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日本設計中的“縮小意識”

2015-10-21 18:07楊風先田樂媛
科學時代·上半月 2015年7期
關鍵詞:綠色設計

楊風先 田樂媛

[摘要]日本的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在短短50年間,日本不僅從戰后的廢墟中站了起來,而且成為世界上最有經濟影響力的國家之一。日本的設計也從單純的模仿成為當今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這都與其特有的民族審美特征一一“縮小意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分析日本人的縮小意識,探討“縮小意識”對日本當代可持續發展設計思維的影響,可從中借鑒對我國當代綠色設計的發展有價值的內容。

[關鍵詞]日本設計;縮小意識;綠色設計

一、“縮小意識”在日本文化生活中的表現

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場面:宇宙人為了測試地球各國人的國民性,把一個地球人從沒見過的物體扔到大道中去,而他們則藏在盤旋與空中的圓盤中,觀察地球人拾到這東西后的反應。美國人會把這事完全委托給電腦;而俄國人會向組織或克格勃報告一下也就算完事;英國人會仔細觀察幾天后召集全體家庭成員來投票決定如何處理。中國人在這方面,要比英國人更有耐心,他們首先在撿之前先小心環顧四周,在確認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再如君子般,不慌不忙地撿起來放入袖筒里,并不急于探明那是什么東西,重要的是先把它保存起來,因為他們認為,總有一天會知道那到底是個什么玩藝兒。

日本人究竟會怎么樣呢?他們一旦撿起那個物體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試著做一個與它完全相同的東西,當然并不是按原來的尺寸做,而是把它小型化,精巧地縮小至可以放在手掌心上欣賞,并會一拍大腿念念有詞道:“原來如此?!薄度毡救说目s小意識》李御寧[韓]

這樣一則故事很巧妙地顯示了各個民族的突出特點:美國人的靈活,中國人的中庸以及日本人做事的那種宗教式的狂熱,模仿他人,一絲不茍。但經歷過維新后百余年的歷史,日本人做出了文化的抉擇,理性地融合外來文化,并深刻地認識了自身的傳統文化。這樣的抉擇隨著日本電子產業的興起,突出表現在設計成就上。

二、日本“縮小意識”的成因分析

日本人似乎是與生俱來就擁有“縮小”的本領,早在一千年前日本人就認識到自己的這種特有的“本性”,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就明確寫到:“小東西都可愛、美麗?!边@顯示出了日本人對“小”的極致喜愛。這種對“縮小”的偏愛,起初并非就體現在器具造型上,而是更為集中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日本人縮小意識》一書中,李先生將日本人表現出的“縮小意識”分為六大類型——套匣型(裝填)(見圖1)、扇子型(折疊、禧握、聚合)(見圖2)、女孩人偶型(去掉、削掉)、盒飯型(填塞)、能面型[架勢)和徽章型(凝聚)。通過對日本幾種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器具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人“縮小意識”的具體體現和產生原因。

1.功能性

微觀上來說,日本人對“小”的追求在器物造型和產品設計上得到了極致地體現。由于日本特有的飲食文化及日本人縮小意識的再次體現一一填塞,便當的出現便不足為奇了。

2.審美性

林德巴格夫人在茶室里這樣講:“值得驚訝的是日本人對自然中所有的小東西都去觀賞的這種能力。在最小的東西中發現美,在最微不足道的行為中創作美?!敝袊朔钅档閲?,因為其雍容華貴,這才與大國形象相匹配。日本人則更偏愛花朵小、花束稠密的胡枝子,包括日本著名的櫻花。女學生喜歡印在信箋上的君影草和多花的紫藤等等也都有這樣的特點,這也是日本人以“小”為美的審美取向的體現。

日本以“小”為美的意識,在園林藝術上發揮到極致。與中國園林的‘移步換景、猶如天成不同,日本人已經不能滿足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境了。仍然出于本性要把大自然作為自己的東西拿回家,所以有別于中國園林的“借景”,而是利用“縮景”的手段從“借助于自然”到“寫實自然”。極愛‘縮小文化的日本人更擅長縮小遠景,把不能借的景微縮進自己的庭院中(見圖3)。

鑒于這種根深蒂固的審美需求,日本人清晰可見自己的民族本性,當然更是聰明地將這種傳統特質注入自己的設計理念中去,縱觀各屆日本優秀設計大獎,身體·生活領域Omnibot17μi-SOBOT機器人,花毛巾最大的特點是薄且易用,在使用完之后可以迅速晾干。因為其吸水和干凈的特點,經常被用在擦食器、案板、玻璃等家用場合,可以說方便了生活。豎立屏風來創造另外的“結界”,是原來的古老的習慣。從將很小的地方做成箱子的樣子,作為儲物柜和祭壇等,制作出來的內有榻榻米的組合式屋內日式住宅,被取名為“箱家(見圖4)。日本人仍孜孜以求極致的“微縮美”,設計更加追求少、輕、薄。

