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婦女地位變化淺析

2015-08-05 00:18劉亦舒
法制博覽 2015年7期
關鍵詞:中國古代變化

摘要:中國歷史上,女性曾占據過主導地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地位逐步降低,漸漸處于從屬于男人的位置而成為其附庸。婦女逐步被排除于歷史之外,成為歷史的幕后者。

關鍵詞:中國古代;婦女地位;變化

中圖分類號:D4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5)20-0244-02

作者簡介:劉亦舒(1994-),女,漢族,西北大學本科生。

一、引言

原始社會,中國處于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對偶婚為其主要生化方式,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地位遠遠高于男子,并且受到尊敬。到了封建社會,尤其是宋代理學的傳播,禁欲思想成為主流,強調“三綱五?!?,壓抑婦女的地位,使女性逐漸成為男性的附庸,生活地位低下。因此,對女性地位的考察具有重大意義。前人對這個問題已經做了深刻的研究,所以本文中筆者對婦女地位的變遷僅僅是再做一下淺陋的闡述。

二、理想中的女性

提起中國古代的婦女,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其地位的低下。始自原始時代,中國人的血液中,婦女就沒有占據過其應有的地位。婦女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理應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然而,在中國早期歷史上,卻看不到對婦女的這種感情。

原始的中國社會制度是母系氏族制。這種制度下,數十人以群體相集結,男性集體行獵,女性從事采集,“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史家謂之曰系氏族時期,氏族成員的關系按母親的血流來維持。婦女管理氏族內部事務并受到尊敬。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普遍平等大氛圍下,婦女地位最高的時期。這個時候,人們理想中的女性應該是支配者、管理者。

三、女性的教育狀況

中國人對女性的不同想法,導致我們對女性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女孩子的教育與男孩子現在是,可以說一直是迥然不同的,甚至比男孩子嚴格得多。父母從小對女孩子的教育主要在女紅等方面,女孩子從小就被教育成溫文爾雅的狀態。她們不能像男孩子那樣時常拋頭露面,她們從小就開始接受一系列淑女應該具有的手藝,要幫助母親做飯,所以,她們的童年期往往比男孩子少。當然,在有教養的人家,女孩子也可以學習讀書寫字。中國自古以來也有不少才女,謝道韞①便是其中之一。

四、婦女的稱謂

稱謂,往往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中國古代女子的稱謂,一方面反映了這種身份;另一方面,其也在不斷得發展變化。這其中固然有地理、歷史、地域、語言等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社會地位的發展變化。

在封建社會,中國的男子普遍要受到三種系統的權力支配,即政權、族權和神權。而婦女還要受男子(夫權)的支配。封建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婦女被要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們沒有獨立的人格,只能“三從”、“四德”。當時場面上的人稱其妻為“賤內”、“內人”,這顯示出婦女地位的低下。中國古代婦女稱謂的變化是反映其地位發展變化最好的佐證之一。

五、婚姻家庭

評述中國古代婦女在家庭中的社會地位,“三從”即為其切入點。所謂“三從”,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它反映了婦女在各個年齡階段應遵守的行為準則。

(一)在家從父

女性從出生到出嫁,必須要服從其父的統治,這是毫無疑問的。處在女兒這個角色,長有之序與男女有別重疊,無論從哪個角度,她都是被統治者。并且,前者的作用相對會大些。那么,作為雙重統治者,女孩兒在家中是否處于水深火熱的地位呢?其實不盡然,中國古代有很多稱其女兒為“千金”“掌上明珠”的現象,其嬌、其貴,可見一斑。

(二)出嫁從夫

女子出嫁后,其統治權由父親轉移到丈夫手中。男權社會最主要的體現是夫權。中國古代傳統觀念極為重視夫妻關系。由“夫為妻綱”位于“三綱”之首,可見夫妻關系是古代各種倫理秩序的基石。古代人民對夫妻關系也做了各種解釋,如,“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陽也;妻,陰也。天尊而處上,地卑而處下;日無盈虧,月有圓缺;陽唱而生物,陰和而成物?!雹谶€有如:“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婦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雹?/p>

(三)夫死從子

這可以說是“三從”中最沒有意義的一項。自古以來,長幼人倫之序高于男女兩性之別,因而母親地位高于兒子。另外,中國最重要的是孝道,正所謂“百行孝為先”,因此,“從子”做為“三從”之一,只是一種規范女性總體地位的大原則,而尊母則實際上是貫徹始終的通知觀念與普遍風氣。

六、纏足制度

纏足制度是中國古代婦女特有的一種現象。纏足的習慣起源于何時是有爭議的。其似乎是首先與南唐后主聯系在一起的。那是公園10世紀,宋代之前。纏足的唯一定義就是用長長的裹腳布把腳纏起來,從而代替襪子?!澳咸平y治者命一個纏足的舞女在6英尺高的金子做的蓮花上輕歌曼舞,蓮花上撒滿了寶石珍珠和金錢?!雹?/p>

綜上所述,女人受男人的主宰是全方位的,由體態心理到倫理道德、意識形態乃至整個歷史,無不滲透著男人將女人貶義為他者的歷史隱跡??v觀歷史進程,女人處于支配與統治地位的時間僅為曇花一現。這樣,在漫長的男權制社會中進程中,女性幾乎被推致歷史的幕后,她們的意識被遮蔽,權力被剝奪,女性成為了歷史的盲點。

七、小結

筆者就本文對中國古代婦女地位的變化的淺議,使讀者能夠大體了解中國古代婦女的地位狀況。但文章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需進一步加以改進,希望能夠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筆者將會繼續修訂,不斷完善。

[注釋]

①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

②司馬光<家范·訓子孫>.

③<白虎通·嫁娶>.

④林語堂.吾國吾民[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中國古代變化
從9到3的變化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學習札記
戰國諸子敘事與中國古代史傳文的成熟
對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內部構成變化的思考
鳥的變化系列
中國古代的律文解釋與近代的刑法法條解釋之比較
“讓路”讓出的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