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中國民歌在廣播中的推廣

2016-04-04 10:20孫爽重慶廣播都市頻率
民族音樂 2016年4期
關鍵詞:中國民歌音樂節目民歌

■孫爽(重慶廣播都市頻率)

談中國民歌在廣播中的推廣

■孫爽(重慶廣播都市頻率)

民歌,顧名思義“人民之歌”。從古至今,無論東西南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會產生某一類別人類自娛、文化留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泄。歌謠是其重要一環。

在如今的“地球村”中,我們的制造業被冠以“世界工廠”的稱號,但在文化藝術層面,特別是本土文藝形式上,世界范圍內屬于我們的聲音還不多。

民歌,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本應擁有最為廣泛與強力的民眾支持,但在當前的多國文化交匯甚至是外國文化的侵襲過程中,民歌在主流文化傳播中的影響力日趨減弱。流行樂壇R&B、藍調、搖滾等等一派亂花迷人眼,且不說這種效仿與追隨是否真有其“大成”的一天,追根究底它們始終真正的“中國好聲音”。

同樣以聲音為載體的媒體“廣播”,無論從其屬性還是責任角度,都應當以推廣與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為己任。廣播的貼近性與民歌的基本氣質相符,廣播的傳播方式能以最為本真的“聽”,展示民歌特有的美感與韻味。

怎樣讓中國民歌這一旋律造就的聲音,在廣播這一聲音造就的旋律中互為助力、共譜華章?下面就筆者的從業經驗,初步探討一下中國民歌在廣播中的推廣。

■打破常規,以舊立新

當前的大多數廣播專業頻率中,歐美音樂、華語經典流行歌曲占有最大的比重。中國民歌別說是節目了,只是單獨的歌曲播放都可以用“稀少”一詞形容。不少民歌指出現在早間針對老年人的養生類節目中,美其名曰“懷舊”,無形中卻隱含著某種歧視與嘲諷。

在筆者日常工作中,偶有選用中國民歌,隨后總會有不解詢問與阻攔:“這么土,別放啦!”土、舊、老套……這些詞匯變成了大部分人對民歌的一種固化印象。它好像只適合出現在政府主辦的晚會中,只能徘徊于廣場平壩、中老年合唱隊的歌聲里。

但實際上,無論是新民樂的探索,還是老作品的新編,民歌所特有的美麗從未消失。我們需要以一種全新的模式對它進行塑造。如果巷子深,就需要一線的傳播者設法將中國民歌這壇“美酒”引入千家萬戶。

1.音樂節目

專業的廣播音樂節目,始終是音樂推廣的主力軍。由于當前各地廣播多以外國、華語流行歌曲為主,建議民歌的推薦最好采用由少至多,以精為主的方式慢慢推廣。比如在介紹一首美國鄉村愛情歌曲時,巧妙的比對一下中國某地的民歌小調,含蓄與直

白、慵懶與高亢,不同文化里音樂形成的歷史、風格塑造、地理環境因素等等均可旁征博引、融會貫通。不但拓展了節目的視角,也豐富了節目的內容。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與融入,待時機合適之時再設立單獨的中國民歌專欄。

2.點狀節目

為了適應車載受眾,越來越多的頻率以短小精干的小版塊內容豐富頻率的整體聲音元素。這一個個小版塊節目,長則2分鐘,短則30秒,也被稱為“點狀節目”。用好這看似散碎的時間,不但能打破音樂節目固定的時間軸限制,還能以廣播最擅長的線性反復傳輸模式,強化印象,擴大宣傳。比如對應“歐美金曲回放”一類的小點狀推出“經典民歌小調”節目。前者可對應房產一類的先鋒需求客戶,后者則以傳統旅游文化古鎮、景區等為目標。宣傳與市場掛鉤,找到民歌節目的創收點,是其能長久生存的重要支柱。

3.日常節目

這里指以上兩種節目外,需要偶爾播放歌曲的廣播節目。由于主持人的音樂素養不盡相同,同時當前廣播一線從業人員多為采編播錄控一體,所以you專業音樂節目主持人統籌全臺音樂基調,選擇符合大眾口味、易于傳唱的民歌在日常節目中播放,量不在多,重在持之以恒。作為有益的補充,可以強化整體的宣傳效果。

