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分享,健康成長

2015-10-21 19:26趙佳
無線音樂·教育前沿 2015年5期
關鍵詞:典型同伴玩具

趙佳

中圖分類號:G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5)05-150-01

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變化,中國人的育兒方式和觀念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使得人們的育兒方式在全新的社會條件下越來越畸形。對孩子寵愛過度,只寵不教,“四二一”家庭結構,使“小皇帝”、“小公主”們高高在上,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溺愛無邊,不管不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過高。把幾代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切實際的要求與壓力也都落在了孩子的肩上,利他主義傾向削弱,一味索取,不講奉獻,使幼兒的自我觀念不斷膨脹。

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正逐步意識到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及傳統文化的一些弊病,所造成的這一“獨有”的社會現象及導致的嚴重后果。感覺到“道德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并且刻不容緩。要想改變幼兒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勢,我們需通過科學的構思和合理的安排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把讓孩子學習分享明確列入社會領域教育內容中。從幼兒的長遠來看,讓分享在幼兒心中扎根顯得尤為重要。

本論文運用結構情境、自然觀察等研究方法,以幼兒分享觀念、分享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從創設環境、借助典型以及創造機會三個方面來研究如何引導幼兒建立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

一、積極創設分享的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是兒童發展的資源。幼兒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并開展活動?!敝逃谊慂Q琴曾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p>

在幼兒園工作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好的環境,適時地對幼兒進行分享意識的培養。因為和諧的環境是幼兒分享品質形成的有效資源,要形成分享意識,首先應信任對方、關愛對方,必須在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建立依賴和親密的感情。我們通過《開心寶寶》、《我喜歡》和《一起玩》等主題使小班孩子從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親密無間。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我們始終注意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意識,孩子們的心靈始終是純凈的,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相親相愛,開始逐漸形成關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幫助他人的意識。如上學期大班一名同學家里遭遇不幸,全園30個班幼兒和所有的教職工都為其捐款。

二、適時借助分享的典型

大多數幼兒研究專家認為,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他們學習和模仿的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文學作品的形象。因此,我們時刻要注意適時地為幼兒樹立分享的典型。

(一)教師典型

教師是幼兒關注的對象,許多幼兒喜歡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日常行為、言談舉止和情感態度隨時都對幼兒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平時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

(二)同伴典型

幼兒在園內接觸最多的是他的同伴,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在同伴中樹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讓其他幼兒學習。如有小朋友帶來玩具和小朋友分享時,我們就進行表揚,并用五角星和紅花予以獎勵,并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像他們那樣做。于是,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帶來了玩具和同伴分享。我們班有95%的幼兒帶來玩具與人分享,感受了分享的快樂。

(三)故事中的典型

比如在主題活動《一起玩》中,故事《小兔找朋友》中的小兔白白、小黑兔、小羊都是分享的形象;《粉紅鴨》中的小花貓、小兔子和粉紅鴨是一起玩的好朋友的形象。兒歌《好朋友》中的小狗、小鴨、兩個娃娃和《拉大鋸》中的你、我都是一起分享的形象。情境講述《一起玩》中的紅紅和強強都是小朋友模仿的輪流、謙讓和合作玩的形象。

三、主動創造分享的機會

(一)引導幼兒分享食物

1、教師節到了,中、大班幼兒自制禮物(剪顆愛心、畫一張畫、做樣美工、折一樣東西……)送給本班和其他班的教師,以祝賀教師節的到來;中秋節來了,每個中班幼兒帶月餅來和同伴分享,品嘗了不同的味道;新年到了,中、大班幼兒自制賀卡送給自己想送的人……

2、秋游和春游時,小朋友都帶吃的出去。老師主動給小朋友分吃的,小朋友也會給老師和同伴分吃的。來接的很多家長都鼓勵孩子把吃的分給同伴和老師。

3、過了年,小朋友來報到,老師請小朋友帶點糖果來和同伴分享,我們班90%小朋友都會帶來。10%小朋友忘了沒帶來,在以后的日子里陸續帶來,他們帶來的可是全班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份的。在小班下學期從開學到放假前,我們班陸陸續續有小朋友拎巧克力、棒棒糖、阿爾卑斯糖、喔喔糖和水果等來班分享。分享后他們回去告訴父母“分享是很快樂的”。楚楚和嵐嵐小朋友帶了好幾次吃的來園分享。

4、大禮拜,有的家長帶了孩子去了鄉下或外地,家長帶回來土特產,家長會主動拎來和小朋友分享。如劉溯拎來一塑料袋的大巒口楊梅和同伴分享。棒棒旅游回來拎來了西安特產和老師、同伴分享等。

這些食物分享事例說明分享已在幼兒心中扎根了呢!

(二)玩具分享日

小班開家長會時,我們老師告訴家長分享的重要性,讓家長在每周的一天督促孩子帶玩具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同時,我們又在周計劃的家園聯系欄寫上請家長讓孩子在每周帶玩具來和同伴一起玩。帶玩具的前一天下午,我們的老師還要布置小朋友明天帶玩具來玩。在主題《一起玩》時,我們教給小朋友一起玩的方法和技能。我們班幼兒都會帶玩具來園與同伴一起玩,感受了分享玩具帶來的快樂,以鞏固幼兒的分享行為。

(三)見聞分享日

小朋友回家過了個大禮拜,有許多有趣的經歷,快樂的事兒。每逢周一,我們都要請小朋友講講自己快樂的所見所聞,讓大伙兒分享他(她)的快樂。

分享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是個體社會化的一項重要指標。幼兒分享水平是通過分享觀念、分享行為兩方面表現出來的。從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看,3歲以后的幼兒可以有親社會行為了,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不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分享意識會逐步的增強。

總之,要使分享成為幼兒的習慣,變成其自身的行為方式,讓分享在幼兒心中扎根,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家庭、社會的配合;更需要幼兒的實踐和操作。只有這樣,分享才會在幼兒心中扎根,幼兒才能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才能去自我中心化,發展利他行為;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成為未來社會的棟梁。

猜你喜歡
典型同伴玩具
《圓》典型易錯題
40年,我們宣傳推介的典型經驗
尋找失散的同伴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幾類典型題的解題技巧
落地
典型的悖論
好主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