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學生音樂教育體系的建構

2015-07-04 00:40郭山雨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教育體系音樂教育建構

【摘 要】藝術教育的根本是審美教育,審判教育從狹義上說是藝術欣賞、藝術知識及藝術創作;從廣義上講,審美教育注重培養人的審美觀、審美情緒,提高人對美的鑒賞力和創造力。俄羅斯作家赫爾岑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有些古典藝術品,離開他們,人便不是光整的人?!彼J為,在這些偉大財富面前失之交臂的人,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貧困,失去無比的智力歡樂是不可寬容的,生活失去美,沒有藝術的光輝照耀,就會變得單調、灰暗、呆板。

【關鍵詞】音樂教育;教育體系;建構

一、 高校實施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應試教育這些年來大行其道,致使大多數中小學的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變成了無足輕重、形同虛設的副課。音樂課被隨意擠占讓位給其他文化課,音樂課長期沒有教學指標、考核標準或相應的評價機制。音樂課教師由于不受重視,以至于心理失衡,有的上課隨意甚至主動讓課。而在鄉鎮以下的農村學校,情況則更為嚴重,有的學校根本不開音樂課,有的學校不配備音樂教師,或者是音樂課用其他課的教師來代教。這些對音樂課及藝術教育不重視帶來的結果是,中小學生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得不到普及與提高,國民享受音樂教育的使命無法順利完成,藝術教育對于人的自身完善,從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養和提高人對于美的追求和人文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使命,與一代青少年學生失之交臂。這樣只顧分數高低、升學如何,不顧人文素質、道德情操是否全面發展的評判價值,是與教育對人才培養的目標相悖的。藝術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對于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揮,人的才智與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都會帶來直接的影響。美育的缺失已造成了現在許多大學生情感淡漠、人格不夠完善、審美能力不足、創造力低下、自我認識能力差等教育缺憾。

二、音樂與審美

人由于審美能力和趣味不同,所以對音樂的選擇也不同,人們總是在尋找與自己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相適應的音樂作品,并與之發生直接的感性接觸,人與音樂才構成審美關系。馬克思說過,對于非音樂的耳朵來說,再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要使自己具備音樂的審美能力,必須具有“音樂的耳朵”。而音樂的耳朵是在具備一定音樂基礎知識后,經過長期的音樂教育和培養的結果。具有音樂的耳朵的審美能感受到音樂中音與音的美,音樂旋律流動的內部數學比例一般嚴整的形式、框架,有序的結構和整體呈獻的美,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生命。

非音樂耳朵的審美只能感受到聲音的一般物理屬性,以及心理上的普通聯覺對應(高音與響亮、低音與暗淡)等特性,更多的是感受到音樂的軀殼。從音樂作品的結構形態來看,音樂有結構復雜的作品,如交響樂、歌劇等;也有結構簡單的作品,如流行歌曲、歌謠等。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由于音樂基礎教育的缺乏,網絡、媒體流行音樂的大量傳播,中西文化的差異與西方古典音樂接受少之又少,因此喜歡結構簡單、通俗易懂的流行音樂就不足為奇,而要了解結構復雜的交響樂等作品則會困難重重。但是正是這些結構復雜的交響樂等西方經典音樂作品則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極高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

人們創造音樂并不是把它變成像語言一樣的替代工具,在音樂中沒有聲音形象與現實形象之間的物象對應實體。在人們許多復雜的感情無法用語言形容時,音樂則能表現出這種想表達的東西。正如俄羅斯偉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說的那樣:“在詞無能為力的地方,有充分準備的音樂語言便出現了?!币魳肥怯眉兏星榈挠绊懯侄问箤徝览硐敫行曰?,成為直觀的美。音樂的特點是以十分概括而又特殊假定的聲音形象來表達人的情緒。因此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努力培養自己的音樂耳朵,積累審美經驗。缺乏審美經驗的耳朵在傾聽音樂時難以從音響中發現審美對象,難以與音樂產生真正的審美美觀。欣賞音樂是要欣賞音樂本身的豐富感情和音響的有序之美,得到精神性的愉悅。

三、高校大學生音樂教育體系的構建

高校大學生音樂教育體系的建設,應充分整合高校的師資,利用教學設施、圖書、網絡等資源,科學合理地設置音樂類課程,創新改進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音樂公選課的教學質量,發揮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利用音樂會、學術講座、音樂沙龍、廣播、網絡等形式,吸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及參與音樂活動的熱情,拉近音樂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使他們成為音樂審美活動的主體,成為促進高校音樂教育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一)整合師資力量,加強統一管理目前許多高校開設的音樂類公選課,是由音樂院系的教師或文化教育中心、團委等其他部門的人授課。由于一些學校對于音樂公選課的重視不夠、審批不嚴,因此課程的開設缺乏統一管理、隨意性大,同質性重復多(如大多數為名曲欣賞課)。一些雖畢業于音樂院校但并不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開設的課程,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因此有些課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高校應重視藝術類公選課的教學與質量,由校內機構統一管理與統籌課程,整合師資力量。對于有教學資質、缺少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應由經驗豐富的教師予以傳、幫、帶。學校應給予教師外出進修和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使教師能開闊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學管理機構應定期舉行教學研討和觀摩會,編寫教材,不斷完善教學法,請相關專家對于教師帶課的質量予以評估,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科學地設置課程,創新改進教學方法在各學校開設的音樂公選課中,名曲欣賞類課程最為多見。由于多數學生不掌握識譜和樂器,不了解音樂的特點,還缺乏音樂的耳朵,因此一開始就欣賞結構復雜的交響樂等作品困難重重。結合欣賞內容學唱某些經典歌曲、音樂主題旋律;將美術的色彩與音樂的音色、明暗做對照,講印象派音樂結合欣賞印象派繪畫作品等。在講解音樂作品的同時,應注重拓寬相關的歷史、美學、文學(如音樂流派、風格、歌詞)等人文知識,將音樂融入時代的軌跡中去解讀,使學生在聆聽、感悟音樂經典作品,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體味到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藝術作品背后隱含的人文意蘊。

四、結語

高校是社會文化發展的前沿,具有引領社會文化前進方向的重要作用。高校不僅要起到知識傳承的作用,還要承擔起塑造人格和培養創新人才的任務。隨著思維科學的發展,人們認識到,科學與藝術是不可分的,人們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統一的基礎上。音樂作為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是因為它內具邏輯思維的規律和度數,外具形象思維的情感空間。藝術會啟動創新意識的成長。音樂會有助于創新人才能力的提高。了解學習音樂,培養正確的審美觀,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享受音樂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使精神世界得以豐富,創新思維得以發達,品德修養得以提高。

作者簡介:郭山雨,男,出生于1973年1月,中共黨員,1996年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現工作單位河南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高校副教授。

猜你喜歡
教育體系音樂教育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游戲玩不夠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
烏克蘭高等音樂院校專業設置與學位授予探究
新時期高職音樂教育的思路初探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