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沁陽“高抬火轎”樂舞文化變遷的因素分析及路徑選擇(二)*

2016-02-04 09:02王喜偉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樂舞民間舞蹈河南

王喜偉

(鄭州科技學院音樂系,河南 鄭州 450007)

河南沁陽“高抬火轎”樂舞文化變遷的因素分析及路徑選擇(二)*

王喜偉

(鄭州科技學院音樂系,河南 鄭州 450007)

河南沁陽地區有一種傳統風俗,在春節期間,打春、鬧喜、踩高蹺、抬轎子成為一種民間樂趣。有一種民俗舞蹈,叫做高抬火轎舞蹈,他就是從民俗舞蹈中演變的并開始于河南沁陽地區。四面八方的群眾在春節期間匯集到一起,敲鑼打鼓,人上人海,撲面而來,舞蹈精煉,舞蹈形式別出心裁。高抬火轎舞蹈的藝術形式有其獨自的物質載體和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主要是通過田野調查收集文獻分析影視、圖片等素材。并且呈現出,此次研究主要是為中華民族文化理論的擴充增磚添瓦。

河南沁陽;高抬火轎;文化意涵;因素分析;路徑保護

一、歷史探尋

位于河南省西北地區沁陽市的山王莊鎮萬善村,有一種鮮為人知民間舞蹈“高抬火轎”,沁陽是本樂舞的源頭,“高抬火轎”的這一樂舞文化的誕生、流行、發展、傳承就此地萌生。沁陽民間樂舞舞蹈“高抬火轎”在河南地區絕技記載著也是被收藏在內的?!案咛Щ疝I”這種舞蹈表演形式在明朝時期就經歷了脫胎換骨、洗心革面的變革,沁陽地區在明清時期內,本地區老百姓男女老少都會扭。

二、河南沁陽“高抬火轎”樂舞實踐考察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高抬火轎”的這一樂舞的演出模式、演出時間、表演形式都具有了很多轉化和修正既需要保留原有的奇、特、驚、險的藝術難度和藝術審美,使得看過的圍觀群眾贊不絕口,拍手稱快。在表演的開始,坐在花轎之中的女扮相,一半都是由男子來裝扮的,其余男子,腳踩1米左右的高蹺之上,雙肩交替的抬花轎,時而慢走,時而蹦跳,時而快步,邊跳邊唱、翩翩起舞。其表演步伐優美生動,卻又包含剛勁風趣幽默?!案咛Щ疝I”這高難度的漢族民族民間樂舞活動的表演,從開始到結束中間任何演員沒有任何保護的措施,這就可以證明,在表演"高抬火轎"的同時必須具有驚人的藝術技巧和超高的平衡性及4為抬轎子人的配合默契。其表演難度系數大,危險系數高,既驚又險又刺激,堪稱漢族民族民間舞蹈一絕。高蹺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二人足踩高蹺同時抬著花轎,演員負重抬轎子,踩著高蹺,按拍子抬著花轎行走。高抬火轎在河南民族民間舞蹈中是不可不提的一項民俗樂舞,其舞蹈動作、服飾、隊形、路線都是對當地人民群眾的一種真實生活寫照。文化傳統、民風淳厚、歷史悠久、思想純粹。高抬火轎在練習和表演時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團結配合、協調配合,與此同時,舞蹈反映了河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三、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思想精神分析

“高抬火轎”表現了布衣王爺朱載堉體恤“民貴官輕”的思想,更是愛民護法、體恤貧農、憐憫平頭百姓的自娛自樂的文化娛樂生活,時至今日這種表演藝術已經慢慢演化成為一種大規模、集體性、民間性活動的舞蹈藝術。是河南沁陽當地民眾農閑時期、慶祝新年節日的文化娛樂活動。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社會文化生活的豐富,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有了更高的標準。即要具有“文化審美、文化生活”的要求,又要不脫離藝術的范圍。在藝術這個大家庭中由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各種藝術表演組成,藝術來源于生活,各個門類的藝術都是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人們思想感情。

四、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失傳的因素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化,我國的社會文化發展有了質地的提高。但非物質文化遺傳因其生存環境逐步惡化,對于非物質文化的傳承造成很大的困擾。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高臺火轎”這種民間舞蹈藝術面臨失傳的困境。根據對當地實際情況的具體考察。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文化經濟、物質生活的快速提升,很多老百姓都會選擇去待遇較為豐厚的外地打工,春節回家停留的時間變得極其短暫,由于“高臺火轎”的表演時間是在春節前后,很多人因為時間的緣故不愿意抽出時間表演這種獨具地方特色、文化內涵的民間舞蹈。

五、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路徑保護

(一)重視舞蹈藝術家、非物質文化專家小組指導建議意見,是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路徑保護的關鍵,精通舞蹈專業理論且又有藝術分析實踐經驗的專家們的指導,是保護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的關鍵。舞蹈專業的理論知識能從理論上對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路徑保護進行全面的指導分析,使其成為系統的、科學的、規范的,具有指導容易、可操作范圍內快速有效高質量的對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保護。

(二)通過對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實地考察,收集的檔案材料,有些記載筆記、圖片隨著時間的消逝已經開始發黃變霉,保存的錄音、錄像帶也有破損不清楚,很多文獻都已缺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需要整理資料,文件,文字,圖片錄音、視頻等記載的東西。不能因為資金問題,時間問題、專業問題,讓河南沁陽“高抬火轎”的樂舞的文化記載資料流失。

六、結語

“高抬火轎”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難以保存的困境。因此,政府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需要對其高度重視,加強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進行保護搶救措施。對頻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動作,隊形,文化,思想的整理和保護,加強對非物質藝術文化的保護和搶救措施,將散落在民間的傳統舞蹈藝術傳承,并使其盡量恢復原貌,保留其最初的思想內涵。而不是一味的將其與現代文化相融合,使其成為取悅于觀眾的一種創新的文化形式,力圖堅守古樸,不忘初心?!?/p>

[1] 劉柳.論地域文化對河南民間舞蹈發展的影響[J].作家,2011,02.

[2] 中原文化的顯著特點[J].黃河.黃土.黃種人,2007,03.

[3] 陳鴻.論中國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J].藝術教育,2006,03.

[4] 呂品田.中國社火藝術的形態特征[J].美術觀察,1997,02.

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河南沁陽“高抬火轎”樂舞文化變遷的因素分析及路徑選擇》研究成果(SKL-2016-959)

猜你喜歡
樂舞民間舞蹈河南
探析民間舞蹈傳承的現狀及發展
龜茲樂舞
先秦時期樂舞美學思想的現代意義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
出彩河南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敦煌樂舞美彩墨寫精神
———史敦宇藝術作品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