■深度合作,挖掘潛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想擴大民歌的影響力,只靠媒體后勁不足,只靠民間難成氣候,各地市級文化館、音樂家或聲樂家協會可以成為中國民族音樂復興的“車頭”。

1.設立中國民歌榜單,樹立權威形象

國外有格萊美一類的學院派獎項,國內有華語歌曲流行榜一類的權威推薦,它們發布的內容不但是對從業者的肯定,更是銷量的保證。這類評選不以評委個人喜好為獨立元素,而是結合市場的反映、歌手的素養、作品的質量綜合評定。作為一種統一的優秀品牌形象,更是給予一線民歌演唱、創作者的認可與支持。

設立中國民歌榜單,可以以市、省、全國這樣的地區劃分,逐級累積計算。獎項設立上,除了演唱者外,建議設立最佳曲作者、最佳詞作者、最佳樂曲改編等獎項。鼓勵從業者的創新,以及挖掘老民歌作品的新生命力。

推出中國民歌流行榜,便于統一推薦推廣,從媒體宣傳角度來說大有裨益。

2.推薦新人新作,深度參與宣傳

目前各地廣播音樂節目中的專訪內容,大多由流行歌曲企劃公司推薦,或主持人獨立尋找。由于市場化程度不足,很多優秀的民歌藝術家、創作人處于“墻里開花無人知”的狀態。怎樣讓這些圈里叫得響的藝術家在“墻外紅”,增加曝光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其人其作,就需要各地文化館和協會的大力支持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依托之前設想的“民歌流行榜單”,圍繞上榜歌曲做文章。一首優秀的中國民歌,圍繞它的演唱者、詞曲創作者、市場宣傳推廣者都可以推薦介紹。宣傳形式也可以訪談、專稿、電話連線等形式靈活呈現。

3.牽頭賽事活動,廣播全程合作

如今各類選秀活動大火,若能結合成功的選秀操作模式,對提升中國民歌的關注度以及民間推廣極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選拔比賽一定不能走慣性的老套路,不妨借鑒一下各地成功的選秀活動元素?;顒忧捌诘男麄?、活動中期的全程關注、活動后期的跟蹤報道,廣播的全視角介入,輔之以多媒體的聯合報道,會產生不俗的宣傳效果。

第一季《中國好聲音》賽事落幕后,熱門選手的選唱歌曲成為了各個KTV的熱門曲目,主辦方與參賽者各有獲利。但對這檔口碑度頗高的選秀節目,演唱家龔琳娜卻有不同的見解。她說“我認為中國的好聲音,絕對不是模仿西方的聲音?!吨袊寐曇簟酚械倪x手仍然是在模仿西方的聲音,演唱歌曲沒有創新。一定是有特色的聲音,才會成為中國好聲音?!薄昂寐曇魬撘忻褡逦幕母?。中國的好聲音,應是遍布在中國東西南北的民歌、各種地方戲曲的不同行當、不同方言、不同流派之中,他們姿態萬千、音色萬種。你聽過秦腔、碗碗腔、梆子腔、皮黃腔嗎?你了解東北民歌、陜北民歌和西南民歌、江南民歌嗎?從南方的細膩委婉到西北的粗獷豪放,從漢語的聲腔到少數民族各種語言的音韻,太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太多人文歷史的積淀。這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永遠不能拋棄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聲音?!?/p>

這段快人快語的點評讓人印象深刻。

選秀類型的活動固然有很強烈的市場與商業屬性,但其承上啟下的開拓作用不言而喻。

如果民歌只有老年人才去聽,只有老年人才會唱,只有老年人才會寫,年輕人越來越遠離這個領域,中國民歌的衰敗甚至消亡都有有可能的。

如同龔琳娜曾提到的:“沒有自身文化根基的純粹模仿和拷貝的聲音,技術含量再高、商業價值再大,也只是曇花一現的潮流,而不是真正的好聲音?!?/p>

誰說選秀只能是流行歌?通過經時尚包裝的民歌選秀活動,挖掘出真正的中國好聲音,中國民歌定能開拓出一條復興之路。

猜你喜歡
中國民歌音樂節目民歌
追往以自鑒——中國民歌演唱的教育傳承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創新廣播電視音樂節目制作的路徑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音樂節目內容的轉變與融合
新媒體時代廣播音樂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穿花衣 唱民歌
廣播音樂節目的樣式分析以及創新方法
《打支山歌過橫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十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