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2016-01-15 04:20王曄
關鍵詞:心理健康對策學校

王曄

摘 ?要:中小學在教育中處于基礎性的地位,關系到我國的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教育事業中的工作重點。本文通過論述了我國中小學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淺析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對策,旨在培養中小學學生健全的人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問題;對策

前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學健康教育越來越成為我國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領域及。關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強對其的心理素質的提高,健全人格,從而實現中小學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但是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問題。如何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解決對策成為當代教育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礎性工程,有利于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正確健康的心理可以有利于中小學學生形成聊好的品德。中小學的對是非的界限不明確,對道德層面缺乏基本的認知,以自我為中心,道德認知盲目。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對是非觀念的明確,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心理健康有利于身體的健康發展,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從而有利于中小學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心理素質作為每個人的基本素質,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使中小學更好的適應校園生活,為以后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從而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也在不斷前進,教育體制改革中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強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表現其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具體實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新工程[1]。

(三)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適應社會發展

心理健康作為人才的重要衡量標準,在對人才的選拔過程中處于第一地位,大量的事實證明,各行各業中的優秀人才,都是以個人的心理健康為優先條件。中小學學生正處于其自身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日益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解決其存在心理問題,促進中小學學生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和社會環境的變化。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還是以上課為主,途徑上存在單一性的弊端。部分學校對于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上建設不完善,難以形成全方位、系統性、多層次的健康教育系統[2]。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需要財政支持、設備配套、師資水平等等多方面的融合,但是這些在短時間內難以健全。同時由于學校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運行管理機制和長效的溝通機制,導致雙方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明顯不足,把心理教育責任推給學校,而忽視了自身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達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的最大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

心理健康老師作為心理健康知識的主要傳播者,必須具有專業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但是目前,部分中小學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缺乏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專業知識培訓,擔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大多實在優秀的教師骨干中選出來的,心理教育知識的培訓時間短,導致教師的心理教育專業技能不到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單一,教育方法僵硬

現階段,部分中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主要以上課方式為主,具有單一性,在課堂上的講課形式主要是學生討論、教師授課等,缺乏對實際情況的掌握力度,導致中小學對心理健康的認知程度不夠深刻。某些中小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當做學生的考試課,這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和體會。作為考試科目,這無疑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甚至會產生厭學的負面情緒,最后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對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生活學校中的滲透力不足,沒有與教師工作、班級活動、課外活動等有機結合,缺乏實踐性。

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投入,

首先中小學校要加大師資力量投入力度,學校應該應聘專門從事心理學和教育學工作的主要教育人才,讓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涌入教育事業中來。對在校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于培訓后的優秀教師,讓他們轉換崗位,從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中小學可以聘請高校的相關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專業人才,來學校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講座、報告,并且對老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學習,從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建立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學校領導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決策者,應該建立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立以學校為主,家庭教育為輔的心理教育管理機構,學校要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能力,提高組織能力和決策能力,并由專門的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專業定期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和成立專門的研討機構,學校根據中小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規律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最終的教育目標,將學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落實到位[3]。同時,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建立合理有效的溝通運行機制,家長也要明確職責,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形成一種和諧的家庭和學校雙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三)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針對全校學生,中小學??梢蚤_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通過教師講課、學生討論、課外活動等形式來加深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培養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于每個學生的不同心理健康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引導,使其的心理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同時,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內容,通過參加公益活動、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保證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四)學校要轉變思想觀念,加深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理解

我國的教育方向是以素質教育為主,一次,中小學校要轉變思想觀念,將教學模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而提高其心理素質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在校教師要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認識,加深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學校領導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在思想上做到根本轉變。

總結:綜上所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性工程,是加強新時期人才建設的根本保證。本文通過論述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發現目前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系統不完善、師資力量不足、教育途徑單一和方法僵化的問題,從而提出了加大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投入力度、健全教育體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途徑和學校要轉變思想觀念,加深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理解的對策,目的在于不斷促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建軍.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1,33:87.

[2]韋磐石.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顯性問題及對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146-148.

[3]張銘,張曉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92-93.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對策學校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學校推介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