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遺傳》教材整合與使用的探索

2015-10-21 20:00王洪艷
中小學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自主探究

摘 要:《伴性遺傳》的教材內容理論性強,但信息分析、探究推理、知識整合、與實踐結合等能力培養過程顯得不足,各知識點相對獨立,整體性較弱。因此,教師有必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科學整合教材,建構科學有序的教學內容主線;要活用教材,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伴性遺傳 科學整合 自主探究 活用教材

一、教材內容與教學實踐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伴性遺傳》的教材展現了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開門見山地給出伴性遺傳概念,沒有分析“與性別有關”的含義;直接確定紅綠色盲是伴性遺傳病,但沒有明確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教材直接給出了基因型和表現型圖表,沒有分析由來,也沒有比較與常染色體遺傳的關系。對四種婚配方式遺傳圖解中表現型比例的分析、親子代色盲基因傳遞的分析沒有突出發病率的特點,沒有拓展多代間的傳遞關系;教材只明確了紅綠色盲是交叉遺傳,卻忽略了發病率的性別差異性及隱性隔代遺傳,沒有紅綠色盲患者在三代人之間交叉遺傳的分析。教材對抗維生素D佝僂病僅是直接說明遺傳特點,也沒有分析過程,造成許多困惑和問題。

二、依據教學需要科學整合教材,開展自主探究學習

要整合教學資源,構建科學有序的教學內容主線:首先分析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病特點,發掘出實質,然后再綜合對比總結歸納伴性遺傳的概念、分類和特點;先推測紅綠色盲在男性、女性中的表現型,分析相應的基因型,再結合“問題探討”,引導推測色盲的遺傳特點,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選擇驗證方法;繪制色盲的遺傳圖解,分析男女發病率、綜合各遺傳圖解探索色盲基因在多代人的遺傳特點,驗證推測出紅綠色盲遺傳的三個特點。

比較色覺正常與抗維生素D佝僂病,推測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特點。再用課件展示人類外耳道多毛癥家系圖,對比色盲家系圖,引導學生思考:患者同樣都是男性,遺傳特點有何不同?推測出伴Y染色體的遺傳特點。

小結以上遺傳病的特點提示學生思考:為什么上述兩種病在遺傳表現上總是和性別相聯系呢?引出伴性遺傳的概念,再學以致用,聯系生活舉例反饋、歸納練習伴性遺傳的判斷推導方法,解決生活中和優生優育等問題。

最后設計逐層深入的例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析歸納生物遺傳方式判斷、計算及相關題型的分析思路、解題方法和技巧。

這樣就能強烈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求知識、尋找規律,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實現高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圓滿達成三維目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巧用教材,引領學生自主探究

要結合多種模式的系列情境問題的創設,將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等科學研究的方法靈活應用到“探究發現式”的課堂教學中。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重視教材、嚴謹思維、規范表達、準確記憶的習慣。利用教材資料創設情境時,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來獲取信息;活用教材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邏輯性、指向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主思維和參與意識,避免那種散漫和混亂的所謂互動,避免盲目無效的探究,有效推進教學的進行;歸納結論課件展示時,要盡量將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等以填空的形式給出。

教學設計總體方案是:層層深入創設情境,設疑誘思、探究、推測、驗證→揭示本質,歸納結論→聯系實際,靈活遷移應用。

其中創設有效的情境問題尤其重要,一般用課件展示。

在由表象到實質推測紅綠色盲的表現型和基因型時,先創設實驗情境,體驗紅綠色盲檢查圖,了解自己及周圍同學的色覺狀況,再創設故事化教學情境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①如果道爾頓的母親看到襪子也認為是棕色的,推測這家人的表現型;②伴X染色體的基因如何表示,書寫出以上表現型對應的基因型,思考男、女基因型種類是否相同;③書寫男性白化色盲、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思考兩病遵循什么遺傳規律。

用假說演繹法推測紅綠色盲遺傳特點時,創設背景式情境問題進行探究:①為什么資料中兩種遺傳病男女患者特點相反?②為什么男女色盲基因型種類不同?推測其遺傳特點。 ③推測結果對嗎?請選擇適當的方法驗證。④經討論大家選擇分析家系圖來驗證,那么有關色盲的婚配方式有幾種?分析子代中色盲的發病率有何特點?⑤色盲基因在性別間是如何傳遞的?能由男性傳給男性嗎?男性的色盲基因從哪里來、傳給誰呢?

創設生活化情境,對比分析色覺正常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用類比推理法推測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特點;創設實物演示式情境,直觀感知分析色盲家系圖與外耳道多毛癥家系圖,比較異同點,類比推理伴Y染色體遺傳特點……

這樣通過科學整合教材,建構科學有序的教學內容主線,活用教材,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架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培養了綜合素質,也便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加強了學生對伴性遺傳相關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積極認真的探究態度和科學合理的探究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動力,創造了“人人參與、人人有體驗、人人成功”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作者簡介

王洪艷,女,陜西省漢中中學高級教師,漢中市優秀教師,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課題《高中生物教材優化整合與利用的研究》(立項編號為SGH140430)學術主持人。

猜你喜歡
自主探究
合理選用實驗材料提升自主探究實效
借助自主探究式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