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技健美操中舒舒諾娃的解剖學分析①

2015-12-05 20:52徐瑤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2期
關鍵詞:解剖學髖關節落地

徐瑤

(魯東大學 山東煙臺 264000)

運動解剖學是運動形態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人體運動學的解剖學部分,其目的是從人體結構的角度分析運動動作的規律性,為學習和提高動作質量提供理論依據。動作分析有很多,解剖學分析只是動作分析的其中一種。運動動作的解剖學分析,涉及的內容主要有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在完成動作中的規律與特點。競技健美操中舒舒諾娃動作以蘇聯體操明星世界冠軍舒舒諾娃的名字命名的,通常也叫做屈體分腿跳成俯撐(以下均稱為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它是競技健美操C類難度中的高難度動作,是高水平運動員在競技健美操的成套動作中常用的動作之一。在競技健美操的比賽中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是獲得最高難度分的關鍵也是獲得良好的成套動作完成分的必備因素[1]。依據《2013-2016年競技健美操規則》屈體分腿跳接俯撐動作分值為0.5分,是難度動作編排和過渡連接編排中使用較多的動作之一,也是規定套路動作中的規定難度之一。在進行技術動作分析時首先要了解肌肉工作的活動特點,從而著手對運動動作進行解剖學分析。該文對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的整個動作過程大致分為了4個階段,準備起跳階段、屈體分腿跳階段、屈體分腿跳接俯撐動作的過渡階段和落地成俯撐階段,從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的4個階段進行詳細的解剖學分析。該動作的的動作要領要求股四頭肌和腹直肌收緊,腳背發力向上踢,上體略前傾;收并腿迅速,手腳同時落地;動作重點在空中屈體角度和空中快速收并腿;落地成俯撐是該動作的難點[2]。因此該文從屈腿分腿跳的的身體姿勢與關節(主要包括運動環節的活動規律和特點)的運動形式和肌肉的活動特點(從肌肉的原動肌、肌肉的工作條件和肌肉的工作性質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分析舒舒諾娃動作的技術特點和技術原理。

1 準備起跳階段

1.1 身體姿勢與關節的運動形式

起跳是以遠端環節為固定的一種爆發性肌肉用力的過程,目的是獲得騰空,通過人體動作關節的屈和伸做預蹲動作,然后踝、膝、髖關節依次迅速彎曲,通過牽引關節的肌肉用力,帶動關節角度變化,從而獲得一定的速度,使身體克服重力獲得騰空。起跳準備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動力和爆發力,因此在起跳準備階段的身體姿勢為全腳掌著地,腳尖微外展(60°或略小于60°),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一致,膝關節微屈保持膝關節的彈性,骨盆中立位,肩胛骨后縮下降,挺胸收腹,下頜微收,眼睛平視前方,手臂延矢狀面向后,手臂由前向后預擺,此時做的是肩關節伸的動作。起跳過程保持吸氣動作,不要憋氣為屈體分腿跳階段提供充足的動力。

1.2 肌肉的活動特點

準備起跳階段,股后肌群作為原動肌,與他相對的對抗肌為股四頭肌,身體肌肉在遠固定的作用下,股四頭肌充分收縮使大腿在膝關節處屈;同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也充分收縮蓄力;上肢手臂的預擺動作的完成參與的肌肉有肱三頭肌,此時它作為原動機主動收縮使手臂完成肩關節伸的動作。

2 屈體分腿跳階段

2.1 身體姿勢與關節的運動形式

屈體分腿跳階段的身體位置在空中,起跳后腳背發力上踢帶動大腿在髖關節處由內向外做髖關節屈微外展、外旋的動作,此時,髖、膝、踝在一條平行于地面的直線上,兩腿間夾角要大于90°,踝關節屈,腳尖繃直;上體略微前傾,使脊柱屈,下頜微收;手臂繞肩關節由后向前做肩關節屈的動作。屈體分腿跳階段過程做呼氣動作,不要憋氣,勻速呼吸,從而保持充足的動力。

2.2 肌肉的活動特點

腳尖繃直時,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收縮使踝關節屈;股四頭肌上固定收縮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而大腿外側肌群的收縮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做外展的動作,兩者相綜合的作用加上腳背發力的慣性作用下完成屈腿分腿跳的下肢起跳動作;起跳后,腹直肌收縮使脊柱屈,身體略微前傾;手臂配合起跳起到助力的作用,由于肱二頭肌收縮帶動手臂由后向前運動。

