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堂討論的策略應用

2015-08-15 00:50程永剛
語文學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周樸園語文課堂創設

○程永剛

(安徽省宣城中學,安徽 宣城 242000)

課堂討論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課本或課堂出現的某一問題,交流意見,互相啟發,互相補充,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有效的課堂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培養集思廣益的技能。短短的45 分鐘的課堂教學,教師在完成必要的知識講解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剩余時間開展有效的課堂討論?對于語文課堂討論的關鍵環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根據具體的文章,因“文”定論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收錄了許多優秀的文章,這些文章篇幅長短不一,內容深淺有別。因此,教師應該針對文章的具體長度和內容開展課堂討論。尤其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許多老師都是為了討論而討論。但合理的討論應該建立在具體文章的基礎上:

1.比較長的文章要用討論來收束問題。比如小說、散文等這些文章本身就包含著很豐富的內容,被選入的文章大都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個體。教師既要在一定的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又要使學生掌握知識,學生們討論就顯得非常必要了。比如教師在上《邊城》時,要學生對“翠翠的愛情悲劇”展開討論,考慮到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在討論時可能會忽略時間和問題的本身,問題會隨著學生的興趣而發生改變。所以教師要起到引導和監督的責任,要用討論來把學生引入課本中,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概括。這樣既能保證討論的效果又能保障課堂教學時間。

2.比較短的文章要用討論充實文本。高中語文教材中比較短的文章應該屬于古詩詞了,高中五冊必修選了22 首古詩詞和現當代詩歌。詩詞是抽象概括的要對其進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只有通過師生、生生間的討論。教師在詩詞教學時要注意拓展,所討論的內容要高于文本,富于文本,用討論來充實文本,才能使學生對詩詞有準確的把握。

二、創設語文情境,因“境”定論

建構主義者提出了情境性認知的觀點,強調學習、知識和技能情境性,認為知識是不可能脫離活動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因此,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教師在開展課堂討論的時候應該創設理想的討論情境,讓學生在相關的情境中發揮想象幫助學生探討問題的答案。教師在上《雷雨》一課時,對于“周樸園”的形象:有些同學認為周樸園是一個帶有濃厚封建意識的資本家、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冷酷無情的封建家長。也有同學認為周樸園是一個被現實壓迫的癡情者、受害者。對于這一人物形象的鑒別,可以通過討論尋找答案。在學生開始討論之前,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能更形象的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教師可以選擇劇中高潮部分,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還原舞臺場景,通過劇中周樸園的細微的表情和語言、動作使學生理解周樸園的人物形象。在此具體情境上的探討會使得學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內容。

三、注重語文知識積累,因“識”定論

奧蘇伯爾在他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中認為有意義的學習是通過同化過程實現的,即把新信息納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用原有的知識來解釋新知識,或者以新知識充實,改組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展開課堂討論之前,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以及對這些知識儲備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在這些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討論時才能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在上《祝?!愤@一課時,討論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首先,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準備好有關魯迅的資料,使學生對文章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更為具體的了解。孟子說:“知人論世”就是要求讀者在了解作者背景的基礎上才對文章進行了解,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作者通過文章所傳達的內在含義。其次,我們在高中之前或者課外也學習閱讀了一些魯迅的文章,教師在學生討論之前,可以帶領學生把魯迅的有關文章做一個回顧和復習,熟悉魯迅文章的風格和主題,從而對《祝?!返奈恼聝群懈玫陌盐?。

四、確定討論主題,因“題”定論

在課堂討論實施的過程中,主題的確定是討論能否順利展開的必要環節。討論的主題既要與該堂課所上的內容相關,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特級教師王屹宇在給學生上蘇教版豪放飄逸的李白詩這一專題時,在學生討論之前給了學生六個討論主題讓學生從中選擇感興趣的展開討論。這種方法既體現教師的主導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師生達成共同合作,那么課堂討論就能有效展開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隨便的開展課堂討論,更不能為了討論而討論。課堂討論要在教師的認真的開展和選題的情況下;在創設具體的討論情境下;在了解學生知識積累的情況下;在和學生的充分交流中展開。抓住語文課堂討論的這些關鍵環節,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1]皮連生,楊心德,吳紅耘.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何更生.新課程語文怎么教[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何更生.中學現代文學作品教學設計研究[M].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周樸園語文課堂創設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從人性的一面看周樸園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雷雨》(節選)
試析周樸園認出侍萍前的心理過程
淺析周樸園性格的二重性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