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手術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6-03-17 11:00杜尚賢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6期
關鍵詞:跟骨骨折內固定

杜尚賢

【摘要】 目的 探討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50例跟骨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對照組實施切口復位內固定治療, 觀察組實施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觀察兩組手術情況, 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評定功能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早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晚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Maryland評分、優良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療效顯著, 手術出血量少, 手術時間短, 術后早期并發癥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 跟骨骨折;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切口復位

跟骨骨折主要類型為關節內骨折, 可導致患者殘疾[1]。由于跟骨所在的解剖部位較為復雜, 治療效果往往有限, 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是跟骨骨折治療方法中的常用方法, 但切開復位固定后在手術切口附近的皮膚容易發生壞死, 影響手術效果。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觀察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的治療效果, 并和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進行比較?,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 均為閉合性跟骨骨折。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觀察組中男17例, 女8例, 年齡19~64歲, 平均年齡38.9歲;骨折分型(根據Sanders骨折分型標準進行分型):Ⅱ型骨折7例, Ⅲ型骨折15例, Ⅳ型骨折3例。對照組中男18例, 女7例, 年齡18~63歲, 平均年齡37.7歲;骨折分型:Ⅱ型骨折8例, Ⅲ型骨折14例, Ⅳ型骨折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骨折足部癥狀改善后(腫脹消退及皮膚起皺)開始進行手術。麻醉成功后, 在跟骨外側取L型切開并分離, 手術過中保護腓腸神經。銳性分離骨膜, 暴露跟骨外側壁, 在克氏針輔助下維持距下關節的暴露, 探查跟距關節, 撬起后關節面, 在跟骨結節處進行牽引, 對跟骨進行側方擠壓, 采用克氏針進行臨時性固定。在C型臂X線機下觀察距下關節面情況, 關節面恢復平整, 關節間隙顯示均勻, 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寬度及高度、足弓恢復正常狀態情況, 選擇合適的跟骨鋼板進行內固定, 放置引流管。如果骨體缺損較大, 可采用自體骨植骨處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健側臥位。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進行手術。根據骨折類型選擇合適的進針點, 做0.5 cm的縱行切口。把斯氏針在切口上端向前方鉆入跟骨但不越過骨折線。膝關節屈曲90°, 跖屈30°。術者用手糾正跟骨結節關節角, 撬起塌陷的關節面, X線機透視下觀察復位成功后把鋼針向前上方實施鉆入進行固定處理。C型臂X線機透視下把引針打入, 采用2~3枚空心螺釘對骨折塊進行有效固定。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觀察骨折復位情況, 觀察相關角度是否恢復到正常狀態, 恢復良好后, 把斯氏針拔出, 對切口實施縫合處理。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 記錄兩組患者早期和晚期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Maryland評分評定患者足部功能恢復情況, 評分>90分提示功能恢復為優;評分為75~89分提示功能恢復為良;評分為50~74分提示功能恢復為中;評分<50分提示功能恢復為差。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早期和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為(12.3±6.1)ml, 手術時間為(59.6±17.6)min, 早期并發癥發生率為0(0例), 晚期并發癥發生率為4.0%(1例)。對照組術中出血量為(98.6±8.1)ml, 手術時間為(85.9±10.3)min, 早期并發癥發生率為24.0%(6例), 晚期并發癥發生率為4.0%(1例)。觀察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分別優于對照組, 早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晚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足部功能評分和恢復效果評定比較 觀察組Maryland評分為(44.5±3.7)分;療效評定結果優12例、良7例、中5例、差1例, 優良率為76.0%。對照組Maryland評分為(43.2±4.2)分;療效評定結果優13例、良7例、中3例、差2例, 優良率為80.0%。兩組Maryland評分、優良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跟骨骨折的臨床治療措施, 根據患者跟骨骨折類型情況, 可采用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其中切口復位內固定治療在移位跟骨骨折中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切口復位手術過程是在直視下進行, 能夠較好恢復關節面的平整性, 相關角度也有較好恢復, 且根據骨體缺損情況可實施植骨處理。再者, 鋼板固定有助于術后早期實施功能鍛煉, 但切口局部皮膚容易發生壞死, 且壞死發生率較高[2], 且此種術式的手術費用較高, 患者需要實施二次手術把內固定取出, 增加了患者手術痛苦。本文中, 觀察組實施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 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手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早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足部功能評分、臨床效果優良率和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療效顯著, 手術出血量少, 手術時間短, 術后早期并發癥發生率低, 與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治療的優點分不開。此種手術的手術切口小, 術后很少發生切口感染或切口皮膚壞死, 術后部分患者可進行早期的功能鍛煉, 利于患者盡早恢復[3, 4], 骨折愈合后取出空心釘操作簡單, 減輕患者痛苦, 且手術所需費用較低, 利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范江榮, 蔡林, 鄭勇.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療進展.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0, 7(2):124-127.

[2] 郝東升, 陳晨, 王東, 等. 跟骨骨折外側延長L形切口并發癥非手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3(1): 30-35.

[3] 趙志, 尚希福, 周新社, 等. 跟骨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觀察.中華全科醫學, 2013, 4(1):18-20.

[4] 于濤, 楊云峰, 李兵, 等. 微創技術在治療跟骨骨折中的應用進展//第四屆長三角地區創傷學術大會暨浙江省創傷學術年會, 2014.

[收稿日期:2015-09-07]

猜你喜歡
跟骨骨折內固定
三踝骨折復位內固定順序的選擇比較
內、外固定聯合治療不穩定性骨盆骨折療效觀察
跟骨骨折兩種手術入路的選擇及療效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術治療體會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
可膨脹髓內釘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療效分析
高壓氧聯合骨肽治療對跟骨骨折術后切口血運及骨折愈合的影響探測
頸后路非融合寰樞椎內固定技術治療Anderson Ⅲ型齒突骨折的臨床研究
跟骨骨折的臨床治療探討
解剖型髓內釘內固定術操作過程中導致醫源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