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解決策略

2016-01-15 04:07鮮華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工作

鮮華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成為我國教育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它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反映和評價指標。許多事實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教師的心理健康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我校通過對本縣的中學老師發放心理問卷的方式,得出的一些數據來對教師的心理及問題進行分析,完成課題的研究。

二、教師心理健康標準研究

教育心理學研究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提出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吳思孝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應遵循:(1)熱愛教育事業,勝任教學工作;(2)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3)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特點;(4)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活動能力;(5)有和諧的人際關系。俞國良等人認為,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為:(1)對教師角色認同,勤于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2)有和諧的人際關系;(3)能正確了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4)具有教育的獨創性;(5)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都能重視感受情緒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唐紹文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應為:(1)健康的人格;(2)良好的師德;(3)穩定的情緒;(4)自我意識良好;(5)堅強的意志品質;(6)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已經成為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心理學課題的研究成果。

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采用國際公認的scl_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學專業人士對教師進行檢測,檢測表明:69%的被檢測教師自卑心態嚴重。另外,嫉妒情緒明顯,焦慮水平偏高等也較為突出。

廣州市天河區在最近舉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講座上,用心理健康測試量表對在場教師進行測試,結果顯示: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12.37%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21%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師感到壓力很大,嫉妒情緒、焦慮情緒的出現率也比較高。調查發現,教師的心理問題癥狀主要表現為抑郁、精神不振、焦慮、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

杭州市教科所對市區39所學校的近2000名教師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有13%的教師存在心理障礙,76%的教師感到職業壓力很大,其中男教師的壓力大于女教師。

北京市對500余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顯示。近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于歡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普遍存在著煩躁、憂郁等不良情緒。

我校在庫車縣隨機抽取比較大的五所中學中的200名教師,要求被試者根據自己的情況,認真填寫問卷。收回問卷后,調查結果顯示的事實是:由于感覺心理壓力較大,七成教師存在著經常失眠的情況。同時,在接受調查的89名教師當中,有近六成以上教師明確表示,自己的工作時間每天均超過8小時,有七成教師認為自己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有70.4%的教師容易失眠。還有少數教師經常出現少食、抑郁、煩躁、忍不住要發脾氣等。

四、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探究

1.教師工作壓力過大,導致適應不良問題

在素質教育還未真正落實的今天,教育教學的評估管理體系被蒙上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評估重現象不重人;重結果不重過程;重分數不重內部管理。各種考試、競賽、考核、評估頻繁。大量的作業批改,每天從早上九十點到晚上十一十二點滿負荷運轉,使教師很少有喘息的機會。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全身心投入。教育管理層和社會家長卻常把諸如孩子逃學、品行不良、升學率不高。校園暴力單純歸因到教師個體。教師們忍辱負重面對一切不公正對待和評說,心理壓力沉重。教師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且班級學生偏多,學科繁雜,教學任務偏重超負荷;加之多數學校仍按“升學率”“優生率”來考核教師,決定評優晉級和績效發放;名目繁多的檢查、考評、驗收也使教師窮于應付、疲于奔命。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正進行著全面改革,諸如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等,而改革勢必觸動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隨著這一改革進程,每位教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能適應形勢需要,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但也應該承認,一些心理本身比較脆弱的教師則往往因壓力過度而導致心理危機。過重的工作壓力導致教師心理空間被嚴重擠壓扭曲?!拔乙幌虿环?,過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來不知何故我開始變得脆弱、多慮,常常是事情還沒開始做,便事先設想出多種后果,老是擔心教不好課程,擔心教學質量上不去,擔心最后考不過人家……總之,考不完的試,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整日惶恐不安、心緒不寧,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這反映出當前在教學任務繁重,升學壓力過大,工作超負荷的現實情況下,許多中小學教師真實的生存狀態。事實上,對于教師心理存在障礙的原因,據中國中小學生心理康教育課題組調查,近五成受檢測的教師認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師每天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事實上,從調查數據來看,教師的強迫癥狀、人際敏感、憂郁化以及偏執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體表現為一些教師有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與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

