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非通用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5-07-04 00:40岳桂英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越南語泰語語種

岳桂英

【摘 要】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不斷擴大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交流合作貿易及外事活動,加大了對非通用語或小語種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為加快非通用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步伐,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非通用語語言文化、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非通用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專業+外語”和“雙外語+專業技能(2+1+N)”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為國家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推進“云南省非通用語人才培養”的發展步伐。

【關鍵詞】非通用語;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和發展,云南省提出了“橋頭堡”戰略。加上近年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規劃,不斷擴大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交流合作、貿易及外事活動等,加大了對非通用語或小語種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非通用語語言文化、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非通用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以更高、更寬的視野來考慮非通用語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建設問題。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從1997年開始開設泰語課程,到2003年,逐漸提升為泰語??坪捅究茖哟?,隸屬于我院旅游系旅游管理專業下的泰語導游方向,2010年招收第一屆泰語專業本科學生。2011年和2012年又相繼招收朝鮮語和越南語專業本科學生一直以來,始終堅持以應用型本科教學作為立業之本。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和探索,非通用語人才培養特色日趨凸顯,為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橋頭堡戰略背景下人才培養的需求,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一、非通用語種“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

(一)我校在非通用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不斷探索,以泰語專業為例: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教學質量相長,2010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為從在課程設置上采取“3+1”模式、專業技能達標8項,到2011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提出“2+1+1跨國式人才培養模式”,2014年“2+1+N 跨國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深化,專業技能達標要求的取舍更加合理和科學,更加注重交叉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水平。

(二)非通用語多元化人才培養嵌入多個專業(泰語專業、旅游管理專業泰語方向、英語)、4個專業方向(泰英、泰老、旅游泰語、英緬);新辦專業編輯出版學等。我校開設的泰語、越南語、緬甸語等課程涉及工商、國貿、漢語言文學、財管類專業,全校選修非通用語課程的學生日趨增多。。

(三)公共必修課設置小語種模塊。主要針對部分學生難以完成大學英語必修課,針對社會對復合型人才多元化需求以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自2008年以來,公共外語教學部開設了小語種必修課課程如泰語、韓語等,旨在允許非英語專業學生選擇修讀小語種課程代替大學英語課程,學時和學分與大學英語課程相同。

(四)構建以強化專業技能為主的“雙外語+專業技能”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綜合應用教學模式。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定位,把泰語、英語、越南語等基礎語言知識和專業技能課程有效地融合起來,把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課程有機地融合為一個統一整體,優化組合,強調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之間的相互聯系和銜接,突出對學生職業應用能力的培養。把實踐教學貫穿泰語專業四年的學程中。如:泰語專業設有泰英雙語、泰老雙語和旅游泰語三個專業方向。把專業課程結構模塊化,使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和能力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向及課程,以利于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在就業時有較強的競爭力。

(五)構建以強化專業技能為主的“專業技能+小語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目前,學校在國際貿易專業、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漢語言文學文秘方向、編輯出版等專業在課程結構方面強化小語種嵌入的著力度,由選修調整為必修,人才培養方案突出以出國學習為目標的模塊,到目標國學習一年,完成相關課程學分、學習考察報告(或畢業論文);以繼續學習為目標模塊(分為國內考研和出國攻讀研究生),以考研或目標國語言強化為主,完成畢業論文;以創業為目標的模塊,完成創業課程、相關企業調查報告和創業設計。

二、以三方合作選派志愿者方式培養學生的外語綜合素質能力

(一)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外事辦公室每半年一次從各院(系)部選拔100-120名學習成績優異,具有優秀漢語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以及一定外語(英語、泰語等)交際能力,有奉獻精神,熱愛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有責任心,適應能力強的本校在籍高年級學生作為漢語教師志愿者。分2個學年派遣,每次50-60人,作為漢語教學實習教師,派遣前往泰國春武里省50多所附屬初(高)中、小學,以及東方大學附中教授初(中)級漢語語言知識,負有自愿支援當地漢語教育、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樹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良好國際形象,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影響力,同時與泰國當地機構、社團組織、漢語教學團體等建立合作關系,增加泰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增進泰國與中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友誼。

(二)自2004年以來,完成志愿者計劃的學生人數達1000余人,由泰方提供選派經費累積500多萬元。主要內容是我校與泰國春武里府政府和泰國東方大學合作,已先后從各個學院系部選拔1000名高年級學生作為志愿者赴泰國春武里省附屬初中高中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成員是旅游管理專業旅游泰語方向和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支援當地漢語教學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泰語應用能力,受到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歡迎。

三、探索建立“開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協同辦學機制

探索建立“開放、集成、高效”的外部協同辦學機制,建立學院與泰國高校辦學主體的聯合辦學體,實現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結構和水平滿足辦學需求。依托與母語國高校的合作辦學協議,同時建設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中心平臺進行教師隊伍的內涵發展和交流,雙方教師互換進行文化、教學交流為一個學期等形式。推廣非通用語專業“跨國式交流合作”的成功經驗,加快整個小語種的國際化辦學進程,進一步提升學院的整體辦學實力和品牌影響力。

通過學校與泰國院校的積極努力,已與泰國、越南等多個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泰語專業和越南語專業學生在大三時到泰國清邁皇家大學和曼谷正大管理學院、越南河內人文社科大學、河內大學等學校進行為期10個月的學習和實踐,進一步提高泰語、越南語等非通用語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我校將充分利用當前國內外的有利條件,密切結合國家橋頭堡和“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的需要,堅持特色辦學,加大資源共享,依托專業優勢,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滿足國家戰略對高質量非通用語人才的需求,為云南產業經濟的發展培養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熟練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科學的創新精神、專業實踐能力和國際環境應變能力的復合型和高技能的非通用語人才。

參考文獻:

[1] 陶忠元, 陳麗珍.國際經貿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江蘇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1):44.

猜你喜歡
越南語泰語語種
納蘇彝語越南語親屬稱謂特征及其文化內涵異同研究
《波斯語課》:兩個人的小語種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外語語種規劃
《暹羅館譯語》與現代泰語讀音差異
漢語經歷體標記“過”及其在越南語中的對應形式
現代漢語與越南語存在句否定形式與情態特征的比較研究
淺析提高泰語閱讀技能之我見
淺談《泰語聽力》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課程《泰語聽力》系列論文
漢語介詞“跟”和越南語介詞“voi”的異同
走出報考小語種專業的兩大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