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根本土 融會貫通 創出特色*
——一部民歌改編曲的創作指南

2016-02-04 09:02姚益鋒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植根襯詞晉中

姚益鋒

(晉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植根本土 融會貫通 創出特色*
——一部民歌改編曲的創作指南

姚益鋒

(晉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與研究:常士繼作品談》一書既是對常士繼代表作品的總結,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民歌改編為藝術歌曲的創作指南。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此書做了詳實的分析,評析了著作的結構及其內容,介紹了植根本土的歌曲中不同的內容題材、不同的演唱方式和不同的曲式結構,分析了此書中的作品是如何汲取民歌旋律、依托特色襯詞、掌握創作方法,從而融會貫通創出特色。

民歌改編曲;植根本土;創作指南

民間歌曲產生在人民的生活和勞動之中,經歷著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和不斷地通過集體的加工和提煉,是最能夠表達人民情感體驗的藝術表達形式。民間歌曲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變革,為了更好地繼承傳統文化,對來自民間、扎根民間的民間歌曲,我們也能通過換一種方式的發展,即以符合當代人審美特點、接受特點的民歌改編曲形式,讓她繼續茁壯成長。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是以本土民間歌曲為藝術元素,進行民歌風味的歌曲創作,將本土元素運用到藝術歌曲的創作之中。

一、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與研究展示

《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與研究:常士繼作品談》一書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上篇作品賞析,下篇學術論文。作品賞析部分匯集了常士繼從1979年到2011年三十多年間發表、獲獎的24首優秀歌曲。在每首歌曲的后面都附有“作品評介”,作者一邊要融入到探究本土元素在歌曲中是如何運用的,分析原曲調填入新詞、片段的運用及其發展、以其為動機的展開、韻味的借鑒;又要跳出來為讀者講述本土音樂文化對歌曲創造的重要性,通過對作曲技術的分析、歌曲寫作技術的分析,給讀者帶來啟發、產生觸動,更激勵著初學者要熱愛、積累并運用本土音樂文化。這一精細獨到的分析,為這些元素是怎樣被運用于藝術歌曲的創作之中,點明了方法,指出了方向。

學術論文的收錄,把作者與作曲者以前研究發表過的8篇學術論文予以整理,通過論述如何積累民間音樂素材,分析民間音樂中各語言要素的運用,從而內化為屬于自己的民歌元素并運用到藝術歌曲創作之中,為讀者細致入微的呈現了一個收集、分析、創作的全過程。這樣既體現了更為具體的某一部作品的詳細的分析方法,發現該部作品的精妙之處,領會作品中某種手法的運用,又可以使讀者明白,怎樣就能找到合適的傳統音樂作為發展素材,并從學理上找到運用民間音樂元素創作新曲的理論根據,從而“激發新時代青年學習本土音樂、熱愛本土音樂、傳承本土音樂的使命感”(后記)。

另外還有兩個附錄,附錄一是歌曲創作手法簡介,主要論述了七種歌曲體裁,四種演唱形式,音樂要素的分析,主題及旋律發展法,用西方作曲技術中的專業術語解讀中國歌曲創作的結構特點,旋律與歌詞的結合,歌曲附屬結構的特點與使用,這一部分真正綜合分析了歌曲創作中各個要素的運用。附錄二是山西本土詞作家李京利、李三處的歌詞二十首,作為學習完歌曲創作方法后的一個測試,讀者可以依據這些新詞,結合本土音樂元素,創作出具有民族

風味的藝術歌曲。

二、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精選分析

植根本土,在于保留與繼承民間歌曲的精華,創作即融入現代,在于運用現代作曲技法和手段創造新的歌曲。這樣在本土與現代的交融中走出一條新路來,創造出既彰顯民族性又富于時代性的藝術作品。

(一)采用了不同的內容題材

有歌唱祖國美好河山的《故鄉那座鸛雀樓》、《什么山高,什么海深》、《神奇的國土》,歌唱偉大領導人的《想起給總理補衣裳》、《手撫香樟想彭總》,歌唱軍旅生活的《當兵的怪不怪》;也有歌唱地方文化的《秧歌情》,校園生活的《校園情》,反映時代精神和人們美好生活的《甜甜的歌》、《魚羊包子香噴噴》、《金燦燦的黃土塬》等等,體現了各種題材都可以采用民間歌曲作為素材進行創作。

(二)匯集了不同的演唱方式

有獨唱《戰士頭頂一顆星》、對唱《青楊柳樹根連根》、領唱+合唱《你就是頂梁柱》、童聲領唱+合唱《山里娃》、少兒歌曲《美麗的校園》、組歌《賀龍將軍在呂梁》等等,體現了運用民間歌曲創作新曲是可以有各種演唱方式的。

(三)包含了不同的曲式結構

有方整性結構的樂段,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秧歌情》2)、附加引子和尾聲的對比主題的單二部曲式(《彩霞河》),單三部曲式(《呂梁兒女盼曙光》)、非再現性單三部曲式(《校園情》),主題變奏(《迎親人》)等形式,體現了民間歌曲元素作為種子音調,可以得到更為充分的發展,隨著規模的擴大,能夠表達更為復雜的情感。

