如國培)使教師獲得專業成長,也不像其他性質的民辦學校一樣有資金送教師繼續深造。教師在面對學歷低、非專業、無機會繼續深造、缺乏歸屬感的現實之下,只能默默承受自身發展受阻的壓力,繼續年復一年地用自身僅有的知識孕育著學生。由于教材版本的多樣性,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教師們感到越來越吃力。該類學校教師“超負荷”運轉,大部分缺少進修與提高、學習與發展的時間和機會,從而造成自身發展的壓力。

(3)人際交往的緊張感。由于屬于自己的時間有限,教師的人際關系網大都被局限在與領導、同事、家長以及學生的交往中。在該類學校工作,由于其性質不同于公辦學校的“鐵飯碗”,在與領導、同事交往中,有明顯的利益關系存在;在與家長交往中,由于不少家長奔于生計,對孩子缺乏應有的愛與關心,所以家長就將所有的教育責任推給教師。作為家長的進城務工人員不配合或無法配合工作,給教師的教育及教學工作帶來困難,也使教師在與家長打交道時,言行上還得再三考慮。而當回到家中,教師已經疲憊不堪,沒有多余的心思放在家庭上,可能有時候還會將在學校憋著的怒火發泄在家人身上,這必然引起家人的不滿,從而導致家庭關系的緊張。如此以往,教師們的人際關系長期處于緊張之中,教師的職業倦怠也就悄然而至。

(4)贊譽與現實的背離。中國向來倡導“尊師重道”,對師道尊嚴有很高的稱譽,無論在法律層面,還是社會輿論,教師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教師總是被比喻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燃燒的蠟燭”等等,教師這一職業也被成為“太陽底下最美麗的事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教育的地位不高,教師的地位不高,更何況作為民辦學校教師的待遇更是可想而知。教師們每個月只有一千多塊錢的工資,貴陽市的基本工資是930元,而一個被用圣人的標準來要求的教師的工資僅僅只夠維持基本生活,更何況養家糊口。贊譽的背后是與現實的背離。據部分年輕教師反映,他們已經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但由于經濟原因,連戀愛都不敢談。

(5)教師職業特性與個人性格特點。教師職業具有成效內隱、投入失效、心理飽和、績效滯后等特點。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積極性,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之中,便可能出現職業倦怠。此外,該類學校教師自身的人格特點與性格也是造成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的教師擁有不現實的理想和期望、自我效能感低、對自己缺乏合理定位和客觀評價等等,這些人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對所在民辦學校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對隨著社會發展而來的教育挑戰準備不足,對教師角色、學校人際關系、工作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諸多不適應,從而產生壓抑、偏激或悲觀等不良情緒。再加上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一些教師常處于情緒低落、心境不佳的狀態,不能調節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甚至恣意發泄,借題發揮,造成人際環境惡化,這種惡化反過來又刺激不良情緒的滋生與蔓延,以致形成惡性循環,使他們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憂郁狀態。

4.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民辦學校教師職業倦怠自身應對策略分析。

(1)加強體育鍛煉—讓生理“機器”協調運轉,合理飲食—為身體健康提供“燃料”。眾所周知,生理機能與人的心理感受休戚相關。身心本是一個統一體,當身體強健,各個組織器官正常運作時,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會比較強。因為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很多教師忽視鍛煉身體,這不僅有礙于教師的身體健康,對于克服和遠離倦怠感也是不利的。與公務員或醫護人員相比,教師具有得天獨厚的體育鍛煉條件。大部分中小學都有操場、乒乓球臺、籃球場等。教師通過鍛煉,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除體育鍛煉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因為工作的繁忙而應付湊合著吃飯?!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我們把身體養好,才不會被職業倦怠所擊倒。

(2) 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將壓力分解處理。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庭、朋友和所處的周圍環境。[5]如果一個人擁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那么當他遇到困境時就會有化解的途徑。親朋好友親切的問候、深切的理解和熱情的幫助可以使身處逆境、壓力重重的人們得以釋放。社會支持系統既包括有形和無形兩個方面,有形的是指經濟上、物質上的援助,無形的是心理上、情感上的關心。良好的社會支持會令我們在交往和歸屬需要上得到滿足,使我們的內心不再感到無助和孤獨,而是感到活得充實而有意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①加強職業道德修養;②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學會自我調節;③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④學習心理學知識。

(3) 確立合理的專業期望,主動提升自己專業能力。中國社會向來給教師戴上許多美麗的光環,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很多教師對自己的期望。然而,當高期望碰到低現實,教師心理的落差感就更加強烈。教師不是圣人,應該樹立合理的專業期望,應該認識到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認識到學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學生學業的好壞、發展的快慢絕不僅僅取決于教師一人之力,它受到所處社會、社區以及家庭環境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為教師,能做的就是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傾盡所有才華教好學生。教師擔任著各式各樣的角色,比如朋友、長輩、領導、組織者等等。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包括:組織教學、駕馭課堂的能力;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的能力;教學機智;溝通能力等等?,F如今,網絡十分發達,網上信息資源豐富多彩,教師完全可以依據自身需要選擇資料進行學習。

[1]Maslach, C., Schaufeli, W.B., Leiter,M.P. 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nnual 2001,397-422.

[2]胡冰霜,梁友信.精疲力竭癥的三維模式[J].職業醫學,1997,24(6):46-47.

[3]Enzmann, D., Schaufeli, W.B., Janssen, P. etal. Dimen-s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BurnoutMeasu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8, 71 (4).331-352.

[4]吳淑梅.民辦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07:27-28.

[5]金鐘明,林炊利.走出教師職業倦怠的誤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47.

猜你喜歡
民辦學校務工人員職業倦怠
住院醫師的知覺壓力和職業倦怠特征分析及對策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全國近兩成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
廣西:民辦??捎蔂I利性轉非營利性
四川成都:民辦學校黨建工作推進會
詩歌專列送務工人員返鄉過年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獲通過
擴展閱讀之職業倦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