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質量評價及策略選擇

2016-03-10 18:05李鍵謝華王
會計之友 2016年4期
關鍵詞:策略選擇

李鍵 謝華王

【摘 要】 經濟高速發展帶來政府財政收支增長,民主建設日益完善,公眾參政意識逐漸增強,要求加強陽光政務的建設,促使政府網絡財務信息披露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文章以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的現有理論為依據,以財政部和S省財政廳對網絡信息披露的實踐為數據來源展開理論和實踐研究,進而針對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存在的報告體系不完善、內容不健全、披露形式和范圍不確定等缺陷,得出要深入推進預算改革,加強信息公開,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同時促進政府會計與政府審計的協同,構建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監督機制。

【關鍵詞】 政府財務信息; 網絡披露; 政府財務報告; 策略選擇

中圖分類號:F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4-0011-04

經濟高速發展帶來財政收支增長,民主建設的完善使公眾參政意識逐漸增強,要求對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動進行監督,黨的十八大更是對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科學技術發展催生了政府信息網絡披露。因而,在新環境下對于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的理論及其發展出路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文獻評述

政府披露的財務信息零散,沒有形成體系,加之特殊的一黨制政治體制,以預算報告和三公經費披露為主的收付實現制存在諸多問題。鑒于國外率先改革的方式及取得的成效,我國應當從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目標、主體、載體和行為四個方面構建理論框架(陳志斌、潘俊,2011),從體制改革、施政行為、工作作風上促進透明政府的建立,以網絡為信息傳播載體,充分進行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提高政府透明度。

政府財務信息披露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披露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到政府透明度的高低。財務報告、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不同程度和范圍的權責發生制會影響政府財務信息披露,與之相關的財務透明度受到政府財務資信狀況、級別及相關的債務杠桿影響。何玉、杜威(2012)對中國346個地方政府進行實證分析后提出諸如政府規模與政府級別的客觀因素不會顯著影響政府財務透明度,其主要受居民受教育水平等主觀因素影響。除了政府以外,外界因素諸如媒體、意見領袖與公眾的關注度影響著政府財務披露的效果(張琦等,2013)。

政府信息披露的方向是民主化、透明化,明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于信息使用的成本和效益,從而確定政府信息披露的均衡水平,恰當地進行政府信息披露。有效的政府財務信息披露可以引導相關的使用人作出正確的決策,減少因為信息不真實帶來的損失,但是公眾往往對于財務理論缺乏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有效的獲取渠道,容易對政府財務披露的信息產生誤解。關于新形勢下如何以網絡進行預算報告和三公經費的披露還有待探討,本文擬就這兩方面對其展開討論,并得出相應的策略選擇。

二、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質量與影響因素分析:以S省財政廳和財政部為例

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質量的高低可以很好地從各個維度評進行評價,Caba,Rodriguez and Lopes(2008)通過評價網站上公布信息的內容、內容的質量特征和信息可獲得性三個維度建立DI(披露指數),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诖死碚?,對財政部和S省財政廳的財務網絡信息質量進行評分。選取S省財政廳有以下兩個原因:S省政府沒有進行三公經費的披露,只有其部分部門進行披露;相比較來說,財政廳公布的信息較為完整,按時公布了2013年的決算報告和預算報告,鑒于中央部門的政府信息披露是地方政府信息披露的樣板,因而選擇財政部與S省財政廳的信息進行對比。評分的原則是,三大維度分別賦予6分,總體上對于各個子項目平均賦值,不同部門賦值稍有差異,具體如下:

(一)內容維度評價

內容維度由基本內容、披露內容詳細程度和財務信息構成,每一類按照所含的項目數賦予1分。對于披露內容詳細程度上,從決算信息是否與當年預算和上年決算信息進行比較,當年預算信息是否與上一年度預決算信息進行比較來進行評分。三公經費詳細列出的原因是“近來三公經費的披露是公眾關注的重點”,其是否詳細披露直接關系到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最終判定。對于比較項目采取級次打分的方式,滿分為0.25分,分為4個級次:

(a)絕對數和相對數有其一,賦值0.1;說明具體變動原因,賦值0.2。

(b)絕對數和相對數都有,賦值0.15;說明具體變動原因,賦值0.25。

具體評分見表1。

1.數據分析

除了非財務信息,財政部在內容維度上優于S省財政廳,究其原因,在于財政部不僅提供了財政撥款預決算的相對數和絕對數,還對相應的變化進行了簡要的原因說明,在收支及政府撥款支出上,對于決算信息和預算信息還進行了比較。但是也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政府的自有資產、負債狀況并沒有進行披露,報告內容不健全、不規范,預算信息并沒有更好地利用決算信息,決算信息未真正參考預算指標;對于熱門關注點三公經費的信息,財政部披露的詳細程度也優于S省財政廳,信息公布涉及廣泛,缺乏具體接待對象、具體項目的對應花費、橫縱向的比較。但總的來說,財政部落實黨對政府三公經費披露的要求,值得地方政府學習和借鑒。

