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老年人抑郁癥狀、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特點

2016-01-28 08:26林艷艷曹光海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24期
關鍵詞:孤獨社會支持抑郁

林艷艷 曹光?!≮w 潔

(濟寧學院教育系,山東 濟寧 273155)

?

山東省老年人抑郁癥狀、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特點

林艷艷曹光海趙潔

(濟寧學院教育系,山東濟寧273155)

摘要〔〕目的探討山東省老年人抑郁癥狀、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特點。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山東省部分地區322名老年人進行抑郁癥狀、孤獨感與社會支持問卷調查。結果①老年人社會支持總分較高,所能體驗到的情感支持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獨感;抑郁得分為輕度。②老年人在社會支持各因素、抑郁癥狀及孤獨上,年齡、居住地、婚姻、居住安排、經濟保障、慢性病、有無養老保險存在顯著差異(均P<0.05)。結論老年人精神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國家、社會﹑子女要共同關注老年群體,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關鍵詞〔〕社會支持;抑郁;孤獨

第一作者:林艷艷(1980-),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群體心理健康研究。

抑郁〔1〕、孤獨〔2〕等是威脅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問題,老年抑郁癥、孤獨感是以持久的情緒低落和內心孤寂為特征的一種情感性心理障礙,可能會導致軀體功能下降、自殺傾向等,從而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生命質量。近年來,在探討老年人心理衛生中,不同側面的社會支持或抑郁癥、孤獨感的研究結果各異〔3,4〕。本文旨在了解山東省部分地區城鄉老年人社會支持與抑郁癥狀、孤獨感的特點。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隨機抽取濟寧、濟南、濰坊、棗莊、萊蕪等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現場問卷測查,最后得到有效問卷322份。見表1。

1.2調查工程①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5〕包含3個維度共10個條目:有客觀支持(所接受到的實際支持),主觀支持(所能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支持利用度是反映個體對各種社會支持的主動利用,包括傾訴方式、求助方式和參加活動的情況)3個分量表??偟梅趾透鞣至勘淼梅衷礁?,說明社會支持程度越好。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測信度為0.92,各條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間。②老年抑郁量表(GDS)〔6〕有30個條目,其中10條用反序計分(回答“否”表示抑郁存在),20條用正序計(回答“是”表示抑郁存在)。最高分30分,0~10分為正常范圍,即無抑郁,11~20分顯示輕度抑郁,21~30分為中重度抑郁。③孤獨量表(UCLA)〔6〕共20個條目,含有11個“孤獨”正序條目與9個“非孤獨”反序條目(其中有一條用正序陳述語言較困難),每個項目為四級評分。分數越高表示孤獨度程度越高。

1.3數據收集與整理調研過程中,老年人和受過訓練的調研員一對一完成問卷,然后當場回收問卷。被試填寫問卷之前,調查隊員將問卷的填寫方法一一介紹清楚,然后讓老年人獨立的、不受影響地完成問卷。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有因文化程度低及視力差等原因無法自行填寫問卷的老年人,調研隊員將會為老年人讀問卷或代填的方式進行。調研結束后,對問卷做了嚴格認真的篩選,剔除漏答及背景資料填寫不完整的無效問卷。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t檢驗、F檢驗。

2結果

2.1整體數據描述老年人社會支持總分(37.19±6.29)分,說明老年人有較高的社會支持度。其中,主觀支持(23.13±4.08)分,表明老年人所能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較高。孤獨總分(37.58±9.61)分,表明老年人存在孤獨感。抑郁總分(8.73±8.73)分,表明老年人接近輕度抑郁??陀^支持(9.5±3.28)分,支持利用度(4.56±0.61)分。

