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情景教學在國際貿易原理課程中的應用與設計

2015-10-21 19:40許蔚
關鍵詞:情景式教學專題教學

許蔚

[摘要]新聞情境是可創設的一種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入新聞情境中,對新聞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這樣做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分析和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以專題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化。通過基于新聞情境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進行體驗式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關鍵詞]新聞情境 專題教學 情景式教學

一、新聞情景教學應用的意義

《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主要講授國際貿易領域的基礎知識和一般原理,其理論性、系統性和專業性強的特點十分突出。傳統的基礎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偏重理論教學但又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具體表現為偏重于對20世紀前貿易理論和理論的表象解釋,沒有對理論間的邏輯關系、理論的產生背景、經濟學分析、理論發展進行深入講解,更沒有把理論與現實經濟生活結合起來,尤其是缺乏對現代貿易理論的教授和分析,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由于對這樣的經濟學理論課程感到復雜深奧、晦澀難懂,因而產生畏難情緒;同時,感覺經濟學理論學習和現實生活有距離,很難學以致用,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會因為20世紀以前理論不能很好地解釋當代貿易現象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混亂和疑惑。事實上,《國際貿易原理》課程的知識更新速度較快,許多知識是課本和課堂、本專業所不能囊括的,傳統教材中的知識相對陳舊,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如果教師只局限于書本知識,自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門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而課時相對有限,逐章、逐節講授,要么速度太快,要么省掉一些內容,導致學生理解起來不系統、不連貫。因此,有必要對該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設計進行創新。

我們希望,通過改革,能培育學生對該課程乃至該專業的興趣和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思維方法,較好地體現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組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國際貿易原理》課程更受學生普遍的歡迎和喜愛,為整個人才培養計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情景教學的基本思路

首先,我們要對《國際貿易原理》課程進行專題劃分?!秶H貿易原理》課程的內容豐富,章節較多,根據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和相對獨立性,我們把教學內容劃分為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國際分工、世界市場、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等8個專題,這些專題涵蓋了該課程的所有主要內容。其中,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國際分工、這兩個專題的理論性、知識性較強,內容相對較為枯燥,如果直接按照書本講授,學生可能難以理解。針對這個問題,可以事先布置學生閱讀一些經典文獻和書籍,使他們通過閱讀,對某一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有個預先的了解,加深理解。并且通過閱讀經典文獻,感受到大師的思想魅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

其次,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導入新聞情境。新聞情境是可創設的一種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展示與專題相關的新聞文字和圖片或播放新聞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新聞情境中,了解和理解新聞,并對新聞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學生在這種切身的體驗過程中,會主動探求必要的理論知識,并無意識地自覺加以運用。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會使授課內容變得生動、豐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是教學效果反饋模塊,向學生提供包括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等不同類型的習題,體現了識記、理解和運用等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教學效果,學生也可以通過答題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這樣做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分析和討論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以專題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化,通過基于新聞情境的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進行體驗式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對本課程中不同層次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達到識記、理解和運用的不同標準。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三、情景教學的主要內容

(一)把教學內容劃分為國際貿易發展史、國際貿易理論、國際分工、世界市場、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等7 個專題,這些專題涵蓋了該課程的所有主要內容。其中,國際貿易發展史、國際貿易理論這兩個專題理論性、知識性較強,相對較為枯燥,如果直接講授,學生難以理解??梢允孪炔贾脤W生閱讀一些文獻、書籍,使他們通過閱讀,了解某一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并且通過閱讀經典文獻,感受到大師的思想魅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閱讀內容,并進行重點講解。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授課內容變得生動、豐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這兩個專題與實踐結合較緊密,在講授基本理論的同時,要求學生利用網絡等資源搜集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的新情況,并進行討論。例如: 結合當前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歐美是董事會,印度是辦公室,中國是世界工廠”,讓學生展開討論。對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專題的學習,由于國際貿易發展迅速,新的政策不斷出現,教材滯后現象突出。因此,教師應關注時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如國際商會中電子信用證的有關規定、WTO 的最新進展、電子商務的最新運用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加強學生對這些新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擬國際貿易行為,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學會分析、判斷和決策。經過這樣的實踐教學,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能夠學以致用。對于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化、世界貿易組織這兩個專題,可根據內容和課時,再細分為若干個子專題,如區域經濟一體化、亞太經合組織等,采用“專題報告互動教學法”授課。

