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民俗攝影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探索

2015-10-21 20:07孫羽盈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教學觀念方法

孫羽盈

【內容摘要】目前,攝影的門檻相對于以往較低,越來越多的人愛好攝影并學習攝影專業,但因攝影教育的發展相對緩慢,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及技能掌握度不夠。文章旨在分析民俗攝影的師資、教學設備及教學方法,提出為滿足現代發展,攝影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應該轉變,并且探析了民俗攝影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民俗攝影 ?教學觀念 ?方法

攝影被視為一門獨立學科,知識面較為廣泛,具備較強的綜合性,且形式呈現多元化,例如眾所周知的廣告攝影、藝術攝影及新聞紀實攝影等,與人類生活極為密切。實踐證實,攝影基礎理論知識普及系統教學可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及培養其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對學生終身影響頗深。因此,為不斷提高教學效能,應將攝影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予以創新,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一、民俗攝影教學的現狀

(一)師資匱乏與教學設備不完善

當前,民俗攝影師資匱乏。首先,攝影理論、實驗教師的分配不足,且教學分工有待進一步細化,絕大多數攝影課程的教學均由一名教師完成。其次,攝影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均有待于提高,且教師流動性較大,難以滿足學院教育需求。再者,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民俗攝影教學均聘請兼職教師,雖解決師資匱乏問題,但維持時間不長,不能滿足學院可持續發展。此外,院內仍有較多教師屬于非專業人士,只因這類人均是愛好攝影,對攝影知識有些了解,雖有實踐經歷,但仍缺乏對攝影理論知識及技能的更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缺乏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攝影歷練與體會。目前,攝影教學中所運用的設備仍處于低檔次,多采用卡片機,極少能使用單反相機,數量匱乏。學生于攝影實踐中較少能使用全手動模式拍攝,多采用傻瓜式的自動模式進行拍攝。①學生動手實踐機會較少,加之大部分學生對攝影理論知識的掌握度不夠與缺乏實踐,毋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俗攝影教育的正常發展。

(二)教學忽視對藝術性的解讀

國內絕大多數民俗攝影教學過于重視技術傳授,忽視了藝術性的解讀。教學以技術傳授為主,例如攝影器材、攝影用光、攝影構圖、攝影用光與攝影技巧等組成了教學體系。而對藝術性的解讀切勿理解為消費式的瀏覽,不提倡僅停留于攝影構圖與攝影用光的形式美,且要學會運用專業術語將攝影構圖、攝影用光及其他技術予以解讀,領會當中的藝術語言及人文思想,培養正確閱讀與品味攝影作品的方法。攝影教學無非是分析、研究圖片,將圖片予以解讀,運用語言描述圖片的主題思想,攝影的藝術本質便是觀察的藝術,教學應關注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創新能力,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攝影人才。然而,因學生于在攝影教學全程中過于依賴教師,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培養創新思維,攝影作品沒有新穎處,缺乏自己的創作風格及特點等,大致相同。此問題應予重視。

二、教學方向的轉變

攝影來源于生活,尤其是民俗攝影。運用寫實的手法打破學生在空間與時間上認識問題的局限,讓其明白攝影是對生活某一瞬間的加工、創作,是對生活內涵的深入理解與探索?;仡櫺苑治?,特定的攝影作品既可給予人感動,也可給予人凄清,原因在于觀賞者用何種眼光、思想觀念去觀察作品,而不是攝影者的技術問題。一幅無內容的攝影作品陳列于世人眼前,正如同失去靈魂的肉體。攝影確切地講應該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作品透露出攝影者所寫實的生活形象,也傳達了攝影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與領會。由上,民俗攝影教學絕不能被視為屬于理論知識與技術傳授的過程,教學必須面向攝影藝術性、技術性相對較強且互相結合的發展方向,教學既要普及理論知識、傳授技術,且要延伸理論知識與技術以外的要點,掌握運用視覺語言向觀賞者傳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②

三、教學改革

(一)組織學生進行攝影審美評論

為攝影增設“審美評論”學科,組織學生對自己或同學抑或教師收集的攝影作品,進行分析、鑒賞,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為教學帶來積極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攝影觀察能力

攝影藝術是攝影者將對世界的理性認識與日常生活中對世界的感性認識予以互融,攝影實踐證實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仍不能確保作品是優良的,但如若沒有這種洞察力,想要獲取優良的攝影作品是不可能的??偠灾?,攝影的藝術便是觀察的藝術。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攝影觀察能力,讓學生自行從生活中探尋具有攝影價值的事物及現象,確保創作出具有內涵的攝影作品。

(三)重視學生的實踐拍攝環節

理論知識源自實踐中的總結與歷練,對于民俗攝影這門特殊性較強的學科而言,教學不能僅重視于課堂理論,還要定期進行實踐拍攝,唯有通過實踐拍攝才能發現理論知識掌握不足之處,才能具有針對性地加以領會知識點。③實踐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支持,課堂理論知識是實踐拍攝的指導思想,兩者相輔相成,經實踐總結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便于“對癥下藥”提高教學質量。

(四)實驗教師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攝影屬操作性強的學科,實驗環節成為該門學科的教學重點,學生唯有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才能真正掌握學科知識,而實驗教師的指導能力可直接影響學生的實踐效果。首先,要求實驗教師必須具有過硬理論知識基礎,且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次,實驗教學需借鑒具有影響力的攝影作品或教師自己的作品向學生闡述創作時的思想觀念,讓學生更為深刻透徹地理解攝影作品。

(五)引導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于攝影教學中通過分析大量的具有影響力的攝影作品,讓學生領會民俗攝影大師的創作思想,并根據作品進行臨摹,引導學生開啟創新性思維。為提高創新能力,教學絕不能止步于臨摹階段,而是要以臨摹為創作基礎,使學生加強自己的創作思想觀念,進一步提高攝影水平,旨在于日后攝影中體現屬于自己的創作風格。

結語

綜上所述,民俗攝影教學應以理論知識結合實踐攝影為主,既要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效率,也要加大力度開展實踐活動。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定期進行作品賞析,引導學生分析攝影大師、同學間的作品,取長補短,提高專業素質及技能。

(注:本文為2014年度黑龍江藝術科學規劃課題項目,課題名稱:《黑龍江地區鄂倫春民俗攝影研究》,課題編號2014C016 )

注釋:

①黃曉洲.高校攝影教育現狀及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12).

②王音音.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攝影課教學改革初探[J].華章,2010(35).

③王沖.關于攝影中實踐教學的研究[J].青年文學家,2009(11).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曹寧)

猜你喜歡
教學觀念方法
學習方法
提高高校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探析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捕魚
上臺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緊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