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在教學過程中換位思考的應用

2015-10-21 19:00王志清
新課程學習·下 2015年5期
關鍵詞:換位思考理解尊重

王志清

摘 要: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都在探索最適合學生、效率最高的教學方法。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教師對學生,學生對教師,教師、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四個方面淺談換位思考在其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和合作氛圍中的作用,以期實現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雙贏的效果。

關鍵詞:換位思考;理解;尊重;關心;合作

參加工作以來,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與學生相處過程中,屢試換位思考,效果總是不錯。所謂換位思考,心理學上的含義為:它是一種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受眾的認知、情緒情感和需要等的心理過程。因而認為,如果教師、學生能站在他人(教材)的角度去判別事情、互相換位思考的話,可以解決教學、學習過程中的許多難題,形成理解、尊重、關心和合作的氛圍。

一、教師對學生的換位思考

教師與學生之間,經常存在著矛盾,或教學,或平時的相處過程中。如果教師“換位思考”,轉換一下角色,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體驗學生的處境、情感和利益,那么矛盾就少多了。

教師的換位思考,表現在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尊重和信任的程度上,同樣一件事往往由于教師處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相徑庭。

例如,在課堂上,學生經常寫其他科目的作業。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當然會很生氣。但又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自己做學生時是否也有同樣的行為,老師怎么說、怎么做,才能最信服,才能認識到:這是一種不尊重老師的行為,爭取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于是,我就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的學習精神令老師欽佩,但老師的講課聲肯定會影響你思考其他問題,一心不能二用,下課后讓我們一起分享解決問題的快樂好不好?”我相信,話說到這里,學生如何做就不用說了。

在教師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教師要時時換位思考,避免主觀臆斷,要想學生之所想、愛學生之愛,經常換位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摸準學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證和前提。

二、學生對教師的換位思考

如今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確實存在一些缺點,但他們熱情、大方,做事果決,不計后果,而且也愿意為他人著想則是他們獨特的“閃光點”。如果教師能更新觀念,充分利用這些優點,最終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其實不難教。

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常犯一些小錯誤,如與同桌耍鬧,甚至擾亂了課堂紀律。課后,我會將他帶去辦公室,不是劈頭蓋臉地訓一頓,而是問他:“如果你身為老師,學生在課堂上和你表現一樣,你會如何處理?”學生先是感到驚訝,因為老師并沒有責罵他,心里就平靜了許多,繼而老師又提出這樣的“怪問題”,怎么辦呢?學生一旦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不用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告,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告訴老師自己做錯了。

學生由于年齡小、見識少,世界觀、人生觀正初步形成,教師如果能費些心思設置情境,促使學生經常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學生當然能確立正確、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習慣,這樣教育的目的便達到了。

三、教師、學生與教材

首先,每一科目,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認識。其中,他們會遇到許多“攔路虎”,或是一些深邃的詞語,或是一些難以理解的公式。對于這些,由于師生在解決問題時存在著思維差異,馬虎的老師站在自己的角度認為學生可能會了,就一帶而過,忽視了學生的想法。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備教材,然后再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問題,也就是備學生,事先可以安排學生預習教材,將難以讀懂、模糊的概念提取出來。

再者,文科教材中某些人物的做法,學生總是懷有好奇心,比如歷史人物為什么那樣想、那樣做,為什么他們的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設置歷史情境,再現當時情境,為學生創設歷史事件發生的社會情境,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歷史感”,為其“換位”,即為由現實角色進入歷史角色提供條件。如再現當時的一些圖片、文獻及影像資料。例如,我在講“九一八事變”一目時,先將一些文字和圖片投影出來,像“柳條湖事件”“日軍炮轟北大營”,接著截取《九一八事變》影片的片斷,一個特定的歷史“情境”創設成了,愛國心使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其次,換位思考,誘發思維?!凹偃缒闶钱敃r沈陽的一位居民,面對日本故意制造事端,賊喊捉賊,占我美好河山的事實,你的態度如何,該如何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救亡圖存的抗日運動中呢?”學生不知不覺地便知道作為中國人應該采取何種態度,從哪里著手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后,學生合作討論,得出結論,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的分析,受其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的限制,不可能非常精確、圓滿,也不可能非常具體,有時可能是一個模糊的念頭、一個思想的火花。但只要能提出,就值得贊揚。換位思考使得學生的歷史學習變得生動,有意思,接近現實。

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換位思考

學生與學生間出現小摩擦是免不了的,尤其在班干部與普通學生之間。為了減少這種摩擦產生的頻率,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換位思考,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何種方法最有效?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班級治理理念值得倡導,即“人人輪當官,個個過官癮”,通過每個人定期做班干部,理解班干部的辛苦和對其正確定位:班干部只是老師的助手,身份地位與其他同學平等。長此以往,由于每個學生都有當班干部的體驗,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就會更好地配合班委的工作,學生與學生之間便會形成理解、尊重、平等、合作的氛圍,矛盾發生幾率當然就會少多了。

參考文獻:

馬勇波.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

編輯 溫雪蓮

猜你喜歡
換位思考理解尊重
化學課堂教法與學法優化同步探究
換位——打開學生心靈的一把鑰匙
談科學故事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尹雪艷,永遠的上海夢
偏遠地區高三英語學習方法探究
關于深入開展文化養老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寄宿制學校的班級管理更需要“以人為本”的心靈溝通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中國“換位思考”,日本不會投桃報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