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寧市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

2016-01-15 04:12張燕
關鍵詞:心理健康

張燕

摘 ?要:本次研究選用《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為研究工具,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從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八個維度考察伊寧市高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中分別從性別、族別、年級、是否獨生子女四個角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1. 從整體上看,伊寧市高中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2. 漢族和少數民族在學習障礙、不良習慣、特種障礙三方面存在差異;3. 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學習障礙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行為障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 ?心理健康 ? 行為障礙 ? 伊寧市

1.前言

從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來說,全球經濟都處于快速發展中,文化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在面對越來越快的社會生活節奏和紛繁復雜的社會工作時,成年人都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隨之也出現了眾多的心理健康問題。那么正處于成長與發展階段的高中學生,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他們的心理健康又將是怎樣的狀況呢?

2.研究實施過程

2.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擇了伊寧市四所中學為調查學校,在這四所中學中分層隨機抽取了171名高中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此次研究在民族劃分中將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歸為少數民族類,年級的劃分為高一年級、高二年級和高三年級。

2.2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使用的是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本表由8個量表組成,共80個項目。每10個項目組成一個分量表,它們分別用英文字母A、B、C、D、E、F、G、H表示。其含義是:A學習障礙,由1—10題組成,其中前6題主要反映高中學生學習困難綜合征的癥狀,后4題反映兒童厭學癥的癥狀。B情緒障礙,由11—20題組成,其中11—14題反映高中學生的焦慮狀態,15—17題反映高中學生的恐懼狀態,18—20題反映高中學生的抑郁情緒。C性格缺陷,由21—30題組成,基本上涵蓋了教育實踐中常見的高中學生的性格缺陷或障礙。D社會適應障礙,由31—40題組成,其中31—37主要反映高中學生的人際適應障礙,38—40題涉及挫折、應激等內容。E品德缺陷,由41—50題組成,排序由輕之重,所選項目是教師或家長公認的品德缺陷或障礙。F不良習慣,由51—60題組成,其中51—57題反映高中學生的不良抽動習慣,58—60題反映學生的吮吸、嚼咬習慣。G行為障礙,由61—70題組成,其中61—64題反映高中學生的強迫行為,66—70題反映高中學生的多動行為。H特種障礙,由71—80題組成,其中第71題反映高中學生的排泄障礙,72、73題反映高中學生的言語障礙,74—78題反映高中學生的睡眠障礙,79、80題反映高中學生的進食障礙。它采用三級累加計分模式,即:選“沒有”計0分,選“偶爾”計1分,選“經?!庇?分。將各量表項目的分數分別累加,即可得到各量表的合計分數。若一個量表的合計分數達到10分以上。一般可認為存在該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

2.3實施方法

調查進行的方式是給抽取為樣本的學生發放問卷,學生帶回由父親或母親填寫。在發放問卷時向被調查學生說明調查的目的、內容,及填寫問卷的具體要求與注意事項,打消被試疑慮,取得被調查者的信任,獲得被調查者認真如實的填寫,次日收回問卷。問卷收回后,及時復查,對不合格問卷予以剔除。數據錄入完畢后,隨機抽取20%進行數據復核,最終形成數據庫。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71份,收回問卷162份,回收率為94.74%,有效問卷 158份,有效率為97.53%。統計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得出結論。

3.研究結果

此表表明:在此次研究158名學生中,只在特種障礙維度上不存在問題。其他七項維度都分別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在學習障礙維度上有6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3.8%;在情緒障礙維度上有3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1.9%;在性格缺陷維度上有14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8.9%;在社會適應障礙維度上有1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0.6%;在品德缺陷維度上有2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1.3%;在不良習慣維度上有1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0.6%;在行為障礙維度上有5人存在問題,占被試總人數的3.2%。

3.2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

在高中階段,男生與女生在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不良習慣、行為障礙、特種障礙八個方面都不存在差異(見表3-2)

3.3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

將調查所獲數據經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后可知(見表3-3):總體上,伊寧市高中學生在品德缺陷、不良習慣上存在年級差異,其他各項均無年級差異。但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相比較在品德缺陷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不良習慣上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二年級學生的在品德和不良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多于三年級學生。

3.4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民族差異

在高中時期,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行為障礙五個方面都不存在差異,但在學習障礙、不良習慣和特種障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漢族學生在學習障礙、不良習慣、特種障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沒有少數民族學生嚴重(見表3-4)。

3.5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差異

在高中時期,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在情緒障礙、性格缺陷、品德缺陷、不良習慣、行為障礙、特種障礙六個方面都不存在差異,但在社會適應障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學習障礙上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獨生子女的學習障礙問題高于非獨生子女,但在行為障礙上要少于非獨生子女(見表3-5)。

4.結論、討論及對策分析

4.1結論、討論

4.1.1從總體上說,伊寧市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究其原因有:

① 當代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隨著社會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新舊價值體系與行為規范的更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強烈撞擊,人們的競爭意識在不斷增強,同時處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高中學生也深受影響。