2.教師負擔過重,導致職業倦怠問題

教師工作負擔過重是形成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家長、學生及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這無形中給教師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迫使教師們向著“完人”的方向努力,形成了極端的完美主義觀念,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各類政治學習、教研活動、聽評課活動、各類家長開放日公開課,以及各類的培訓層出不窮)。一些教師力不從心,心理疲倦感油然而升。

3.教師的人際關系復雜,導致人格障礙問題

教師必須與學生、其他教師、學校管理者以及與學生家長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在處理各種關系中可能產生矛盾沖突,使教師激動、不安、煩惱和痛苦,如果關系長期惡化,教師心情必然沉重不僅影響工作,而且有礙心理?,F在,教師普遍反映人際關系難處,據調查,某校45人,88.9%的教師認為最困難的是人際關系。有些教師在與人相處時,缺乏良好的溝通方式與能力,或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去適應環境的需求,容易產生身心失控的現象,導致人格異常。

教師工作的特點,使他們沒有充裕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加之他們的社交范圍較為狹窄,因而社交技能與社交活動的需要不相適應,社交的成功率較低,從而使他們不愿過多地與人交往,心理上自我封閉。

重、時間緊等原因,但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教師個人存在心理障礙。

1、認知上的障礙。大部分教師獨立性較強,工作中必須獨當一面,因此不太重視人際交往。另外,教師整天和學生打交道,所以業余時間渴望獨處。

2、行為方式上的障礙。中小學教師在長期和未成年人交往中形成特殊的態度和說話的方式、語氣,當他們與其他人交往時如果不能有效地調整,就會表現得“好為人師”,使他人不易接受。長期管理年齡小的學生使教師觀察細致,考慮周到,如果不有意識地調整,在與人交往中便顯得繁瑣絮叨,不得要領,也影響他人情緒。這些不適合與成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導致教師人際交往的不成功。

3、很多年輕教師認為工作缺乏成就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機會較少,領導派人出去學習年輕教師出去的較少,不能很快的提升自己,另外年輕教師,特別是小科教師評聘職稱較困難,需要的時間較于其他科時間要更久。社會贊美教師的是春蠶精神、蠟燭精神,強調的是奉獻、責任,可是相對比較而言,卻忽視了教師作為一個平凡人的需要、獲得,對他們的關愛是不夠的。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教育領域的矛盾日漸明顯。問題在于,一方面積淀下來的許多教育、教學弊端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素質教育遲遲不能推展,在錯誤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作用下形成的教育環境,造成教師思想的矛盾與困惑,壓抑了教師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創造精神;另一方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加之有些教師教學技能的欠缺和素質發展的滯后性,教師無法適應與不堪重負。所以,教師心理的焦慮、困惑日漸增多,教師承載了太多的矛盾。

4、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師肩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來不得半點馬虎。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常常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這種職業的神圣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而教師本來也是一種普通的人,而不是純粹的機器,我們或許有理由要求他們有超常的業務與道德素質,但不可能要求他們沒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沒有則必然影響心理的生理節律。的確,面對家長的望子成龍、學校的以升學率論英雄以及社會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師往往“載不動許多愁”,如不及時加以有效的疏導,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心理不堪重負。

5、教師是特殊職業,受到各種有形和無形約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人群。職業倦怠也高于其他職業。

五、教師心理健康的解決策略。

1、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防衛工作

一是在調節、控制情緒上下功夫,通過自我情緒的調節,有意識對情緒的發生、發展加以調控,尋找有效的、適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二是教師要保持正確的處事態度。正視現實,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三是保持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主動適應環境,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教學方法、尋求新的發展,才能真正擁有心理的安全感。