2.影響因素分析

財政體制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問題導向相結合,財政部的財務信息網絡披露對于地方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因而在政策推行過程中優于S省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自財政分權使得地方政府成為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地方政府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利用政府政策在為經濟發展謀利益的同時,也為自身牟取不當利益。這使得預算報告主要顯示公共基礎建設科目的匯總,預算信息的收支計劃、執行情況和增長狀況,三公經費可以不公開的部門就不公開,公開的內容也僅僅是三大類的消費科目預算額及其實際支出額,對于詳細的明細賬目則不予以公開。加之這些敏感財務信息如果公開過于詳細,勢必引來圍觀,容易引起公眾的“熱評”,因此多數政府對于財務信息公開持有非常謹慎態度,造成披露的財務信息近乎流于形式,表面上,既滿足黨對政府執行力的要求,又可以滿足公眾對公開財務信息的呼聲。因而,現行的體制和政府財務信息公開、公正、透明的要求存在沖突,政府要在時代發展要求和自身利益取舍中找出平衡點,任重道遠。

(二)質量特征維度評價

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相關性和可靠性是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因素,對于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的評價采用這些指標具有理論依據,而對于特殊的網絡獲取途徑,給予這些指標更具體的劃分模式,更具有實際意義。特別的,可比性因素從是否提供三年的可比數據、是否提供了會計信息的比較總結進行評分,可理解性從是否提供圖表數據以及解釋性文字進行評分,相關性從是否提供了管理層業績的技術報告以及政府間的排序排名來評分,每個指標賦予1分,具體的小類再平分1分,具體的評分見表2。

1.數據分析

由于政府財務信息的嚴謹性,通常披露的時間、內容范圍、形式都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因而財政部和S省財政廳在披露信息的質量上不相上下,都得到了一半的分數,但是對于會計信息評價、相關性和可靠性上,得分為零,也就是說,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信息質量存在不足。

2.影響因素分析

一是由于政府體制的特殊性,使得財務學者對于政府財務信息的評價謹慎又謹慎,不像企業,基于市場機制原理,財務學者對企業各項收入、支出進行各項指標的評估,但對于政府來說,信息具有巨大的隱蔽性,阻礙外部財務學者對其進行分析,內部學者基于保密原則,很難對外對財務信息作出真正的合理解釋。

二是各個地方的政府由于經濟、文化發展的巨大差異,很難對同一金額的投資所能給該地方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定量的評估,加上地方政府所處的發展階段也會影響到政府財務信息評價的指標,另外公開的口徑、時間、途徑、披露方式等沒有統一的標準,這些都對政府之間的排名造成障礙。

三是由于政府審計是監督政府、提倡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是受托責任關系中聯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橋梁,但是由于現有審計結果公告還不全面,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些審計結果的不公正。

(三)信息可獲得性維度評價

對于網絡披露的信息來說,獲得的途徑就是網頁,基于此,我們針對網絡應有的特點和財務信息的獨特性對披露的信息進行評價。信息可獲得性從是否有財務信息的特定部分、網站地圖、搜索欄,訪問信息的便利性主要從是否具有超鏈接,數據操作的便利性從是否具有網頁格式、數據文件格式,與信息使用者的互動從是否提供了相關負責人的聯系方式分別進行評分,各賦予1.2分,小類再平分1.2分,具體的評分見表3。

財政部因在財務文件中有超鏈接得分高于S省,總的說來,財政部和S省財政廳網頁設計并不完善,一方面表明網絡披露的方式還不夠成熟,諸如沒有Excel表格數據,不便于公眾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與分析;網絡披露并未考慮財務信息的專業性,僅僅提供專業名詞的解釋對于使用者來說,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網站管理和宣傳不足,公眾無法根據閱讀習慣向網絡建設者提供意見,也無法及時知曉財務信息更新的情況。