3 屈體分腿跳接俯撐動作的過渡階段

3.1 身體姿勢與關節的運動形式

此階段的身體位置在空中,在此階段肘關節應主動前伸接觸地面,雙腿在成最大分腿角以后迅速向下和向兩側后方滑動,以便合理迅速地形成并腿姿態,同時伸展髖關節使身體形成一條直線,然后雙腳雙手同時落地緩沖。在屈體分腿跳接俯撐的過渡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術動作是快速收并腿,身體姿態在屈體分腿跳的基本姿勢的基礎上大腿在髖關節處做內收的動作,這個過程是整個動作完成的關鍵。身體的核心部位、腰、骨盆、髖關節的力量要保持穩固,在整個動作的銜接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軀干保持穩定,防止運動損傷。屈體分腿跳接俯撐過渡階段過程不要憋氣,勻速呼吸,從而保持充足的動力。

3.2 肌肉的活動特點

該階段動作活動的難點在于快速收并腿動作,此時,大腿內側肌群和后部肌群近固定收縮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做內收動作;軀干的控制在整個屈體分腿跳成俯撐的動作過程中,腰腹核心力量始終保持緊張狀態,腹直肌收縮使脊柱略屈,身體略前傾為接下來落地成俯撐動作做緩沖準備。運動員在空中形成屈體分腿位時要注意保持適當的軀干前傾角,前傾角度過大、前傾過早都會造成雙手先落地的現象,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4 落地成俯撐階段

4.1 身體姿勢與關節的運動形式

落地時上肢兩肘關節開肘距離略大于肩,手臂彎曲緩沖支撐地面兩肘關節內收,軀干部位保持略微含胸;骨盆中立位;下肢落地時,勾腳做踝關節伸的動作,以腳尖支撐地面;落地時只要依靠膝關節和髖關節的緩沖作用來保持身體穩定和平衡,做的是髖關節伸和踝關節屈的動作來完成落地時的緩沖,從而減少落地時緩沖不當而造成運動損傷,更好地完成空中落地接俯撐的動作姿態。落地成俯撐階段過程做呼氣動作,不要憋氣,勻速呼吸,從而保持充足的動力。

4.2 肌肉的活動特點

落地成俯撐動作是屈體分腿跳的最后環節,所以落地成俯撐的完成狀態決定著整個動作的完成與否,因此,落地技術是該動作的關鍵。落地時上肢兩肘關節開肘彎曲緩沖支撐地面,此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保持充分的彈性,三角肌前束和后束也參與了手臂的緩沖作用,三角肌前、后束依次收縮,使肩關節做水平屈伸的動作防止肩關節損傷;胸部略微含胸,使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收縮;核心位置即腰腹部肌肉的活動特點為腹直肌收縮;下肢緩沖的緩沖動作做的是髖關節伸和踝關節屈的動作,所以參與緩沖的肌肉分別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四頭肌以及股后肌群。在練習和完成此類動作時,運動員應該多做上肢肱三頭肌的抗阻訓練,從而提高動作的完成分。

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有很多,該文只對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解剖學分析,旨在倡導大家在進行任何難度動作練習時都要遵從人體解剖學理論,而不僅僅是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中身體姿態的控制技術是在成套動作的完成中,無論動作如何復雜多變,身體姿態要求始終控制在良好的姿態位置,始終保持軀干、腰、髖的自然正位和穩固性,始終保持腹肌的收縮和背部的平直姿態,脊柱要始終保持正位[3]。

5 結語

從解剖學角度分析,身體控制的實質是通過骨骼肌力量來控制身體的穩定和平衡,特別是核心部位的穩定性問題。腰腹位置處于人體的中間位置,人體的重心所在,由腰、骨盆、髖關節形成的核心力量,在四肢動作的過渡連接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對動作的關節運動形式和肌肉的活動特點的解剖學研究,了解該動作各階段動作之間的相互聯系,為運動員更直接全面的了解技術動作以及掌握技術要領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1]伍柳錦,梁炳源.競技健美操屈體分腿跳成俯撐動作的技能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2):65-66.

[2]王洪.競技健美操訓練方法[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193-197.

[3]邱建鋼.競技健美操運動技術特征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報,2003(3):64-66.

[4]李世昌.運動解剖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7-220.

[5]俞繼英.奧林匹克體操[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437-439.

[6]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解剖學髖關節落地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人體解剖學與醫學影像解剖學在教學中的結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人體解剖學
太極拳側行步運動解剖學分析
房地產稅:靴子何時落地?
美聯儲加息終落地滬指沖高震蕩走低
午后
“解剖學”中文譯名的由來與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