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幼兒規則教育的幾點嘗試

2015-10-21 19:26李潔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常規集體玩具

李潔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060-01

長期以來,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徑上的偏差,在幼兒常規教育上存在這樣的現象:規則內容的成人化。即無論是社會行為規則,還是班級日常行為規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者和無條件地服從者,教師不考慮幼兒的實際需要,單純根據權威的意志和集體主義價值觀來制定標準,導致班級生活規則的繁冗累積,尤其在許多生活活動的細節上也充滿了大量不必要的規定,結果使幼兒的活動處處受到限制。

規則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師既不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又不考慮知識之間的整體性,片面地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宣講規則,使規則流于形式,結果是幼兒的認知和行為脫節;

規則執行的他律性。即否認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會活動和共同生活中適應、內化、形成規則意識,而只是以教師的裁判和紀律的約束來訓練孩子,導致幼兒的主體意識和行為受到壓制。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規,能夠讓孩子對環境產生信任與安全感。常規的設計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例如:希望孩子離開座位時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讓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可能讓別人走路時撞到椅子而受傷,而且教室也會變得很小,那樣讓人看了也不整齊。只有讓孩子了解常規的意義,能夠真正的認同常規,并且能夠切實遵守,這樣才能順暢的進行每一天的活動。

常規既然定了,就要貫徹執行。在學校里,我們該用什么心態,什么方式維持班上的常規呢?當老師在執行常規時,老師的態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當孩子做出違反常規的舉動時,我們該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讓孩子無法遵守常規。是孩子忘記了?是孩子不懂?還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上的差異?有時也要換個角度想一想,不一定問題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時間進行什么活動,活動中應達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這樣的要求,就是幼兒園的常規或紀律。

常規除了能維持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外,還能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例如班上的常規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許多孩子都喜歡在教室里橫沖直撞。這時老師就要考慮到是不是教室的空間太寬闊了?教室就好像運動場一樣,暗示著孩子趕快跑步,針對這種情況,我便告訴孩子們“在教室,我們都是輕輕地走的,盡量不打擾別人”如此一來用正面的語言代替負面的語言,效果大不一樣。又如:課間的洗手問題,教師左叮嚀右囑咐,說了千遍萬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兒因為水池太滑而跌跟頭,甚至有的孩子額頭上竟然摔出了一個包,究其原因,發覺是老師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夠??墒菃栴}又來了,老師照顧到水池這邊的幼兒又照顧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們便讓孩子們在解小便洗手時集體排隊一起去,然后再集體排隊一起回來,可是這樣卻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體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現象。對此我們便采取讓孩子當“小老師”的措施,即當孩子們去水池時,請一名幼兒專門在那邊看著有沒有人玩水,是不是洗過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過豆漿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實際證明,這個方法是切實可行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俗語是從古至今人人皆知的經驗之談,也是一個人生存在這個社會里首先所必須遵守的。大到國家法律,小到集體的規章制度,都約束了一些人的不規范行為。當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是幼兒從家庭邁向社會的一個小小驛站,也是幼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從熟悉自由寬松的家庭環境進入到陌生、又有約束的集體活動之中,又要接受集體教育,難免給幼兒帶來一些不適。幼兒不能像在家里那樣隨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體規則的制約。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思維、理解能力慢慢成熟,尤其是大班幼兒對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是非能力,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見。這時教師不能把一切要求強加于幼兒身上,而是應該讓幼兒自己考慮應該怎樣做,不該怎么做。

例如,我班幼兒,由于是新組建的班級,幼兒都是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以在常規方面的管理就比較棘手,因為不同的幼兒園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玩區域游戲時,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很差,隨意性很大。往往是:繪畫畫區的幼兒畫幾筆就跑到玩具角去;玩具角的一會兒又跑到體育角去;不同玩具的組之間也會互相亂竄,還將不同的玩具混在一起。盡管老師在活動前再三地講要求,可是收效甚微,往往大多數幼兒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便有意識地引導和鼓勵幼兒自己去思考規則和要求,探索規則和要求的合理性。

一、幼兒自定規則,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聽到教師這樣對幼兒說:“要互相謙讓,大家一起玩,懂得謙讓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打人不對,快說對不起”。這樣教育方式的后果是幼兒根本不理解謙讓等行為的意義,因而還出現兩人搶玩具,其中一個孩子還理直氣壯地說:“老師,他不謙讓我?!边@種說教式教育不能很好地促進幼兒發展。因此應該讓孩子真正成為班級里規則的主體,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自定規則,從中自我體驗規則的重要性。如:班上有了一組新玩具,可讓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使大家都玩到玩具,并且不擁擠很安全,使幼兒自定出輪流玩、分組玩的規則;又如:上課時幼兒發言,大家搶著說,誰也聽不清,這時老師可組織幼兒討論上課發言的規則,即上課時安靜地聽別人發言,才能知曉別人發言的內容,舉手發言才是尊重別人的孩子。

二、設定圖標,促使幼兒自覺遵守規則

所謂圖標,就是把一個個規則繪畫成一幅幅有趣的畫面,通過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兒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抑制不良行為的萌發,促進幼兒在不斷的操作中形成自律。如:在從頭到腳這一主題,結合禮貌,衛生教育,自我服務等方面設立不同的圖標,使他們針對圖標為自己貼小紅旗等,使幼兒理解并自覺遵守規則。

三、教師針對個性差異,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

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由于受家庭環境、周圍人的教育方式等影響,養成了一些不遵守規則的行為習慣。在活動中往往是故意破壞,不遵守集體規則,讓他們很快做到自律是很難的。因此,必須多進行個別針對性的教育,在集體性力量的推動下形成自律品質。

當然,對幼兒進行常規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給孩子一個規范的空間,同時又是一個充分發展的空間,孩子們一定能夠在規范的空間得到更自由、更全面的發展。

猜你喜歡
常規集體玩具
常規之外
警犬集體過生日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破常規 獲巧解
集體逃學
泛濫的集體簽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