2.2不同情況老年人社會支持、孤獨、抑郁狀況在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和抑郁總分方面,男性低于女性,而在客觀支持、社會支持總分和孤獨總分上,男性均高于女性,但差異均不顯著(P>0.05)。60~64歲的老年人在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及社會支持總分方面,要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P<0.01),在孤獨和抑郁總分方面要顯著低于其他年齡段(P<0.01)。在主觀支持、客觀支持、支持利用方面,城市和農村老年人差異不顯著。農村老年人的孤獨感和抑郁程度均高于城市老年人(P<0.05,P<0.01),農村老年人接近輕度抑郁。有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在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方面顯著高于無配偶同住的(P<0.01);而在支持利用方面差異不顯著;在孤獨感和抑郁方面,無配偶同住的老年人顯著高于有配偶同住的(P<0.01),無配偶同住的老年人顯現出輕度抑郁癥狀。獨居老年人在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方面顯著低于非獨居的(P<0.01);而在支持利用、孤獨和抑郁方面,獨居老年人略高于非獨居,差異不顯著(P>0.05),獨居老年人的抑郁總分較高。無經濟保障感的老年人抑郁癥狀顯著高于有經濟保障感的老年人(P<0.01);無經濟保障感的老年人的孤獨癥狀顯著高于有經濟保障感的老年人(P<0.01)。另外,無經濟保障感的老年人在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方面,顯著低于有經濟保障感的(P<0.01);在支持利用方面差異不顯著。有無慢性病老年人在客觀支持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在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和社會支持總分上,無慢性病的老年人顯著高于有慢性病的(P<0.01,P<0.05);在孤獨方面,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略高于無慢性病的老年人,但差異不顯著;在抑郁方面,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顯著高于無慢性病的老年人(P<0.01),且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明顯患有輕度抑郁。在客觀支持方面,有養老保險的老年人顯著高于無養老保險的老年人(P<0.01);在主觀支持方面、支持利用、社會支持總分和孤獨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在抑郁方面,無養老保險的老年人顯著高于有養老保險的老年人(P<0.05)。見表1。

n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社會支持總分孤獨總分抑郁總分性別 男1679.85±3.3823.02±3.984.53±0.6237.40±6.3637.90±10.278.54±6.04 女1559.13±3.0823.24±3.994.59±0.6136.96±6.2337.22±8.848.95±5.97 t/P值3.17/0.080.18/0.670.63/0.430.31/0.580.32/0.570.29/0.58年齡(歲) 60~648110.69±3.0624.10±3.694.64±0.5539.44±5.6535.17±8.127.10±5.17 65~691049.52±2.9523.62±4.274.53±0.5837.67±6.1438.03±9.158.07±5.83 70~79989.21±3.5322.58±3.874.51±0.6436.30±6.4737.45±9.739.73±5.81 80及以上397.29±2.5120.62±4.084.62±0.7432.52±4.9142.95±12.6111.95±7.64 F/P值6.51/0.004.91/0.000.66/0.577.67/0.003.61/0.004.82/0.00居住地 城市1549.83±3.6522.90±4.274.53±0.6637.26±6.8235.99±9.827.54±5.71 農村1689.21±2.8323.33±3.914.59±0.5637.13±5.8138.99±9.229.80±5.71 t/P值2.29/0.130.71/0.410.54/0.460.03/0.876.26/0.019.26/0.00配偶 有20610.12±3.0224.15±3.734.55±0.5738.82±5.5935.92±8.897.76±5.81 無1167.93±3.3120.51±3.764.59±0.7133.03±6.0841.79±10.1111.21±5.79 t/P值25.33/0.0048.39/0.000.27/0.6152.02/0.0020.49/0.0017.99/0.00獨居 獨居1218.69±3.5722.17±4.064.59±0.6235.45±6.7638.70±10.729.57±6.29 非獨居2019.93±3.1423.62±4.014.54±0.6138.09±5.8536.99±8.958.30±5.81 t/P值8.47/0.007.28/0.000.39/0.5310.31/0.001.78/0.182.54/0.11經濟保障感 有2089.87±3.3723.66±4.274.54±0.6138.07±6.5936.36±9.557.91±5.81 無1148.62±2.7821.84±3.264.61±0.6135.07±4.9340.50±9.1410.72±6.01 t/P值8.47/0.007.28/0.000.39/0.4210.33/0.001.78/0.002.54/0.00慢性病 有1499.74±3.5722.07±3.814.45±0.6336.25±6.5438.51±10.0810.27±6.26 無1739.31±2.9724.00±4.134.65±0.5737.96±5.9936.80±9.157.46±5.47 t/P值1.06/0.3014.71/0.007.15/0.004.67/0.031.97/0.1614.41/0.00有無養老保險 有17910.05±3.4223.13±4.284.51±0.6337.69±6.7536.60±9.777.97±5.91 無1438.78±2.8523.13±3.824.62±0.5736.53±5.5738.87±9.269.75±5.99 t/P值9.72/0.000.00/0.991.87/0.172.11/0.153.46/0.065.52/0.02