② 各種現代傳媒影響,眾所周知這些現代傳媒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出許多社會問題,而對于心理上還處于發展階段的高中學生來說,適度對待和綜合處理復雜事物的能力還不夠,因而在高中學生接受這些現代傳媒時若未能及時的加以引導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將高于正面影響。

③ 家庭經濟收入及家長對子女教育關注程度,在此次調查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家長都是為生活奔波的農民工或小商小販,不可否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對子女的教育經濟投入、教育時間投入和學習環境的營造。當然我們也無法忽視另一個事實就是由于遺傳、疾病等因素造成學生的個體差異。

4.1.2高中二年級學生在品德、不良習慣上存在的問題多于高中三年級學生。由于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剛剛適應高中的生活,而到了高三,學生的目標明確,并且經過三年的教育,學生已經在品德和習慣培養方面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4.1.3漢族學生在學習障礙、不良習慣、特種障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少于少數民族學生。筆者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因為少數民族受語言的限制,文學出版刊物相對較少,使其與外界交流及溝通相對受阻。再則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少數民族家庭的子女相對的多于漢族家庭,而且在此次調查的少數民族學生里,多數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之上有哥哥或姐姐,更有甚者家中兄妹眾多其上哥哥姐姐皆有且有些年齡較長于被試對象,在其成長過程中給予了較多的照顧與遷就,這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心理依賴性。

4.1.4獨生子女的學習障礙問題高于非獨生子女,但在行為障礙上要好于非獨生子女。據相關調查在當下每個家庭對于學生的成績期望值與關注度都很高,這種現象獨生子女家庭更甚于非獨生子女家庭。殊不知不切實際的成績期望會帶給學生許多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4.2對策分析

4.2.1正確及時的引導

高中時期是教育的重要階段,這時期的學生各方面都在逐步形成階段。尤其是在伊寧市這個多民族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文化和思維,因此要依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批評了事,更不能諷刺挖苦。需要教師在點滴小事上關愛每一位學生、耐心啟發,正確引導,對癥下藥,使學生認識到各種心理問題對自身學習、生活都將產生不良影響。

4.2.2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

環境對高中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這要求學校和家庭營造寬松的教育環境,把教育思想從單純的關注學習成績轉變到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上來。教師和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有能力解決一定的問題,多給學生時間,多給學生鼓勵與嘗試,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使他們擁有希望并相信有努力就會有成功。

4.2.3積極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教師和家長要能夠認識到學生也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與思維。要注意傾聽學生說話。多給孩子說的機會,多與學生做思想上的交流,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學生,才能知道學生的需要,才能培養出擁有健康心理的學生。

4.2.4獎罰得當,寬容與約束并重

中國古話說,物極必反。同樣,教育學生也是一樣的道理。教師與家長要把握好教育標準,要讓學生明白是寬容而不是放縱,是約束而不是寡愛,使學生在寬容中成長,在約束中進步。還有就是教師和家長一定做到積極配合,標準一致,獎罰得當。

4.2.5合理對待學生的同輩交往

無論家長和教師是多么的體貼與善解人意,都無法替代學生同輩之間的交往。這種同輩間的相處是建立在一定的愛好與興趣之上,合理的對待這種交往將能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不同民族學生間的同輩交往,不但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而且有利于民族感情的增進。

5.研究的不足之處

在此次調查研究中,由于筆者研究能力有限,筆者在選取調查對象時選擇了三所民漢合校和一所兵團高中,雖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調查范圍還是相對較

小。除此外,本研究無法避免的不足:一是問卷是由學生帶回家由學生家長填寫的,雖然在發放問卷的過程中已經向學生申明此次調查僅做研究用,但是仍不能排除部分家長善意的隱瞞孩子的部分真實情況。二是本研究采用的是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同部分高中教師一起共同研究開發出的“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雖然它對篩選、診斷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這是一份針對全國性的普遍問卷。伊寧市是多民族的邊疆地區,有一定的地區差異,這些地區差異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也有一定影響,所以研究得出的結果與實際的情況可能會有些許的誤差。

參 考 文 獻

[1] 宋專茂.心理健康測量[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6.

[2] 林崇德.積極而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上)[J].中高中心理教育,2009(9).

[3] 王登峰,張伯源.大學生心理衛生與咨詢[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4] 殷炳江.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5] 徐曉杰.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J] .考試周刊,2008(31).

[6] 羅桃蘭.深圳市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5).

[7] 鄧積珍.中高中心理健康狀況探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7).

[8]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高中學生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9] 高平.影響中高中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2(2).

[10]衛萍,陳雪梅.影響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

[11]張濤.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3(1).

[12]王曉茜.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J].遼寧大學學報,1999(5).

[13]艾德平,蔡詩鳳,羅安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分析及其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3,3.

[14]郭德俊.高中兒童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12.

[15]肖雯蟬.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美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4.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設計
第七屆“健康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獲獎名單(第一批)
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