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心理狀況分析

2015-10-26 06:53李海濱余江文隋華杰通信作者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重性精神疾病精神障礙

李海濱 余江文 隋華杰(通信作者)

(1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1)

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心理狀況分析

李海濱1余江文 隋華杰1(通信作者)

(1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1)

為調查重性精神障礙患者陪護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采用自編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調查,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護家屬的年齡、文化程度、與患者關系沒有明顯的顯著相關,而與患者家屬的性別及入院次數與其心理狀況呈顯著相關;患者家屬的SCL-90的強迫因子、人際關系因子、敵對因子、恐怖因子、偏執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和全國常模沒有顯著差異,而患者家屬的SCL-90總分、陽性因子分數、軀體化因子得分、抑郁因子分數、焦慮因子得分均高于國內常模。

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心理狀況

當前,心理健康已經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所關注到,在醫療衛生體系當中已經有不少研究者開始關注到病患家屬的心理狀況,特別是從事精神心理衛生??漆t護人員的重視。

近年來研究發現,精神障礙患者家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對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存在著較大的影響,而患者疾病的復發、轉歸也依賴于他們心理健康狀況,當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不好時,患者也是能夠感受到的,繼而引發患者的不良情緒,致使患者不配合治療,貽誤最佳治療期。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會失去對自己疾病的自知力或者是對行為的控制力,并很可能會導致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受到損害,長期患病,患者的社會功能也會嚴重地受到損害。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等六類。

重性精神疾病使得疾病患者長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障礙,社會功能缺陷,需要多次住院或長期住院,普遍加重家庭負擔,同時社會上的人群在對待精神障礙患者及其家屬時總是顯得不那么友好,甚至是給他們套上“道德”的枷鎖,這樣會使得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增加,對患者家屬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另外,這些家屬作為患者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照顧者、住院治療陪護者和醫療費用支付者等多種重要的角色,在生理和心理上已遭受巨大壓力。而親人患病這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應激性生活事件;而患者的病程不同于其他普通疾病,精神疾病更容易反復發作,同時大多數患者會預后效果不是特別等情況,使得家屬的心理狀況長期保持在高水平的應激狀態。應激是一種會使人產生焦慮、恐怖、抑郁等情緒,使情緒容易波動,易激奮,易感勞累,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能力有所下降,工作完成效率降低等的心理狀況。

為此本研究將調查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護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為進一步探討相關的干預方法提供科學合理參考依據。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在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住院部心理科住院的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的陪護家屬89人為研究組,符合以下入組標準:①住院患者符合ICD-10診斷標準;②與患者關系親密,共同生活兩年以上;③自身無重大器質性疾病同時家族未有精神疾病史;④在了解調查目的的情況下,表示自愿參與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9份,收回89份。其中男39人,24~65歲,平均(43±8.6歲)女50人,24~65歲,平均(42±9.2歲)。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國內常模作為對照組。

2.研究工具

2.1 一般情況調查問卷

自制一般情況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患者發病次數和與患者關系。詳細問卷。

2.2 癥狀自評量表(SCL 90)

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項癥狀清單(SCL-90),有時被稱做Hopkin's癥狀清單(HSCL,編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為同一人,HCSL最早版編于1954年),于1975年編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有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癥狀因子,根據被試者自身真實情況的嚴重程度按1~5級評分。該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癥狀豐富、更能準確刻畫被試的自覺癥狀等特點。它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緒、思維、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詳細量表見附2。

3.研究方法3.1數據收集

由經統一培訓過的精神科主治以上醫師對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進行統一調查,分別向被試講解測試的目的,統一指導語,要求被試能夠按照自己真實情況,作出獨立的評定,對于文化程度低的被試,由醫師按照問卷順序,依次閱讀給被試,并解釋其內容,由被試獨立依照自身情況作出評定,期間不得出現任何帶有暗示性的話語。

3.2 數據分析

本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采用獨立樣本F檢驗、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或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SCL-90總分及其一般資料單因素分析

由表1可知,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其性別及患者入院次數有顯著相關:1、女性家屬的SCL-90總分(160.09±40.10)高于男性家屬的SCL-90總分(137.21±27.33);2、隨著患者住院次數的上升,家屬的SCL-90總分也在升高;3、女性(P<0.01)且患者住院次數3次及以上(P<0.01)的家屬心理狀態更差;4、另外,本次研究中發現年齡、文化程度、與患者關系等對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相關(P>0.05)。

表1 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屬一般資料單因素分析(n=89,x±s)

4.2 SCL-90評分與中國常模比較

由表2可知:1、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SCL-90總分、陽性因子分均高于國內常模。2、軀體化、抑郁、焦慮得分均高于國內常模(P<0.05或P<0.01)。3、強迫、人際關系、敵對、恐怖、偏執等因子沒有顯著性差異。