3討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各項基礎生活、醫療設施逐步的健全,大部分的老年人都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基本的社會支持,生活滿意度較高。但無配偶同住老年人和8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社會支持水平較低。老年人普遍感到心理孤獨,老年人晚年交流的對象范圍較窄,大多集中在自己曾經的老同事、老朋友,缺乏與其他群體特別是與年輕人的交流;而且大多數老年人只是鍛煉健身,只有少數打牌下棋、聽戲、看書、看電視等,這也反映了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的匱乏。

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文化傳統,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較低,女性老年人社會支持得分低于男性老年人;在抑郁方面,女性老年人得分高于男性〔7〕,提示應該給予女性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關注。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均呈現出下降趨勢,社會支持水平降低,孤獨感逐漸增強,且由接近抑郁發展成輕度抑郁,這主要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自身行動更為不便,且交際范圍逐漸變窄,精神文化生活較少,這需要針對每個年齡階段的老年人采取相應的措施,讓每個階段的老年人都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心態,獲得高質量生活。

城鄉老年人精神健康狀況差異較大。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特別是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有適宜住房的老年人,大多生活較為幸福,滿意度較高,性情也較為樂觀開朗,抑郁情緒偏少,且大多有自己的業余愛好和豐富的集體活動〔8〕。然而農村老年人則大多孤僻而寂寞,空巢老人居多,而且他們缺乏文娛活動,身體健康狀況較差〔9〕,抑郁情緒較多,幸福感小,對生活不滿意。這表明農村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問題更為嚴峻,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重視農村基層老齡工作〔10〕。中國人家庭觀念重,親人的缺失更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無配偶且獨居老年人受生活條件和生活現狀的限制,他們能接受到的實際支持、所能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較少,其主觀幸福感低〔11〕,個體對各種社會支持的主動利用度相對較少。隨著中國社會的轉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家庭觀念發生重大變化,子女們都為了事業打拼,很少有時間陪父母,導致家庭對老年人的支持作用日益削弱,從而致使老年人負性情緒增多、抑郁情況日趨嚴重,這要求子女們在老年人喪偶后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照顧,以緩解喪偶老人抑郁與孤獨。

“老有所依,病有所養”是當今老年人理想的生活狀態,擁有良好的養老方式的老年人的社會支持水平普遍較高,且抑郁和孤獨水平較低。另外,沒有慢性病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他們的精神狀況顯著優于有慢性的老年人;當老年人患病時,他們能方便就醫,且自己擁有養老保險,這會令老年人特別地有安全感,使他們不再擔憂自身的生活狀況。這表明,實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4

1Smetana TG.The role of parents in moral development:a social domain analysis〔J〕.J Moral Edu,1999;28(3):311-21.

2劉志榮,倪進發.老年人孤獨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2003;9(3):293-5.

3梁秋霞,李艷怡,楊思慧,等.農村老年人孤獨感與生活狀態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9):1259-60.

4黃儉強,陳琪爾.老年人睡眠質量與孤獨及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15(1):47-8.

5張作記.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7.

6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17-8,284-7.

7王希華,周華發.老年人生活質量、孤獨感與主觀幸福感現狀及相互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5):676-7.

8鄔俊福.城鄉老年人親子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7):822-4.

9李德明,陳天勇,吳振云.中國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2):1193-5.

10王春穎,劉新研,樊立華.城鄉社區老年人社會支持的現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20-1.

11鄧云龍,陽中華,陳向一.社會支持和家庭功能與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501-3.

〔2014-12-19修回〕

(編輯杜娟)

通訊作者:趙潔(1968-),女,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群體心理健康研究。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聯科研課題(11-ZZ-SH-02)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4-7200-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4.109

猜你喜歡
孤獨社會支持抑郁
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圈套里的個性化講述
《一課》中教師娜迪亞悲劇形象探析
從《山河故人》看賈樟柯的變化與堅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