三、植根本土的歌曲創作指南

讓過去的民歌,在作曲家的筆下復活,可以采用民間歌曲的旋律寶藏、襯詞寶庫和發展手法,攫取富有特色的素材為我所用,將民歌中經典的元素融入到作曲家的音樂語言系統之中,運用到新的音樂創作之中。

(一)汲取民歌旋律是首要選擇

一是將原始民歌的一個樂段、樂句填詞作為新作品的一部分,根據歌詞的意境選擇情調相近的民歌,僅根據歌詞的韻律將旋律略微改動,這在創作中出現的最多。比如《一對對黑串》與《彩霞河》,《串門門》與《我為和諧唱首歌》,《偷南瓜》與《魚羊包子香噴噴》,《秋香哭婆婆》與《想起給總理補衣裳》,石樓民歌與《手撫香樟想彭總》,《夫妻恩愛鬧生產》與《迎親人》,《繡荷包》與《賀老總教咱紡線線》,另一首《繡荷包》與《老哨兵》。二是將原始民歌的樂匯、樂思作為新作品的主題素材。比如《秧歌情》與《揀爛炭》,《上包頭》與《戰士頭頂一顆星》,《走絳州》與《當兵的怪不怪》。三是將多首民歌的樂魂相融合,形成富有地方音樂特色的歌曲。比如《賣高底》、《游省城》音樂元素在《故鄉那座鸛雀樓》中的運用,《賣元宵》、《女抹牌》、《摘花椒》音樂元素在《什么山高,什么海深》中的運用。

(二)依托襯詞彰顯地域特色

第一,以襯詞樂句進行過渡。比如,《甜甜的歌》中的“哎!依呀呀吱兒喲呀喲喂”,《彩霞河》中的“哎喲哎咳呀咳”,《美麗的校園》中的“唻”。第二,以襯詞為音樂走向高潮起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秧歌情》(1)中的“依兒呀兒喲,呀兒依兒喲”,推出了全曲的最高潮;《金燦燦的黃土塬》中“依嘚兒哎咳喲喲嗬”使情緒渲染更加高漲;《山里娃》中襯詞“喲嗬嘿”的補充,不但使飽滿的情緒得以加強,而且造成了結構上的不平衡,給樂曲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第64頁);《青楊柳樹根連根》中自由延長的襯詞“喲依喲”,使歌詞的表達更為貼切;《晉綏行署建起來》中“哎咳咳呀咳呀嘚兒依呼咳”的運用,使音樂的情緒表達更為完善;《賀老總教咱紡線線》中襯詞作為象聲詞,模仿紡線線時機器發出的“吱吜”聲。第三,以襯詞顯示地域風格,比如《春雨灑太行》中利用晉劇“咳咳腔”的咳咳襯詞,加入河南豫劇的特色襯詞“哪依呀哈依呀哈”;《棗林溝》中第一部分使用了在太谷秧歌和晉劇中很多的“唻唻唻”,第二部分使用了山西左權民歌中特有的“啊呀嘚”。

(三)掌握創作方法是最終目的

首先,要對歌詞進行分析。旋律的寫作要以歌詞的節奏和音調為依據,比如《美麗的校園》、《你就是頂梁柱》;音樂段落的劃分以歌詞的結構為依據,比如《彩霞河》、《棗林溝》、《校園情》;歌曲的動機是歌詞情感的激發與蘊積于內心深處的音樂語匯碰撞出的火花。其次,要繼承傳統音樂的創作手法。掌握重復法、模進法、變奏法、合頭合尾法,特色變化音的處理,展衍的發展手法(《春雨灑太行》),清角為宮的轉調手法(《想起給總理補衣裳》),垛句形式的運用(《秧歌情》2),連環扣的發展手法(《當兵的怪不怪》)。再次,要結合現代音樂的創作手法。這些手法不僅融入在上篇每一首作品分析之中,下篇的論文部分作者從對作品的分析,到音樂要素的分析,再到唱腔的分析,對如何掌握創作方法提供了學習過程,在附錄中也增添了歌曲創作手法簡介,與前面部分渾然一體,共同構成一部民歌改編曲的創作指南。

將本土民歌元素全面融會貫通,通過創作技巧賦予其新的靈魂,是以常士繼為代表的一代前輩對民間歌曲深厚的情懷。古今相融,在歷史與當下的對接之中,走出一條新路來。中西相融,傳統元素在西方作曲技術的駕馭之下,走出一條新路來。在此書進行了理性的分析之后,如果能再附加一個范唱的光碟欣賞,把原始民歌的現代演唱版本,與利用之創造的新歌曲的經典范唱,一前一后對比附在書后,更能從感性上給讀者以刺激,深切領悟如何運用民間音樂創作新歌曲的方法與魅力?!?/p>

2014年度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項目《晉中民間音樂創作多樣性研究》研究成果(JZXY2014306)

姚益鋒(1986-),山西稷山人,晉中學院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音樂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音樂史、晉中民間音樂。

猜你喜歡
植根襯詞晉中
晉中國家農高區無花果采摘正當時
晉中市委統戰部調研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
藏族古樂譜《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襯詞研究
加快培育百億企業 建好晉中國家農高區
植根本土,淺吟低唱*——達真創作解析
揚州民歌中襯詞的語音特點及其來源
晉中:率先出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25條”
中國民歌襯詞的音樂性
植根大地 永遠長青:記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古松青
贛西民歌的襯詞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