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探討

2015-08-15 00:54王立茂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數學知識教學方式

王立茂

(渤海大學數理學院,遼寧 錦州121000)

數學文化在當前的教學資源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數學文化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同時學生還能夠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對數學學科的應用價值、科學價值、美學價值以及人文價值,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和文化素養。因此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相應的數學文化對于教學效率的提供非常重要。

1 將人文精神滲透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

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的科學價值和數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都非常的重要,因此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既要弘揚數學學科的科學本質,還應當通過倡導數學人文精神以將其凸現出來,通過人文知識和數學知識的有機結合來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將人文精神不斷的滲透到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

一方面,要進行數學文明史的滲透教育,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幾位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著名數學家,同時對這些數學家在數學發展史中所做出的貢獻進行介紹。例如在對數列極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作為教學當中的例子進行介紹,數學家劉徽的貢獻主要是首創了“割圓術”,這里可以向學生介紹“割圓術”所體現的事物具有無限可分的特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對無限在一定條件下向有限轉化的性質進行充分的了解;另外也可以將古代印度一則與國際象棋有關的動人傳說作為教學當中的例子,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使學生對數列求和有初步的認識。另外將數學知識中的各類數學符號與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將萊布尼茲、韋達和笛卡爾對于引進和構建符號體系過程中為數學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介紹給學生,能夠使學生充分的學習數學家們踏實、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和嚴謹科學精神。

另一方面,進行世界觀的滲透教育,由于數學具有非常濃郁的辯證唯物主義色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辯證唯物主義的滲透于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數學的源泉是客觀世界,將這種世界觀滲透到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樹立“物質決定意識”這樣一種唯物主義觀點有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高校數學教學過程中,乘方和開方、正與負、指數與函數中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辨證思想;函數與反函數、常量與變量、有限與無限主要體現出了質變與量變的辨證思想;事物相互關聯的辨證思想主要在方程和不等式、變量和函數、數與形、復數與向量中體現出來。有目的的將辨證唯物論滲透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有效的樹立合理、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2 通過課堂情景的創設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

教師能夠在新課導入環節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迅速的融入到學習過程中,進而快速的找到學習的狀態,因此合理高效的課堂導入對于學生學習情商和好奇心的激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這樣就能使學習行為向自信、有效、有趣轉化。一種比較有效的創設課堂導入的方法就是在數學教學中引入相應的趣味故事。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章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介紹發明坐標系的數學大師歐拉的故事:躺在床上的歐拉思考如何才能確定事物位置,忽然間看到了角落蜘蛛網上粘著的一只蒼蠅被蜘蛛迅速拖走,這時歐拉忽然明白,蜘蛛抓走蒼蠅的方法一樣可以用來確定事物位置??!在課程教學中引入這樣的寓言故事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調動學生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的基礎上使其更加熱愛數學的學習。

3 滲透數學文化的教學對策

3.1 數學文化教學的前提

數學文化教學目標的前提是文化取向的教學設計。支撐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教學設計的目的。數學文化教育的教學設計要圍繞它的主題出發,從教育功能出發,并且還要考慮到它的教育價值。新課程的教學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培養數學素養。

在數學文化的教學設計中還要考慮到傳承和發揚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開拓視野,以人為本,提高人文素養,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

3.2 數學文化教學的核心

數學,是人類思維抽象后的產物,是一種文化,它的核心內容是合理的數學觀念。從價值取向上分,數學觀念分為工具主義和文化主義閬中數學觀念。由于傳統觀念中的“正統觀念”的影響,以及教育中總是重視著訓練和模仿,導致了思維觀念的難易養成,理論與實踐也沒有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進行的課程改革正是注意到了這一疏忽這點,針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而且,數學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斷完善著的。每個時期,數學也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局限性,他們都越不過當時社會發展的世態,每個個體看待問題也是局限于當時的社會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數學文化也逐漸見識更廣,認識更深,所以,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數學文化。通過對高校數學的學習,學會和掌握以數學的思維看待問題,獲得適應生活和社會所必須的數學知識。

3.3 數學文化教學的關鍵

數學文化教學的關鍵是多元化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講授。作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教學觀念,講授是十分節約時間而又效率高、覆蓋廣的一種方式,也為數學文化的傳承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時代在進步,數學文化同樣也在進步,講授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對數學的要求,不能兼顧到個體與個體的差異所引起的不同的需要。這種教學使得教學氛圍也不是很好,學習效率也不高,不符合教育發展理念,所以改變教學方式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強調了數學的人文價值,也批判了過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在室內教學,也可以在戶外授課;不僅可以以講座的方式授課,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進行范圍討論等各種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出主觀的優勢,在寓學于樂中更好地理解數學文化。

3.4 數學文化教學的保障

語言能力是數學文化教學的保障。數學語言包含數學符號、公式、文字、圖形等,他們以一定的規則,闡述了數學的各項意義。數學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人類語言、文化永不可分。數學知識的載體是數學語言,數學思維的工具也同樣是數學語言,同樣它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的一部分。熟練地使用數學語言,則是當前社會所要求每個人的一項要求。提高數學語言水平,能讓我們更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我們所想要表達的數學內容,拓寬視野,享受到更多的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增強我們在社會生活中面對困難的勇氣,相信自己能行。

4 總結

隨著文化研究的深入,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對教育的重視也逐漸進入到精神層次。通過多方位的思考,多元化的教授,多種教學對策的實行都反映了數學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雖然實行了各項教學對策,但是將數學文化的精神和內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進一步研究的需要思考主要問題。

[1]韋燕平,欽彥.高校學生數學交流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4,13(3):91-93.

[2]陶正娟.高職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現狀及教學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8(11):51-52.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數學知識教學方式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尋找歷史的縫隙——關于“人文精神討論”的述評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