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趣激情 情智共生

2016-03-11 08:55周大祥
學周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情智窗格小數點

周大祥

(江蘇省高郵市甘垛鎮甘垛小學,江蘇 高郵225636)

?

以趣激情情智共生

周大祥

(江蘇省高郵市甘垛鎮甘垛小學,江蘇 高郵225636)

摘要:以趣激情,用樂趣激起、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把教育蘊藏在玩耍的快樂之中,以情促智,情智交融。

關鍵詞:以趣激情;情智共生

眾所周知,興趣和愛好是學好一門技術或者學科的首要條件。作為引導者的教師,除了本身具備知識淵博和高素質外,其應該具備良好的引導方法與方式。教師在進行一堂課的教學時,需要課前精心準備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應用心安排,引導學生由“被動學”轉變為“主動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以趣激情、以情促智,情智共生。

一、以趣激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一)運用教材圖案,激發興趣

在教學蘇教版數學第二冊“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的初步認識”時,先展示一幅圖案(出示教材第12頁例1主題圖),這是我國古代建筑上一種常見的窗格圖案,瞧,真漂亮。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一個個簡單的圖形就構成了一幅精美的圖案,真了不起。你從這個圖案中找一找隱藏在窗格圖案中的圖形。寥寥數語,學生不但感受窗格之美而且又巧妙地把注意力引向研究窗格圖案的興趣,從而激發認識圖形的興趣。

(二)巧設教學前奏,誘發興趣

在教學“5的”乘法口訣時,課前我講了青蛙與癩蛤蟆比賽數數的故事。有一天,青蛙與癩蛤蟆在一起,進行一次數數比賽,規則是看誰先數到十。比賽開始,青蛙張大嘴巴:“1、2、3、……10,1、2、3、……10,……”上氣不接下氣地數著,而癩蛤蟆慢吞吞地:”(賴)二(哦)五一十,……”癩蛤蟆獲得了冠軍。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懂得學習乘法口訣的作用和妙處,從而激發其學習乘法口訣的興趣和熱情。

(三)講有趣的故事,激活興趣

教學活動不是機械執行教案的過程,而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開放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數學小故事,吸引學生參與學習。例如,在學習《0的認識》一課時,我就用故事導入:(課件)美麗的草地上有三只小兔在玩捉迷藏的游戲。一只躲到了樹林里,問學生:“小朋友,現在草地有幾只兔?”學生回答:“2只”。又一只躲到了花叢中,問學生:“小朋友,現在草地有幾只兔?”學生回答:“1只?!笔O碌囊恢煌糜秩フ覄倓偛仄饋淼?只兔了。老師問:“這時草地上有兔嗎?”學生回答:“一個也沒有?!薄?”也就順理成章被學生接受了。

二、情智共生,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根據各自不同心理特質,創建出吸引學生的新的思維問題,使得學生從被動的解決問題轉變為主動自覺的探討新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一)引入時設疑、激趣

在教“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數學王國里,有很多很多的數,其中兄弟倆長得非常相似,(板書:123.4、12.34)你能分辨出它們的大小嗎?如果這兄弟倆能相互團結,和睦相處那該多好呀??墒?23.4、依仗自己大,對12.34不僅不愛護,反而欺負它,這件事小數點知道了。小數點決定要為12.34討回公道,一天123.4又在耍威風,就在它忘乎所以的時候,小數點悄悄地從“3”的右下角來到了“1”的右下角(課件演示),大家再看這個數(手指1.234)還能神氣嗎?為什么呢?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什么問題呢?那就是小數點位置移動能使小數的大小發生變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知時探疑、釋疑

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再創造”。如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時,我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誘發學生提問題——圍裙媽媽說:“同一個大餅,我分給大頭兒子1/3,分給小頭爸爸2/6……”圍裙媽媽的話還未說完,大頭兒子就大叫起來:“不公平!”圍裙媽媽分得公平嗎?”故事激起了學生心中的疑團。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學生心里想提的問題就多了,出于對問題的好奇,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中,學習方式也從被動接受向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轉變。

(三)結束時質疑

古人說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泵抗澱n的末尾,往往為教師所忽視,其實,如能利用這短短的幾分鐘,激發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的欲望,可以把有限的課堂時空延伸到課外,形成一個開放的大課堂教學環境,這更有利于學生的良性發展。

如教學“圓的面積”,在課的結束時,學生提出圓可以拼成近似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還能拼出其他圖形嗎?我適時出示了圓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圖片,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課后很多學生試著把圓剪成的小扇形拼成了三角形和梯形,并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樣的課堂必然帶給學生更多的收獲。感到意猶未盡,從而產生在課外繼續研究的心理,發展自學能力。

總之,小學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該反復推敲自己的教學行為,真正做到優化教學過程,轉變教學方式、運用情趣導學、以情激智,情智共生,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給學生創造機會,使他們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責任編輯張景賢]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2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63

猜你喜歡
情智窗格小數點
小數點添在哪兒
情智教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校域樣本
激趣寫作,構建情智并融的作文課堂
古典藝術審美——閩南古厝特色窗格
“情智英語”教學主張及實現路徑
讀寫相結合 情智共飛揚——以人教版第十冊為例淺談讀寫結合的策略
小數點移到哪去了
顯示或隱藏“大綱”或“幻燈片”選項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