在引出專題的時候,案例可以首當其沖的來起拋磚引玉的作用。例如:在第一章開篇介紹這門課程時,就以一段同學日常生活中與國際貿易相聯系的小案例來進行導入。故事當中要體現和包含盡量多的進出口商品名稱。如:“三名同學到商店買隨身聽,有好多的品牌,索尼、愛華、松下,可是這幾個品牌都比較貴;還有雷登和京華這兩個品牌,相比較而言就便宜得多了?!边@樣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所謂“進口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給他們留下國際貿易就在自己身邊,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這樣一個印象?!澳敲礊槭裁从械馁F一些,有的便宜呢?”這又為以后學習關稅等貿易措施打下了基礎,留下了懸念。再比如:在關稅概述這一節內容當中,對于關稅的性質就可以給出一段海關在一年當中的統計數字作為案例材料。從海關的職責當中體現出關稅與其他國內稅收一致的性質?!昂jP總署統計,前三季度全國海關查獲各類走私案件7919 起,案值48.8 億元,涉嫌偷逃稅款13.9億元,對201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強制措施……”,在這里用數字說話,強有力地說明關稅是否征收、征收多少,都是受到海關監管的,從而讓學生總結出“強制性、預定性和無償性”三個性質,加深他們的印象,甚至是他們把知識點與具體的案例聯系在一起,看到問題就會想起學習的過程和課堂上的思路,從而更牢地掌握知識。

(二)根據專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導入新聞情景的教學模塊,包括新聞素材、新聞背景、新聞關鍵詞、新聞解讀和新聞評價5個子模塊。合理選擇新聞素材十分關鍵,既要能夠迅速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新聞情境,又要能夠盡可能多地涉及到課程教學內容。新聞背景的提供是課程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既為學生完成新聞情境的體驗活動提供幫助,又向學生展示了本課程的相關知識要點。將新聞素材中出現的本課程中的重要概念設為新聞關鍵詞,讓學生識記這些專業術語。新聞解讀幫助學生真正讀懂新聞,不僅看到事件的表象,還能理解表象背后的更深層次的含義。例如:我們可以運用一個“隨我國降低汽車關稅日期臨近,日本汽車廠商只能干著急?!边@樣一則新聞報道作為案例。設置幾個有針對性的問題。問題一:我國降低汽車關稅,對于外國汽車廠商是不是一件好事?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己以前學習過的關稅的知識來分析這件事情的利弊。學生會得出“是一件好事?!边@樣的答案。那么緊接著給出問題二:那為什么日本汽車廠商還要干著急?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關注案例當中的陳述的事情經過。當學生在案例中發現癥結在于中國對日本征收“特別關稅”時,就展開討論,分析問題三:這個案例當中體現出來的有關關稅的知識點有哪些?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把本章當中學習到的關稅知識運用到對現實的分析中來,并可以將關稅的概念、性質、特點和作用等在案例中的體現加以歸納。最后,在分析的基礎上給學生情景和角色設置問題四:如果你是日本汽車廠商,覺得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實現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環節。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和啟發,設置和提出循序漸進的問題。而發揮主體作用的則是學生。生澀難懂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在課堂學習之后,在學生的頭腦當中只是抽象的概念,而通過類似這樣的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學生將理論運用到日常經濟現象的分析當中去。新聞評價讓學生無意識地自覺運用經濟學理論、觀點和方法,表達意見和立場。

(三)教學效果反饋模塊,包括選擇題、名詞解釋、判斷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等多個子模塊,表現為不同類型的習題及參考答案,體現了識記、理解和運用等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了解教學效果,學生也可以通過答題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四、情景教學應用的效果

首先,對于國際貿易基礎課的教師來講,要采用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都不能僅僅從課本知識出發,而只有與現實經濟生活聯系在一起才有可能設置類似的情景,給學生分配角色;提出新穎而又符合學生求知心理、貼近他們日常見聞的問題;進而設計一個可供學生討論的有關國際貿易的中心話題,令學生利用各自不同思路分析問題,得到不同結論的討論空間。其次,對于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來講,避免了他們在學習這種專業課時學不深、學不透、學不懂甚至學不會的情況。也就避免了在此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動性無法發揮的狀態出現。每個人都有思考的余地,有發表見解的空間,也就有了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在國際貿易基礎知識這門課上運用情景式教學,是值得大家不斷嘗試和摸索的,它不僅可以起到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作用,更可以促使學生有興趣學習,有能力學習,有方法學習,而這樣的教學效果正是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特點的。

[參考文獻]

[1]熊淡寧,等.推廣行為導向教學法,創建現代教學新模式[J].職業研究,2008(5)

[2]高瑞利.網絡環境下基于問題學習(PBL)的教學設計方法的試驗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6)

[3]吳惠青.基于問題學習中的師生角色及師生關系,教育發展研究,2003.4.

[4]李萍,嚴蓉.合作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0.57.

[5]卜偉等.本科生“國際貿易”課程建設的探索[J].教育與現代化,2009.4.

(作者單位:浙江樹人大學 現代服務業學院 浙江杭州)

猜你喜歡
情景式教學專題教學
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的專題式教學探究
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的專題式教學探究
情景式教學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廓清國家利益觀前提下的理性愛國教育論
關于情景式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英語口語現狀探索
情景式教學模式在法律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情境教學法在高職“汽車營銷”課程中的運用
小班化教學背景下英語教學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