(四)小結

披露指數DI越高代表部門公開的信息就越全面越詳細,部門公開財務信息的態度就越主動。在總分18的情況下,S省財政廳9.11的DI指數低于財政部11.75的分數,財政部信息網絡披露總體上好于S省財政廳,主要差別體現在對預決算信息的比較和三公經費的具體開支情況,但是兩者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在預決算信息披露比較中,財政部的得分雖然稍比財政廳高,但是對于具體的變動數額、比例情況及其原因的揭露都沒有進行系統的披露,S省政府財務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不夠完善,在披露的內容上,二者公布內容并不全面,缺乏明細科目的披露;在披露的形式上,缺乏相關規章制度的規范;當下熱點話題三公經費的內容缺乏明細賬目的披露,缺少績效評估、相應的排名以及對會計信息的評價,公開的形式和范圍不確定,落實問責制度難度較大。

三、提升政府財務信息網絡披露質量的策略選擇

(一)細化預算科目,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以政府預決算信息為主的政府財務信息披露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公眾的需求,應結合我國政府的體制特征,既要注重財務預決算信息披露,結合各個部門具體的職能分工和收支的不同性質,劃分具體的明細科目,對于重大的開支,備注具體的用途,對其變化的科目醒目標注,并輔以原因解釋,讓使用者加以區分和對比,權責分清,便于監督和追責;又要兼顧關于政府資產、負債、權益方面的財務會計報告制度的建設,輔以各個附注,細化財務會計報表,甚至對于可能會影響政府財政收支發生重大變化的經濟發展規劃、政策規章制度法律也應該進行披露。也就是說,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客觀要求不僅要全面地反映出政府行政期間所能掌控的資產情況,更要能準確顯現出政府債務和因其要大力開展公共事業所能具備的融資能力。

(二)完善網絡披露方式,規范網絡披露行為和質量

對于網絡披露的報告,需要規范報告披露的內容,保證財務信息的連續性,甚至利用網絡披露特有的優勢,從多方面優化財務信息獲取方式,如采用鏈接、網站地圖、提供在線咨詢、網站管理者的聯系方式等,甚至可以同時配備相應的管理員協助公民進行政府信息的查閱,確保正確地獲取信息;也可以發揮網絡輿論力量,對于財務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采取網上投票的形式,這樣不僅減少政府工作量,而且可以針對公眾關注的重點進行披露,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披露的效率;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利用社交媒體手段,如建立官方微博及時通知政府財務信息更新信息,建立專門討論區,廣征公眾意見,充分發揮網絡對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積極效應。

(三)促進政府會計與審計的協同,構建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監督機制

規章制度和法律尚缺,導致披露方法、科目、口徑等無章可循,這些無疑加大了政府審計的難度,加上政府自己出具年度報告和進行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性。因此,加強法制的建設尤為重要,通過推動諸如《會計法》《預算法》的修訂,可以從外部很好地推進政府自身管理,規范政府信息披露。甚至如果能仿照企業的財務運作那樣,由會計事務所提供審計報告,通過審計結果對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質量進行排序,并對相關財政收支進行專業解讀,無疑會提高政府的主動性和公眾的積極性,勢必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披露審計的規范性,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透明度,促進陽光政府建設,逐步轉變政府一貫作風,做到每筆物資都物盡其用,每筆賬目都清晰明了。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變化確實帶來了政府財務信息披露方式的重大變革,但信息技術能否真正帶來財務信息質量、方式的重大變革,權責發生制是否能在中國有效推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能否得以建立,這些都將是改革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梢钥隙ǖ氖?,網絡財務披露這一方式必然為政府財務信息披露改革注入新鮮血液,成為21世紀政府財務信息披露的寵兒,帶來的將是全新的信息獲取模式。

【參考文獻】

[1] 何玉,杜威.中國地方政府財務透明度影響因素研究[J].南方經濟,2012(8):3-16.

[2] 陳志斌,潘俊. 基于國家治理的政府會計概念框架演進及其引導效應[J]. 會計與經濟研究,2015(1):3-13.

[3] 王莉莉,朱輝. 基于編制政府資產負債表的會計理論探析[J]. 會計之友,2015(2):14-16.

[4] 張琦,方恬. 政府部門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J]. 會計研究,2014(12):53-59,96.

[5] 張琦,張娟,呂敏康. 預算制度變遷、網絡化環境與政府財務信息傳導機制——基于商務部“三公經費”公開的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13(12):25-32.

[6] CC Pérez,MPR Bolirar,AML Hernández. E-Government process and incentives for online public financial information[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8,32(3):379-400.

猜你喜歡
策略選擇
以情境引領估算策略的選擇
淺談商業銀行如何提升高端客戶服務價值
從《破產姐妹》看美劇字幕翻譯者的限制與選擇
論音樂欣賞課提升學生聆聽質量的策略選擇
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零售企業轉型思考
我國金融脫媒現狀及應對策略探析
民企參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策略選擇
探析高校俄語教學策略選擇
互聯網金融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選擇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策略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