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15-10-29 22:40黃天柱于艷朝
科技與創新 2015年20期
關鍵詞:信用體系小微企業市場經濟

黃天柱 于艷朝

摘 要:在新一輪市場化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小微企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但是,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依然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所以,加快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越來越重要。目前,在建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信息交換共享、轉化運用和風險防范等諸多障礙,需要在繼續細化和健全法規制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設信息共享平臺,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推動征信市場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小微企業;信用體系;融資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0.023

多年來,融資難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建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幫助小微企業積累和維護自己的信用財富,有利于減少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但是,目前,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仍面臨諸多問題。

1 面臨的問題

1.1 信用法規建設滯后

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需要采集和匯總企業的豐富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會涉及到企業的商業秘密或敏感內容。如果無法可依,就可能會出現企業商業秘密和敏感信息保護不嚴的情況。因此,征信體系必須以完善、成體系的法律法規作為制度保障。目前,我國有關小微企業征信的法律法規處于“半真空”狀態。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管理征信業的法規——《征信業管理條例》,但是,缺少針對小微企業的配套實施辦法和操作細則,在具體實踐中很難充分界定信息采集、使用等關鍵環節。這樣就會難以把握信息采集、披露、使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內容,進而影響政府、企業和征信機構的工作積極性。

1.2 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困難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以下2方面:①缺乏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平臺進行數據交換共享。目前,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多由當地人民銀行牽頭,主要收集銀行系統的信貸信用信息。同時,部分地方政府也建立了企業數據庫,側重采集政府部門產生的非銀行信息。部分垂直管理單位也在搭建自有信用信息平臺。但是,這些信息系統多數沒有聯網。②信息共享機制缺失。信用信息主要分為銀行信用信息和非銀行信用信息2大類。目前,這2大類別信息難以共享。一方面,由于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架設在人民銀行系統內的專網上,非金融系統機構無法接入;另一方面,由于企業銀行信息涉及企業和銀行的商業機密,相關信用信息的使用、公開和曝光都缺少可參照執行的規章依據。這就導致信息共享始終難以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1.3 征信市場處于原始狀態

征信市場處于原始狀態的原因有3點:①征信機構不發達?,F有的信用服務機構數量少、機構規模較小、組織架構簡單,處于信息搜集的起步階段。一般情況下,現有的信用服務機構僅能提供企業基本信息查詢等基礎征信服務,難以為征信服務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②征信服務機構的市場認可度不高。除了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之外,由于其他現有征信機構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影響力比較小、公信力不足等,所以難以獲得公眾的認可。③征信產品難以投入使用。目前,專業化的信用評級、信用評分還沒有開展起來,企業信息仍處于未加工的原始狀態,不能拿來直接用于商業交往?,F有地方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信息種類比較簡單,信息更新滯后,導致信息價值不大,出現信用產品應用難的情況。

1.4 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聲譽效應發揮不足

近年來,雖然多地政府要求積極鼓勵、引導企業和個人使用信用產品和相關服務,但是,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與“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宣傳、表彰不夠,政府在財政補貼、獎勵和招標等行為中,缺少對企業信用信息的使用,相關政策并沒有向誠信度高的企業傾斜;金融部門對誠信企業的正向激勵也不足。與此同時,那些不守信用的企業也沒有受到足夠的行政性懲戒、監管性懲戒和市場性懲戒。企業的失信行為在市場行為中的反饋不足,難以體現出誠信示范效應。

2 推進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對策

2.1 完善法規,健全機制

各地政府應先行先試,出臺地方信用管理法規文件,為征信市場的發展和信用產品的推廣、使用奠定基礎。同時,還應建立完善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加強系統平臺的建設、開發和運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平臺共享本地區公共信用信息,健全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工程,努力將本地區建設成為信用高地。

2.2 落實守信受益失信懲戒機制

在此,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小微企業財政和信貸政策,不斷完善和落實小微企業財政獎勵、補貼政策。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地方政府要為誠實守信的小微企業提供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的“綠色通道”等激勵政策。另外,金融機構要在融資價格、融資金額等方面為誠信小微企業提供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的市場準入、資質認定、行政審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實施信用分類監管,使失信者受到懲戒。

2.3 積極培育征信市場,弘揚信用文化

征信市場的發展對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政府相關部門應綜合運用市場和行政手段促進征信市場的發展。在政府招標和財政獎勵等環節推廣信用產品,開展信用示范工程建設;在重點領域和企業選樹一批信用示范典型,提高全社會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認識,進而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

參考文獻

[1]陳勇.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路徑選擇與對策分析[J].福建金融,2013(1).

[2]付婉瑩.關于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9).

[3]劉堯飛.小微企業征信體系建設的困境[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院報,2014(2).

[4]武彥坤,代曉雪.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關鍵:健全中小企業征信體系[J].征信,2013(5).

〔編輯:白潔〕

猜你喜歡
信用體系小微企業市場經濟
商務部:美方認定中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嚴重歪曲事實
關于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論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
關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及對策研究
新時期民商法信用體系的構建研究
探究民商法中信用體系的構建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論市場經濟行為的善惡原則及對傳統道德的印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