3.國民性

日本文化是一種“拿來主義”式文化,他們善于學習,日本文化史又被稱“外國文化學習史”。這樣的學習過程,和中國一樣,也是坎坷曲折的,慶幸的日本完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這其中有一個必要條件,首先是本民族對自身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日本國民身上那種同‘縮小意識一樣鮮明的‘矛盾極端性。同中國相似的是,日本前近代幕府時期也實行過200余年的鎖國政策,推行傳統主義,在對待西方精神文明則基本上采取拒斥的態度,但他們又好于狂熱地接受外來的事物,在日本人身上,總是顯現著一種極端的激情碰撞。日本人不喜歡一人獨處,但也不擅游走大集團內行事,所以日本很盛行“茶會”,幾張塌塌米,成群的小型聚會是日本人最理想的生活狀態。本尼迪尼特在《菊與刀》中正進一步向我們展示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三、“縮小意識”在日本綠色設計中的價值體現

1.產品的簡約設計是一種綠色設計的體現

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原則,即Reduce,Recycle,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的分類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而Reduce,可以理解成物品總量的減少,面積的減少,數量的減少,通過量的縮減而實現生產和流通、消費過程中的節能化。產品的節約設計是一種可持續的設計理念,通過對能源與資源消耗的減少,表現在產品體量上的“輕、薄、短、小”,以及功能的復合和結構的優化,達到對環境的保護。

2.日本資源匱乏是導致產品簡約化設計的必然原因

1945年戰敗后的日本,物質極度匱乏,生存是第一目的,這時對設計不可能有什么要求;1952年,日本工業設計師協會創立并發起了“生活改善運動”,而“工業設計”的概念還并未成型,五十年代日本舉辦了第一屆汽車展,工業設計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日本設計界提出了“SmallIs Beautiful(小即是美)(見圖5);八十年代,日本進入所謂的“后工業化社會”,企業朝知識密集型和網絡經營型發展;九十年代后,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通用設計”、“無障礙設計”、“可拆卸設計”等國際上流行的綠色設計概念相繼在日本得到推廣運用。日本設計師確立了將日本建設成“可循環社會”的目標。

四、對中國綠色設計的啟示

1.未來產品設計的要求

未來設計的標準不僅僅限于對實用性的簡單要求和對外部造型的單一美感訴求,而會更加注重產品的本質內涵,更有對社會的道德責任。以前我們的設計是“人定勝天”,我們不斷征服自然,以滿足對物質的無限需求,我們得到了優秀的設計作品,同時付出了不能付出的代價;當今,我們開始被報復,我們開始接受“天人合一”的設計思維。這樣的轉變帶有現實的無奈,慶幸的是在物質和非物質的‘垃圾還沒有完全侵蝕我們的時候,我們對此有所意識。

2.師夷長技以制夷

日本人善于模仿,但并非“抄襲”,因為這樣的“學習”雖略著痕跡,仍不失巧妙。且切中主題,適時適度?!翱s小意識”僅僅是日本民族本性的其中一種體現而已,不能完全代表日本國民性。但從這滄海一粟便可窺探日本人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僅是日本,就像開篇的故事一樣,俄國人的紀律、英國人的耐心,日本人的執著和認真,都是我們所缺少的東西,都能給予我們的設計一種啟示。

3.“自然的睿智”(愛知世博會主題)

日本人的這種縮小化設計,節約物質體量,反而將自己的資源匱乏轉化為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更成為當今世界的產品設計主題。

對于中國設計而言,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給予肯定是必須的前提條件,重新認識自己更是不可省略的過程。探尋日本設計的發展,我們深知傳統文化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丹青水墨、易經禪學這些簡單的傳統元素語義上;“地大物博”也不再是可炫耀的資本;簡單的符號疊加不是傳統的再現,只能是褻瀆;做大做全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游戲規則??s小就是一條反向思維的捷徑,日本人找到了,我們倒也不必完全效仿,畢竟中國的文化只是相似而非相同,抄襲和學習,是有著境界上的差別。

猜你喜歡
綠色設計
建筑設計中掌握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
淺議生態視角下的綠色服裝設計
食品機械中綠色設計理念的應用分析與闡述
基于綠色室內設計的室內設計發展趨勢分析
淺談綠色設計中自然材料的運用
兒童心理與“綠色”兒童玩具的設計研究
淺談綠色設計思潮對現代城市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的啟示
淺析綠色設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綠色設計思潮對產品包裝設計的啟示
探析“綠色設計”在中學校服中的應用推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