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應對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所面臨的困境

2015-10-21 20:00李櫻櫻
中小學教育 2015年7期
關鍵詞:教學方式英語教學語言

李櫻櫻

小學英語教學面臨許多困境,這一問題在農村更為突出。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師多不是專業的英語教師,他們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都有待提高。小學英語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此外,農村小學英語教育也缺少有利的外部環境。

把英語教學從初中階段提前到小學階段不僅意味著教育者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更體現了教育者對英語的高度重視。由于教師資源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的限制,農村英語教學的現狀堪憂,面臨許多困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不能流暢地讀,不能準確地說,英語教學就是失敗的。正確的讀音和敢于說出英語的習慣正是要讓學生在入門階段修煉成功的。但小學英語多是啞巴英語,城市中如此,在農村就更是如此了。

而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對單詞的讀音一旦“掌握”也就很難更改了。所以,小學英語教學非但沒有為以后的英語學習養成習慣、夯實基礎,反而為未來的英語學習設置了障礙。

教學思想落后,教學方式簡單,受教育的經歷影響著一個人的教育思想。

農村的小學英語教師一般都很難有比較新的教育思想,甚至于沒有教育思想,教課就是教課,完成了就是完成了,并不能認識語言教學的規律,難以認識到“說英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也很少想到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受教學思想的限制,他們一般都停留在比較簡單的教學方式上,重過程而輕結果,不重視英語的正確讀音和表達,對于激發興趣、習慣養成等也都不太在意,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作業通常是把一個單詞書寫一張紙。

簡單的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甚至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是智力和情感的交互作用,一旦對某一學科反感的話,在某一學科面前也就往往顯得“笨拙”。英語學習越早也就越多地扼殺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三年級有四十個學生學習,四年級就會有十來個學生不學習,到了五年級則大部分都對英語厭學了,這樣的教育現狀令人堪憂。

英語學習的社會大語境并不成熟,農村比較欠缺英語學習的氣氛。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僅僅限于學校,其他課余時間既不自學,也不參加學習班,更難以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相對而言,他們更缺少學習英語的氛圍。離開課堂,學生更難以找到可以使用英語的場合,不能得到鍛煉的機會。英語是一門語言,具有實用的功利性,它必須在不斷的使用中得到提高,離開了使用,語言就不再是語言。

此外,把考試結果看得比教學過程重要也不利于英語教學。由于各類考試的導向,已造成了“學習英語就是為了獲取升學的敲門磚”的曲解。

中學英語教育在這種無形的壓力下,往往學校和教師把考試結果看得比教學過程更重要。如果我們學生的“學”只有考試的動力支撐,其結果就非常危險了。語言運用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既然強調語言運用,那么教學重心自然就應該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上了?,F代英語教育要求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和運用的過程,在過程中既要關注“學什么”,更要關注“如何學”和“如何用”,即如何聽、說、讀、寫。

要重視“如何”,而不僅僅是“什么”。給學生讀一篇課文,不只是為了學這篇課文“是什么”,也不只是為了學這篇課文的語言點、語法和詞匯,而是為了學會如何讀。不能籠統地給出指令,而要給出具體要求:預測大意,略讀求取主要意思,尋求具體和隱含信息,揣摩觀點和態度,聯系經驗理解意義,比較論點或信息,作認知的推論、綜合、分析、判斷、結論等。以過程為重心自然就會以學生為主體,為每一個孩子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其實,從學生身上可以看到教師的行為。優良的學風可以保證和促進學生高質量地圓滿地完成學業,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養成許多良好的終身受益的習慣。教師在學風建設中承擔著主要責任,學風與教師行為是緊密相連的,教師不良的行為也會影響一個學校的學風。

老師要求學生按時上下課,同樣,學生都希望老師能按時上下課。老師遲到兩三分鐘,為了完成任務,和著下課鈴聲匆匆忙忙結束內容或者晚下課兩三分鐘甚至更長,這樣學生會很反感,會更影響下一堂課的教學。

當教師沒有備好課,講課時就會隨心所欲,抓不住重點,攻不破難點,甚至偏離主題,這節課學生就會在教師的胡言亂語中搞得暈頭轉向。而教師只有精心準備的課才會給講課人和聽課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讓我們聽一節沒有表情變化、沒有語調升降、沒有師生互動、內容陳舊枯燥的課,我們也會打嗑睡。同學們對教師調動不起課堂上的氣氛、照本宣科、死氣沉沉也只能以睡覺來應對。有的同學認為學生上課不能用心聽講的原因是老師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沒有吸引力,對學生不負責任,又如何向學生提出要求呢?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對學生學習需要的滿足是不斷激發學生新的學習動機和動力的有效機制。

學生對課外知識豐富、做題不依賴答案、善于發掘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師的課學習興趣最濃,而對于學生的問題選擇性的回答、解釋不清楚、對學生新的見解不理會的教師逐漸避而遠之。事實上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問題都能給學生做出滿意的答復,但是應當保護好學生的求知欲,要讓學生感覺到,只要他來問,我們會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教學方式英語教學語言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