這種情況說明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各種軀體上的不適感,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狀況。

表2 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SCL-90評分與中國常模比較(n=89,x ±s)

二、討論與建議

1.討論

本研究中,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SCL-90總分、陽性因子分均高于國內常模,表明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國正常人群的心理水平。其中軀體化、抑郁、焦慮得分均高于國內常模,與相關研究相似??赡苁且驗榧覍俸突颊咭黄鹣嗵幑餐?,與患者的日常的接觸時間是最長的,另外患者在產生的幻覺、妄想、躁狂等精神癥狀的時候,可能會給患者家屬造成一定的傷害或者影響,從而使得患者家屬在心理上產生緊張感不安感,長此以往家屬很容易出現軀體化癥狀、抑郁、焦慮等情況。

相比于無家屬陪護的患者,有家屬陪護的患者在心靈能夠得到足夠多的慰藉,在生活上可以得到家屬的照料,在病情上可以關注的更加仔細,也更容易得到控制,但是如果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是特別的明顯,又或者治愈后回家休養,卻未能堅持醫囑、服藥依從性下降的,在住院多次之后,療效越來越差的時候,家屬的心理難免會有失落、無助、絕望感,從而直接的影響患者的情緒、生活乃至整個康復的進程,造成惡性循環。

本研究還顯示女性、患者住院次數3次及以上的家屬心理狀態較差。這與方美華、王謀順等人的研究結果相同[],這可能與女性本身的生理基礎、個性特點、行為方式等有關系,女性較男性的處事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她們在對待自己的家屬患有精神疾病的時候,常常會感到無助,希望能夠需求他人的幫助和寄托,往往很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和負性心理。當女性家屬看到患者病情遷延,反復發作次數多,同時家庭經濟負擔加大,生活質量下降,這樣更加過度消耗女性家屬的精力,影響其的內心情感,也更容易導致其產生心理問題。

2.建議

在上述結果討論當中可以發現醫院應對患者及家屬科普宣傳關于重性精神疾病相關知識,讓他們能夠了解到重性精神疾病,能夠對精神疾病有全面客觀地認識和了解。應特別重視女性家屬及多次住院的家屬的心理健康。在日常工作不但要加強對病人的規范化管理還要有針對性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特殊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及時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最終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為此提出一下幾條建議,希望能給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參考:

2.1 對患者家屬講解精神疾病的相關知識。

在患者住院治療的同時,向患者和家屬們耐心地講解關于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包括:(1)要讓家屬明白藥物治療對于控制精神疾病的癥狀、緩減治病療程、消除幻覺、重新激發情感等具有積極的影響,讓家屬知道讓患者堅持服藥才是防止復發的重要舉措。(2)要有主治醫生指導患者家屬學會觀察患者的癥狀,如發現有思維、情感、行為等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并立刻就診。(3)強調家屬對患者的情感支持可促進其社會功能的改善,有利于回歸社會。

2.2 醫護人員的接待方式法以及態度需要改善。

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遭受普通感冒時都會覺得身心俱疲,更何況是看著自己的親人罹患精神疾病,滿臉的愁容都寫在臉上,所以,作為醫護人員需要有一定的同理心,能夠切身的體會到患者家屬的急切而又焦慮的心情,然而在??漆t院當中,因為接觸到的都是這樣的病患和家屬,尚能勉強做到同理心,但是不排除還是有部分醫護人員做得差強人意,而綜合醫院情況就更不堪了。

2.3 需要建立診療長效機制,在患者出院之后能夠跟蹤回訪。

正如前文所說,很多患者在醫院表現良好,家屬似乎覺得心中的石頭能夠落地了,但是回到家中之后,缺少在醫院當中的統一管理,專人督促的情況下,導致患者病情復發,這種繼時性疊加壓力對患者家屬心理會造成嚴重傷害。所以,如果能夠建立診療長效機制,在患者愈后回家休養期當中及時回訪,既能夠督促患者堅持醫囑,按時服藥外,也可以對患者家屬的心理進行觀察和疏導。

[1]衛生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S].2011-04-25.

[2]世界衛生組織憲章

[3]馮慧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及干預研究

本研究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心理學重點學科”資助

猜你喜歡
重性精神疾病精神障礙
自擬醒腦湯聯合體外反搏治療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效果
輕型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社區綜合管理對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無形”的病痛——關懷精神疾病人群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經鼻空腸管護理中全面護理的效果研究
奧氮平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伴發精神障礙臨床觀察
3 當我們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社區康復管理模式在江北區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聯合用藥治療偏執性精神障礙的臨床經驗研究
江西 免費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