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引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分析

2015-12-23 01:25景秀娟
魅力中國 2015年17期
關鍵詞:自主思考讓學引思教育理念

景秀娟

摘要:“讓學引思”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也是可以指引教師實現高效教學的重要教育理念。將其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課堂上發揮其主體作用。而教師在這一教學模式下,需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與思考空間,幫助學生樹立起積極自主的學習態度?;诖?,本文主要針對長春版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讓學引思 小學語文 教育理念 自主思考

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還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使其可以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并樹立起自主思考的思維意識。而“讓學引思”就是可以達到這些目的的重要教學模式,“讓學引思”顧名思義就是由教師的“教”朝著學生的“學”進行轉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展示的機會,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時間,使其可以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一、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引思”的體現

在“讓學引思”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真切意識到“讓學”與“引思”的真正內涵。為此,教師要解讀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然后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在以生為本的理念指引下,真正掌握“讓學引思”的意義。新課改已經明確指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而這一要求要貫徹在課堂教學中,并且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作用在實現這一教學要求方面的作用。也就是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才能達到“讓學”的目的[1]。

新課改同樣明確指出了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要懂得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地發散思維,不斷發現課文中的問題,并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深入思考與探究,才能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而要促進學生的這一思維能力發展,就需要教師做到“引思”。

因此,“讓學引思”就是要讓學生做到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以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引思”的運用策略

要實現讓學引思,歸根結底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學,并且主動地思考,同時也需要教師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思考提供充足的時間與機會。為此,筆者主要針對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設疑探究法的運用

設疑探究這一方法就是遵循學生這一主體地位,使其在疑問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展開有效思考活動的教學方式[2]。因此,教師要貫徹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就可以充分運用設疑探究法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與求知欲望。比如在長春版小學語文《永遠的一課》教學中,教師在導入這一課文時,就可以先提問學生:“若是讓你風雪交加的天氣里站三十分鐘,你們做得到嗎?”有的學生聲音響亮地回答:“穿著厚厚棉襖,再久也能站!”很多小學生附和這位學生的回答,此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問:“那如果讓你只是穿一件單薄的衣服呢?”學生立即集體搖頭。這時教師就可以直入正題:“但是有位老師給學生上了一堂這樣的課,他身體力行地穿著單薄的襯衫,和同學們站在風雪交加的操場上,但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能夠從他的這節課里學習到什么?為什么作者會將這堂課稱作是永遠的一課?”通過這樣的設疑法,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產生探究欲望,主動走進到文本世界中。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與思考時間,讓學生在有效思考之后,獲得自己的答案。

(二)情境創設法的運用

要切實將讓學引思的作用引發出來,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法來實現這一目的。這主要是因為情境創設法可以通過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產生對知識的求知與探索欲望。而且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擁有充足的時間來發現其中的問題,并且分析與解決相應的問題,充分保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能夠實現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比如在長春版小學語文《渡河少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假如你要渡河,可是身上沒有錢可以給你坐船,你會怎么做?”當學生充當主角走進這個情境時,很多學生發現自己的反應不是調頭就走,另想他法,就是求船長讓自己上船。幾乎沒有學生會想到會游泳渡河,即便是少數的人會選擇渡河,也不會如同文中的少年一般倔強地渡河。此時學生就產生了對渡河少年的好奇心,比如:“他聽到老人的‘沒錢坐什么船,笑話這句話時,心情是如何的?為什么會表現出‘像當頭挨了一棒的模樣?他又想明白了什么?為什么渡河的過程中,老人讓他上船,哪怕一分錢都不用給,他依舊倔強地要自己渡河?為什么他最后成了游泳健將后,要給老人寄一封感謝信?”一系列的問題吸引著學生不斷自主發現問題,并且深入到渡河少年的內心中,去剖析他的想法,解讀這一人物形象,并體會其中的道理。

(三)角色演繹法的運用

角色演繹法主要是扮演某一角色,體會這一角色的人物心理活動,在演繹的過程中生動呈現其人物形象的教學活動[3]。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生活經驗與情感經驗方面都不夠豐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某個角色之中,并將其演繹出來,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解讀這一角色。比如在長春版小學語文《愛美的梅花鹿》這篇課文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演繹這個梅花鹿的角色,充分體會這只梅花鹿的愛美心理,并且體會它在面臨危機時反而是最愛的優點阻礙了它逃跑、最嫌棄的缺點卻可以幫助它逃跑時的矛盾心理,進而感悟這個故事中蘊含的道理。由此可見,角色演繹法同樣可以發揮讓學引思的作用,讓學生自主解讀文中的人物形象,并探索其中發人深省的精神內涵。

結束語

綜上所述,讓學引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體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能力等方面。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將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融合進來,切實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參考文獻

[1]夏郭芹.讓學引思,“真正”地學習語文[J].教書育人,2015(25):56.

[2]朱惠玲,“讓學引思”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5,15(29):83 -84.

[3]戴篩芹,巧用讓學引思打造精彩紛呈的小學語文課堂[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5(1):29.

猜你喜歡
自主思考讓學引思教育理念
初中物理習題課教學的思考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讓學引思”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基于“讓學引思”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讓學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