2、建立良好的心理環境

心理環境影響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環境,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次熱愛教育事業,正確認識教師工作,自覺履行教師職責;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3、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教師心理健康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學校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師,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教師的需要。一是滿足教師的學習需要;二是滿足教師體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三是滿足教師的生活需要。

4、增強教師對挫折的耐受力

能接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教師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識,在挫折中激發自身潛在的能力與活力,加強教育責任心,積極調整心態走出挫折。教師遭遇挫折后應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明確是非標準,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

5、正確認識自我。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要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乃至整個社會。并且,教師自己心里也有“一桿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著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這使教師的身心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確地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了解并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推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并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這對教師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6、保持樂觀心態。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边@是有一定道理的??茖W研究也表明,笑一分鐘,人全身會放松47分鐘。面對工作的不順、家庭的不和、人際關系的緊張、領導或同事的誤解等問題,教師應該保持樂觀心態,學會用微笑面對,以真誠對待,盡量避免正面沖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觀環境。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從消極的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人心理困境;從積極的角度看,則可以發現事物的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所以,在審視、思考、評價自我或某一客觀現實時,如能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就有助于克服困難,使人看到希望,充滿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順利走出人生的困境。 7、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教師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識,要認識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維護,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心理醫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來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8、合理宣泄情感。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復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 因此,教師千萬不要把不良情緒悶在心里,要及時地宣泄出來。合理宣泄情感的方式很多,如,在適當的環境放聲大哭,向親友及時傾訴,打廣播電臺的心理熱線,寫日記傾吐,或者參加打球、唱歌、跳舞等文體娛樂活動,都可使緊張的情緒趨向緩和。

如果不良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緊張狀態。這種緊張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還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師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時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情緒的宣泄可以從“身”、“心”兩個方面著手?!靶摹狈矫嫒缭谶m當的環境下放聲大哭或大笑,對親近和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傾訴衷腸,給自己寫信或寫日記?!吧怼狈矫嫒鐒×业捏w力勞動,縱情高歌,逛逛街,買點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還可以出門旅游,從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9、換個角度思考?!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件不好的事情,換個角度去思考,或許就會覺得并沒有那么糟糕,這也是排解煩惱的一劑良方。如:丟了東西的人說:“破財消災?!眱e幸逃過一劫的人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毙度喂賳T說:“無官一身輕?!庇辛诉@些自我安慰的理由,人們的生活就多了些彈性和韌性,凡事也就不必鉆牛角尖了,由此減輕了生活的壓力。換個角度看問題,常能海闊天空。 10、做到寬容待人。寬容待人,忍讓當先。忍讓有“三分”,健康得“七分”。吃點虧顯風格,不生氣就是福。作為教師特別要注重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同齡人”,放下架子,理解學生的難處,寬容學生的失誤,甚至容忍學生的“無禮”,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還應敢于自嘲,敢于解剖自己,使自己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和諧、相互尊重的氛圍。在對待其他事情上也一樣,退一步海闊天空,不用斤斤計較,用尊重與寬容去贏得快樂、贏得健康。

眾多調查顯示,目前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與教師尚未形成成熟和完善的心理健康觀不無關系。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的研究,創立合理的教師心理健康理論,從理論的角度來引導考證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 教師擔負教書育人的重任,要培養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兒童,教師首先要擁有健康的心理,教師的心理健康防衛工作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 俞國良,曾盼盼.論教師心理健康及其促進.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01).

[2] 邊玉芳,藤春燕.教師心理健康內隱觀研究.心理科學,2003(3).

[3] 王加綿.遼寧省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檢測報告.遼寧教育,2000(9).

[4] 李百珍,王凱,李煥穩.中小學教師心理狀況的調查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1).

[5] 周宏.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調適.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4).

[6] 王智.我國教師心理健康研究綜述.教育學,2005(5)

[7]教師的幸福感——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及職業發展

[8]教師人際關系培養——教育者指南

[9]教師職業生涯周期——教師專業發展指導等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工作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不工作,爽飛了?
心理小測試
選工作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